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家中躺,錢從天上來,當不了房東當股東。
一、懶人學投資
1.都是被逼出來的
我是在2018年開始學股票,當時作為全職考生,在家自習無人監督容易分心、多次落榜的沉默成本、對前途感到迷茫等等,散漫、壓力、焦慮都讓我急需一個良好的宣洩口─能分心但不浪費時間,可減輕未來對經濟的負擔。
於是開始學習投資理財,選擇法規成熟、資訊透明、學習資源豐富且資金門檻相對低的股票。
2.拋棄三種面
網上資源很豐富,自行搜尋文章、視頻以及從圖書館借來的免費讀物,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理解能力的教學說明(誰說免費的最貴?)。在瞭解基礎名詞與交易規則,成功從初學者畢業後,我面臨一個三岔路口─〈基本面〉、〈技術面〉與〈籌碼面〉。
由於學過基礎會計,清楚明白自己不想走這條路,不想花心思研究財報,果斷放棄〈基本面〉;知道技術指標有上百種還是落後指標後,丟棄了〈技術面〉;選擇〈籌碼面〉學習一段時間,發現搭配〈基本面〉與〈技術面〉效果才好,於是拋棄了〈籌碼面〉。
最主要還是我是個懶人,既然是懶人,又怎麼會費心費力學這些?
二、被動收入─當不了房東當股東
所幸在學習股票基礎名詞的時候,了解股利是一種被動收入,就像利息、房租一樣,雖然特性和風險不同,但都是付出一些成本後「人在家中躺,錢從天上來」。
- 銀行利息:保本(?),低風險低報酬。假設年初存入15萬元,牛肉麵1碗150元可以買1千碗,利率2%,年底加上領到的利息3千元共有15.3萬元,但牛肉麵1碗漲到180元,15.3萬元只夠買850碗牛肉麵。「帳面數字」從15萬增加到15.3萬,但實質購買力下降,從可以買1千碗牛肉麵變成只能買850碗牛肉麵,通膨率>儲蓄利率,其實並不「保本」。
- 房租:門檻高,必須先有一間閒置空屋,風險大小取決於房客。法規稅務複雜,租賃契約沒訂好容易起糾紛,碰到不好的房客,房租收不到、物件被糟蹋、法院跑不完,甚至連人都趕不走。
- 股利:門檻低,低風險但能高報酬。稅務簡單,無合約爭議,做好資產配置的話風險可控。
懶人如我想讓自己成為可以躺著賺的人,當不了房東當股東,決定透過股利創造被動收入。
三、為什麼選擇存股?
1.單利 vs 複利
- 單利:不將每年領到的利息再投入,每年計息本金不變。適合退休人員,當不再有主動收入的時候就用領到的利息來支應生活開銷。
- 複利:將每年領到的利息再投入,今年本利和作為次年計息本金。適合有收入、想累積資產的人,其目的可能是存退休金或透過高所得替代率提早實現財富自由。
2.加速累積資產
相比單利,複利能更快累積資產。假設投入本金10萬元,年報酬率5%,5年後與10年後,單利與複利分別累積的資產如下圖。
因為本金小,所以差距不大,但單利的每年利息在10年後仍舊是5千元,複利的每年利息卻達到7,500元以上。若是想用被動收入取代主動收入,每年領股利取代工作年薪的話,僅靠單利很難達成。
3.極速累積資產
脫離全職考生後,工作薪資扣除生活費用後還有盈餘,不需要動用到每年領到的股利,自然是將領到的股利全數再投入,並用盈餘加碼,以此極速累積資產。
為什麼是極速呢?同樣假設10萬元,年報酬率5%,但每年固定加碼10萬元,5年後與10年後,沒有加碼與有加碼分別累積的資產如下圖。
在有加碼的情況下,即使單利,不論第5年還是第10年,每年利息和累積資產都大勝複利但沒加碼的成績,若是複利還加碼就更不用說了。
總結累積資產的速度,單利不加碼<複利不加碼<單利又加碼<複利又加碼。為了加快累積資產且經濟狀況允許複利又加碼,我當然選擇用存股的方式來達成目標。
投資有賺有賠,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
本文僅分享自身經驗、心得及看法,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投資前請審慎評估風險並自負盈虧。
文末推廣
|國泰證券
限時:100元商品卡
- 在2023年8月31日前點擊專屬連結或掃描以下 QRCode 完成開戶,即可獲得7-11商品卡100元。
手續費2.8折
- 不論是存股族還是波段族,小額交易還是頻繁交易,新戶還是舊戶,手續費一律28折。
- 沒有上限,沒有級距,不分月退、日退,交易當下立即折扣,交易越多省越多。
定期定額更優惠
- 台股手續費最低1元,申購門檻100元,日日都可定期定額,不怕錯低價行情。
美股也很省
- 美股ETF手續費一律3美元,定期投資手續費只要0.1美元。
智慧加減碼
- 還在手動三角形買法?以季線為基準自動調整申購金額,幫你克服人性與惰性,不再追高殺低。
股票匯撥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