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老闆與主管最缺乏的天賦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有些讀者覺得寫文章的這些人,成天站在資方、站在老闆的角度叫大家要努力工作,居心叵測,商場上的打手。
其實筆者們也知道這些道理就只是道理,現實的工作環境還有很多的委屈跟不甘心,不僅是只有檯面上講的那樣,但就是為了領薪水、打打工,就算再不願意,也是要鼻子摸摸的去完成。

寫文章去闡述這些內容,也沒有別的原因,跟你我一樣,為了工作、為了維持職場的正向態度,雖然負面心態跟毒雞湯會比較舒服,但對事情的本質幫助不大,也解決不了問題。只能用比較中立的角度去談論努力才會有收穫這件事,拿到錢了、減輕生活的壓力、提高了自己人生的選擇權,這些才是最實際的目標。 

每一個老闆與主管都有自己的習性與脾氣,要如何懂得順著摸,又不違背自己的理念價值觀,就變成職場上很重要的平衡點。常常我們在做完事情後再回頭想,會發現好像過程有些不符合自己的處世風格,雖說不上是昧著良心,但就並非自己的意願。 

主管們跟老闆真的都沒有同理心嗎? 

其實不見得都是這樣,反而都是被某些害群之馬的同事抹煞了很多福利。
很多時候公司的體制與規範,一開始都是還蠻有人性的,當遇到的員工多了,開始會鑽漏洞、會耍小聰明的也越來越多,導致最後管理的方式變成每個都是特例,評估的標準都不同,就會開始產生比較的心態,公司規範最後只好變成不通人情的一視同仁,結果產生的反彈也就更大了。
所以都是公司的體制問題嗎?  其實少數的害群之馬才是禍害的來源之一。 

我們身邊也常常出現一些很愛找麻煩的朋友,每次聚會、每次出門總是意見一堆,要不就是以自我為中心,搞的大多數人都必須配合,氣氛也搞得很僵,最後索性就乾脆不約了,或是打死不相往來。
這個狀況跟職場的環境類似,彈性的空間與互相著想的機制,只存在於差不多層級的邏輯思維團體內,但我們卻不能保證加入的每一位同人都具有同水平的思考模式,以及人性的團體合作意識,最後才會產生各種不同的畸形狀態。 

老闆不全都是壞人,但有些真的壞 

執行過這麼多的專案以及商業合作上,雖然大多數的夥伴面對問題都能有同理心,但有些人確實沒有這個天賦,好像出生時忘記點這個屬性技能一樣。 

以我自己的案例來說,近期就有位業主很喜歡在溝通專案內容的時候,去貶低同業、貶低自己的內部團隊,浮誇市場的操作手法,以及刻意說明他個人的私下人脈,並強調所有的功勞都是他自己的努力,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建立起來的王國。
但開始執行專案後發現,這位業主一個月可能進辦公室不到一次,視訊會議時間經常的異動、甚至缺席,反倒是大多數的最後決議都是與內勤的團隊溝通。經過這些後就可以了解,有些老闆好大喜功,喜歡貶低周邊的人事物,來凸顯自己的優越感,殊不知,現在擁有的一切只是運氣好,擁有一批值得託付的員工,老闆自己只是剛好站在這些巨人員工的肩膀上。 

當然還是有許多好老闆、好業主,只是這樣的特殊案例比較適合拿來作文章,也比較多人愛看,畢竟好老闆通常都只會在新聞上看到,別人的公司總是不會讓人失望嘛。
好啦,說完職場生態,自己還是要繼續努力,早點脫離那些特殊的「大老闆」,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葛捷思新書上市《沒名片,你就是招牌》全通路熱銷中。
博客來 https://lihi3.cc/eNa8x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gorgeousIMC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官方網站
https://gorgeousimc.com/

