讀《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讓所有爸媽來反思跟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

讀《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讓所有爸媽來反思跟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

《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



這是一本有別於教導如何如廁、戒尿布、斷奶的親子教養的書,而是著重於培養親子關係,審視過往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共同想像解決辦法,培養出一個能夠感受情緒、對自己情緒負責、懂得表達感受、懂得與人社交的孩子。

在心理素質的層面上,能夠辨識到自己的情緒並學著消化是一件很重要的議題,當嬰幼兒還小會哭鬧,在沒有辦法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情緒的情況下,用很自然的方式表達其感受到了情緒並加以宣洩出來,而此時的父母應該給予一定的關愛與關注及肢體上的安撫,讓其知道表達情緒是可以被接受的,會有安心的感覺;當孩子再大一些開始能夠說話時,可以用引導的方式來協助小孩辨認其情緒,如:「你現在在生氣是因為沒辦法吃到甜點嗎?還是你現在生氣是因為我一直在講電話沒辦法聽你說故事?」透過這樣的對話,讓孩子能夠進一步去思考究竟是什麼樣的情境造成了他現在這樣的情緒;有許多人會選擇漠視或是轉移小孩注意力則是個比較不好的方式,這背後其實傳達了一種有情緒這件事是不應該或是不該重視的,而這不是一件我們會樂於小孩培養出的感受。

有的時候我們認為小孩在胡鬧,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沒有試著去同理小孩的想法,若一味的禁止他們的行為而不去探究這些行為背後所需要關注的點是會有潛在的危險的,可以試著想像如果今天孩子說他不想去阿嬤家吃飯你直接說他不許再胡鬧,當下次假使平常熟識的鋼琴老師摸了小孩的大腿,還沒有判斷力的孩子也有可能會認知這樣是不是也會被你認定是胡鬧的一環,間接造成了可能的傷害;當我們越能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了解他的想法,進一步也能告訴孩子體貼他人及同理他人的重要性;假使今天小孩因為無法跟鯨魚游泳而哭泣,不要加以批判,與他聊聊他的想法,安撫她的情緒,才會是比較合理的作法。

其中也特別以父母的角度出發,培養做父母該有的態度,不要覺得世界上會有完美的教養方式,只要是人偶爾都會犯點小錯,會有忍不住發脾氣的時候,要適時地包容自己,並勇敢地認錯來修補可能破裂的關係,我們都不希望因此傳達了錯誤的觀念給到自小孩,讓他們覺得自己不值得被尊重或是分享心情是件壞事,更應該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努力並且懂得面對自己的錯誤,千萬不要為了自己的面子或是輸贏而不認錯,沒有什麼事情是比建立穩健的親子關係更為重要;另外也有提到懷孕或是任何新手爸媽可能會遇到的情緒轉折,建立自己的舒適圈及包容網,不要對自己太苛責,在這樣的情況下盡最大的努力去做,就是最棒的新手爸媽了。

培養健康的身心靈後,才進一步講到管教的方式,要學會的其實就是四大步驟:忍住煩躁、保有靈活性、共創解題技巧及從他人角度觀看及感受事物,就好比當小孩逛街逛到一半累了想要坐下來休息,忍住時間會因此延宕而不耐煩的情緒,靈活的修改自己對時間準時的期待,適時的就地休息,了解小孩的需求、學習感受他的情緒,從孩子角度去思考可以了解到準時回到家這件事,其實不是什麼傷天害理的大事,只是要修正自己的期待,學著因應當時的狀況提出新的解決辦法,就能免去不愉快。

另外也有提到大家習慣據理力爭的打「事實網球」而非從自己的角度去設定清楚的界限,大家應該都有聽過可能父母在對小孩說得走了,因為他們得先回去準備午餐,而小孩卻說他可以吃昨天的剩菜,父母又說這樣不健康等的理由來一來一往的對話,小孩說得其實並沒有錯,若爭執於這樣的事實其實並無多大的助益,不如清楚的表明自己很餓,若沒有好好吃飯可能自己脾氣會暴躁等,藉由清楚闡述自己的意圖,明確講出自己所想要的而不是拿小孩為理由,更能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說法,畢竟沒有人喜歡自己被質疑或是強加一些不是屬於自己想法的意圖;另外,做父母應該明確的定義自己所要的、設立界線,就好比大家可以想想當你的媽媽跟你說:「我不喜歡看到髒亂的環境,可以請你整理一下桌面。」跟「你都不愛乾淨,衣服疊在桌上,去收一收。」哪種情境比較能接受,第一個是藉由表達自己的感受並提出請求,第二個則是單方面指出對方的問題而沒有帶入跟自我的關聯,同樣的事情在被要求的人耳裡聽來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我自己看完這本書是很能認同書中的理念,可能我從小也是在一個比較能傾聽我想法、放任我做出決定的環境中成長,當父母越界搶走了小孩可以學習做判斷的時機,就會讓小孩少了一個成長的機會而變得過度仰賴或是放棄思考,也才會有一個個媽寶爸寶產生;也認同再怎麼多的教戰守則都還是需要從最基礎的心理素質建立開始,讓孩童在一個可以建立安全感、辨識情緒、擁抱低潮、勇於認錯、積極想解決辦法的環境下成長是十分重要的;書中也提到教養小孩就像是個長期投資,要培養成一個能夠獨立的大人需要很多愛心及耐心及溝通,當前期的投資足夠時,就也在未來較不需要時時重新校正;現在的環境講求速成、效率,但孩子是人,建立愛與安全感都需要時間,當下能夠達到遏止哭鬧的成果不見得會是對孩子最好的方式。