151會員
265Content count
職場嘛,就是一個賺錢生活的地方,沒這麼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去說服我們該怎麼做,決定要怎麼做的只有自己。 老闆的思維在我們身上不一定有效,誰說每個人都嚮往當著大老闆的生活,其實你的日子通常比這些人更精采,我們,只是不想炫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部影集的題材走向應該都不意外,畢竟只有揭發大多數人不了解的黑暗面,才會產生討論聲量、創造流量,但其實片中教了很多如何操作自媒體的觀念,如何讓自己被其他人看見,假如拿掉那些背後的心機,女主角的操作都值得我們做市場的人學習,不管要經營品牌或是個人的自媒體,都會很有幫助。
想辦法堅持下去,有時候需要給自己千百種的理由說服自己,吞下委屈。 若決定要離開,也需要給關心你的大眾一個理由,這時候就要找各種冠冕堂皇的藉口來給好奇的鄉民與主管,但不管對外說得如何天花亂墜,其實就是想獲得自由,但不能直說,也不想再受到不平衡、不對等的待遇罷了。
大多數真正能產生效果的,反而都是原本就在同業、或是已經有一定基礎的相關使用者,透過過程的關鍵提醒,從原本的錯誤中去改正,讓原本的效益直接翻倍成長,進階成為產業內的高端人才。若是一張白紙,光要理解產業內的基礎知識背景與專有名詞,就已經耗費心力,簡單來說,光抄筆記就夠你忙了,遑論能在課程中不斷思考去反推
職場上很多毒雞湯金句,尤其有一句讓我感到特別有趣,那就是「努力到無能為力」。但我很納悶,無能為力通常表示事與願違,簡單來說就是已經確定失敗。  當已經走到無能為力時,怎麼會是安慰自己這樣可以了,你盡力了。失敗了,就是趕緊調整方向,想辦法讓自己再重新步上軌道,怎麼會是安慰自己說,反正已經盡力就放棄了
這幾年職場環境的轉變,讓工作這件事有點不一樣的看法。 以前我們會看公司的抬頭去評估你現在的狀態,名聲越響亮、職務層級越高,就代表有著不錯的成就。但現在許多人轉變成去搜尋名子、背景、網路聲量等內容,用這樣的模式去評估一個人的能見度有多高,因此你所任職的公司已經不見得是最重要的評估依據。 
這幾年職場環境的轉變,讓工作這件事有點不一樣的看法。 以前我們會看公司的抬頭去評估你現在的狀態,名聲越響亮、職務層級越高,就代表有著不錯的成就。但現在許多人轉變成去搜尋名子、背景、網路可見度、資訊聲量等內容,用這樣的模式去評估一個人的能見度有多高,因此你所服務的公司已經不見得是最重要的評估依據。
這部影集的題材走向應該都不意外,畢竟只有揭發大多數人不了解的黑暗面,才會產生討論聲量、創造流量,但其實片中教了很多如何操作自媒體的觀念,如何讓自己被其他人看見,假如拿掉那些背後的心機,女主角的操作都值得我們做市場的人學習,不管要經營品牌或是個人的自媒體,都會很有幫助。
想辦法堅持下去,有時候需要給自己千百種的理由說服自己,吞下委屈。 若決定要離開,也需要給關心你的大眾一個理由,這時候就要找各種冠冕堂皇的藉口來給好奇的鄉民與主管,但不管對外說得如何天花亂墜,其實就是想獲得自由,但不能直說,也不想再受到不平衡、不對等的待遇罷了。
大多數真正能產生效果的,反而都是原本就在同業、或是已經有一定基礎的相關使用者,透過過程的關鍵提醒,從原本的錯誤中去改正,讓原本的效益直接翻倍成長,進階成為產業內的高端人才。若是一張白紙,光要理解產業內的基礎知識背景與專有名詞,就已經耗費心力,簡單來說,光抄筆記就夠你忙了,遑論能在課程中不斷思考去反推
職場上很多毒雞湯金句,尤其有一句讓我感到特別有趣,那就是「努力到無能為力」。但我很納悶,無能為力通常表示事與願違,簡單來說就是已經確定失敗。  當已經走到無能為力時,怎麼會是安慰自己這樣可以了,你盡力了。失敗了,就是趕緊調整方向,想辦法讓自己再重新步上軌道,怎麼會是安慰自己說,反正已經盡力就放棄了
這幾年職場環境的轉變,讓工作這件事有點不一樣的看法。 以前我們會看公司的抬頭去評估你現在的狀態,名聲越響亮、職務層級越高,就代表有著不錯的成就。但現在許多人轉變成去搜尋名子、背景、網路聲量等內容,用這樣的模式去評估一個人的能見度有多高,因此你所任職的公司已經不見得是最重要的評估依據。 
這幾年職場環境的轉變,讓工作這件事有點不一樣的看法。 以前我們會看公司的抬頭去評估你現在的狀態,名聲越響亮、職務層級越高,就代表有著不錯的成就。但現在許多人轉變成去搜尋名子、背景、網路可見度、資訊聲量等內容,用這樣的模式去評估一個人的能見度有多高,因此你所服務的公司已經不見得是最重要的評估依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身邊有很常把同理掛嘴邊的人嗎? 或是很常聽到這個詞? 快來領取最簡單明瞭的同理心手冊吧 ! !
Thumbnail
「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是從導遊轉戰紫微斗數教育的陳家嫻老師的信念。她以前從來沒有算過命,甚至很排斥命理,是什麼原因轉變了她?性格決定命運,心態先決。命盤沒有絕對好壞,也沒有一百分的命盤。她說「如果命盤看起來只有六十分,你把自己活成八十分就好,且也不用求一百分,因為沒有十全十美的命盤與人生。」