是一本很棒的書,除了上面較理論性的整理,其實書中也有提到很多實際的案例,以作者心理諮商師的身分去看到許多家庭不同的故事,也驗證了許多上的理論,其中也有些練習能夠讓新手爸媽來反思跟調整自己的做法,希望有想要小孩的大家都可以參考這本書的內容,我想對於養出一個負責任、心理素質堅強的小孩會有幫助的,推薦給大家。

avatar-img
跟著軌軌來讀書的沙龍
19會員
55內容數
我是軌軌,是個喜愛讀書的科技業上班族,發現自己如果沒有留下文字記錄,等到同事或是朋友請我推薦時,總會支支吾吾講不出理由,最後只能霸氣的說:「反正就是本好書啦!」深感這樣子實在不行,故養成了讀完書進行反思的習慣,希望我的心得能夠讓忙碌的大家鼓起勇氣,勇敢地打開書,省去一些挑書選書的時間,享受讀書的平靜好時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是一本記錄Netflix F&R (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 的文化與公司樣貌漸漸成形的故事,詳述Netflix如何透過尋求最頂尖的人才、培養當責的文化到全權透明的組織反饋,維持企業持續成長茁壯的動能。
這是一本講述人工智慧的發展,以及企業在導入人工智慧會遇到的困境,和擁抱人工智慧所需要具備的條件,給身在台灣的各位一個思考的方向,是一本很值得一讀的書。
作者是個專門輔導二十多歲族群的諮商師,作者認為在這個初出社會尚屬年輕的年紀,正是決定往後會有什麼樣生活至關重要的時刻,鼓勵這個年紀的人們積極的面對及規劃,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工作觀及愛情觀,來打造幸福的人生。
這是日前在日本紅極一時的「會上錯菜的餐廳」的企劃介紹書,以圖文的方式把各個關係團隊的腳色及相關營運方式詳細的記載在這本企畫書中,如:社福團體、菜單開發的各個餐飲業者、失智的外場員工們、群眾募資的行銷團隊等,從試營運到實際上線的種種細節分享。
這是一本將人們在網路上直接產生的數據轉化成大眾的樣貌的書,透過將通訊軟體的訊息、交友軟體的擇偶條件篩選、搜尋引擎的關鍵字等原生的資料整理起來,好似一場場的田野調查,能夠觀察到不同族群間的關係,進而拼湊出這一世代的普羅大眾。
這是一本很適合年齡橫跨大部分18-30歲未來想要成家的女性看的書,作者以經濟學的角度來進一步對婚姻市場做分析,來建議這段區間的女性能夠依此做出策略。
這是一本記錄Netflix F&R (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 的文化與公司樣貌漸漸成形的故事,詳述Netflix如何透過尋求最頂尖的人才、培養當責的文化到全權透明的組織反饋,維持企業持續成長茁壯的動能。
這是一本講述人工智慧的發展,以及企業在導入人工智慧會遇到的困境,和擁抱人工智慧所需要具備的條件,給身在台灣的各位一個思考的方向,是一本很值得一讀的書。
作者是個專門輔導二十多歲族群的諮商師,作者認為在這個初出社會尚屬年輕的年紀,正是決定往後會有什麼樣生活至關重要的時刻,鼓勵這個年紀的人們積極的面對及規劃,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工作觀及愛情觀,來打造幸福的人生。
這是日前在日本紅極一時的「會上錯菜的餐廳」的企劃介紹書,以圖文的方式把各個關係團隊的腳色及相關營運方式詳細的記載在這本企畫書中,如:社福團體、菜單開發的各個餐飲業者、失智的外場員工們、群眾募資的行銷團隊等,從試營運到實際上線的種種細節分享。
這是一本將人們在網路上直接產生的數據轉化成大眾的樣貌的書,透過將通訊軟體的訊息、交友軟體的擇偶條件篩選、搜尋引擎的關鍵字等原生的資料整理起來,好似一場場的田野調查,能夠觀察到不同族群間的關係,進而拼湊出這一世代的普羅大眾。
這是一本很適合年齡橫跨大部分18-30歲未來想要成家的女性看的書,作者以經濟學的角度來進一步對婚姻市場做分析,來建議這段區間的女性能夠依此做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