同理心的學習,第一時間不要妄加論斷 週五晚上的通識課,老師問了一個問題,是有關森林小學的疑問,我內心直覺認為老師在評估,或許這會是他的小孩日後入學的選擇之一。 我以我在教育現場的真實例子稍作分享,當初宜蘭有名的森林小學,那時只有成立國小階段學制,國中必須回體制內就讀,有個醫生的小孩,就是就讀這所森林
Thumbnail
所以什麼是同理心?為什麼它跟同情心非常不一樣? 同理心促成連結,同情心反而造成連結中斷。
Thumbnail
最近和一個許久未見的朋友線上聚會,聊到許多關於心理疾病的議題,也許是因為給出了一些煞有其事的想法,那位朋友除了贊同以外,也問我:「為什麼不當心理師?」這樣的疑惑,並不是第一次聽見,因為早在我大學還沒畢業前,就時常有人這樣跟我說。 「你為什麼不當心理師,我覺得你很適合耶!」
Thumbnail
我必須要很坦白說,我認為登山車並不是一項容易入門的運動;如果你選擇了不對的車,騎在不對的地方,跟到不對的人。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這很有可能會毀掉你對於這項運動的認知,並且扼殺了你從事這項活動的興趣。 舉我自已的例子來說好了,我第一次真正算是騎林道的體驗就很差。 說實話,那次真的是嚇死人了。
Thumbnail
  同理心是種天賦?還是種缺陷?   記得曾經有人這麼告訴我:「妳是個覺察力很高的人,妳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我,是個高敏人。不能說與生俱來就察覺力很敏銳,只是會留意到他人不會去留意的事物。最初我也以為自己是個很有熱情的人,直到後來我發現並非如此,我確實能夠感受到他人情緒也會被受到影響。
Thumbnail
幾年前開始,就開始有許多人去討論同情心,以及同理心的不同,相信已經有許多人聽過,甚至看過網路上很紅的「熊與狐狸」的影片,這2個類似的詞雖然只差1個字,但卻是截然不同的東西,同理心它所牽涉的生理機制消較於同情心要多得多,也因此它包含了較多的心理元素。
Thumbnail
同理心Empathy:亦稱為共情或換位思考,是理性與感性交織的能力,是主動地去瞭解對方實際情況再去感受,能夠察覺對方真正的情緒和處境,並用對方實際的狀態去思考和感受,並不隨意插手他人課題。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身邊有很常把同理掛嘴邊的人嗎? 或是很常聽到這個詞? 快來領取最簡單明瞭的同理心手冊吧 ! !
Thumbnail
「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是從導遊轉戰紫微斗數教育的陳家嫻老師的信念。她以前從來沒有算過命,甚至很排斥命理,是什麼原因轉變了她?性格決定命運,心態先決。命盤沒有絕對好壞,也沒有一百分的命盤。她說「如果命盤看起來只有六十分,你把自己活成八十分就好,且也不用求一百分,因為沒有十全十美的命盤與人生。」
同理心的學習,第一時間不要妄加論斷 週五晚上的通識課,老師問了一個問題,是有關森林小學的疑問,我內心直覺認為老師在評估,或許這會是他的小孩日後入學的選擇之一。 我以我在教育現場的真實例子稍作分享,當初宜蘭有名的森林小學,那時只有成立國小階段學制,國中必須回體制內就讀,有個醫生的小孩,就是就讀這所森林
Thumbnail
所以什麼是同理心?為什麼它跟同情心非常不一樣? 同理心促成連結,同情心反而造成連結中斷。
Thumbnail
最近和一個許久未見的朋友線上聚會,聊到許多關於心理疾病的議題,也許是因為給出了一些煞有其事的想法,那位朋友除了贊同以外,也問我:「為什麼不當心理師?」這樣的疑惑,並不是第一次聽見,因為早在我大學還沒畢業前,就時常有人這樣跟我說。 「你為什麼不當心理師,我覺得你很適合耶!」
Thumbnail
我必須要很坦白說,我認為登山車並不是一項容易入門的運動;如果你選擇了不對的車,騎在不對的地方,跟到不對的人。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這很有可能會毀掉你對於這項運動的認知,並且扼殺了你從事這項活動的興趣。 舉我自已的例子來說好了,我第一次真正算是騎林道的體驗就很差。 說實話,那次真的是嚇死人了。
Thumbnail
  同理心是種天賦?還是種缺陷?   記得曾經有人這麼告訴我:「妳是個覺察力很高的人,妳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我,是個高敏人。不能說與生俱來就察覺力很敏銳,只是會留意到他人不會去留意的事物。最初我也以為自己是個很有熱情的人,直到後來我發現並非如此,我確實能夠感受到他人情緒也會被受到影響。
Thumbnail
幾年前開始,就開始有許多人去討論同情心,以及同理心的不同,相信已經有許多人聽過,甚至看過網路上很紅的「熊與狐狸」的影片,這2個類似的詞雖然只差1個字,但卻是截然不同的東西,同理心它所牽涉的生理機制消較於同情心要多得多,也因此它包含了較多的心理元素。
Thumbnail
同理心Empathy:亦稱為共情或換位思考,是理性與感性交織的能力,是主動地去瞭解對方實際情況再去感受,能夠察覺對方真正的情緒和處境,並用對方實際的狀態去思考和感受,並不隨意插手他人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