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Liverpool)這座城市帶有強烈的「個性」,除了獨特的口音在眾多英國城市中獨樹一格,身為披頭四(The Beatles)的故鄉與2008年的歐洲文化之都,利物浦憑借其豐沛的文化能量與歷史深度,讓全世界認識這座終日刮風落雨的英格蘭北方港都,近年持續名列英國前五大遊客目的地。
不過與其他英格蘭西岸港口城市相似,坐擁天然良港與強勁風浪使其在十八世紀的泛大西洋奴隸販運鏈上扮演著極關鍵的地位,單單一座城市便負責輸出/轉運了至少一百五十萬名非洲奴隸至世界各地,佔歷史已知奴隸販運人口的13.5%(*註一)。受惠於殖民經濟所賺取的大量財富,利物浦一度成為直逼倫敦的英格蘭第二大城。
但故事並非一路順遂,在英國經濟蕭條的1980年代,全英格蘭最貧窮的區域竟有近半數皆位於利物浦與周遭的衛星鄉鎮(*註二)。不過城市在近年努力轉型,透過各種都市翻新營造與振興,除了吸引泰特美術館(Tate Gallery)在1988年插旗此地,成為當時除了泰特不列顛(Tate Britain)外的第一間分館,除了將碼頭區的大批廢棄工廠重新整頓,規劃成博物館、餐廳與親水碼頭外,他們還有更大的計畫:在1998年動員了整座城市,搭上了方興未艾的歐洲雙年展熱潮,以利物浦雙年展(Liverpool Biennial)(以下簡稱利雙)的方式將自己推向國際,成為了這座擁有豐沛文化底蘊與歷史的北方風城在21世紀的新野望。
因應九零年代歐陸雙年展熱潮而誕生於1998年的利物浦雙年展是英國境內最具規模的當代藝術雙年展,雖知名度與規模尚無法與歐陸動輒具有數十年歷史的威尼斯雙年展、卡塞爾文件展相比肩,但二十年來持續透過各種藝術形式與社區營造持續累積城市文化量能,陸續邀請超過五百位來自國際各地的藝術家來到此城市進行對話與創作。其中也不泛台灣藝術家,早在2004年,崔廣宇便憑藉其「城市失格」系列受邀參展,而後包含陳界仁(2006)、謝德慶(2010)、李明維(2006, 2010)、陳嘉壬(2012)、許家維(2012)、周育正(2018)都陸續獲邀參展。二十餘年來所累積的多元策展視野顯然已讓此地成為英國國內除倫敦外的另一國際藝術集散地。
2023年的利雙迎來了第十二屆的進程,由南非策展人Khanyisile Mbongwa操刀今年的展覽命題《uMoya:失物的神聖回歸》。“uMoya”(發音為oo-moy-ah)為南非祖魯語,意思為精神、靈魂、呼吸、空氣、風、情緒和氣候,此一精神連結到了利物浦為人所知的強風,強風使此地船運發達,得以成為殖民時期販奴的運輸中心。對Mbongwa來說,策展本身是一種紀念的手段,藉由藝術與展演紀念已不存在的人事物,而策劃雙年展於她來說更像是將抽象的紀念性質轉化成實體狀態的功能性場域。藉由挖掘利物浦這座城市的歷史與過去在全球殖民奴役時期中所扮演的角色,2023年利雙放眼持續縈繞在當代社會的殖民遺緒,思考抵抗的方法與療癒的管道,並利用“uMoya”所代表的含義作為航行時的羅盤與指南針,試圖尋出一條新的航道,將歷史中遺落、消音或遺忘的失物們歸還原主。
展覽規模宏大,串接起整座利物浦都會區與碼頭區,並區分出室內與戶外兩大系統。室內展區多選擇帶有歷史意義的建築作為展場,例如位於碼頭區、以往負責煙草運輸的Tobacco Warehouse與Tate Liverpool、棉花貿易交易所Cotton Exchange,與名列聯合國世界教科文遺產、現整建為藝廊的Bluecoat等地組成;室外展覽則由若干散落於城區內各街角的公共藝術互相交織而成。
因作品數量繁多,礙於文章篇幅有限,本文將僅列舉筆者特別欣賞的三件作品。
《來自古老智慧的回音》('Ru k’ox k’ob’el jun ojer etemab’el)由馬雅藝術家Edgar Calel(埃德加・卡萊爾)透過數十顆石塊與蔬果將展場轉化成藝術家替祖先獻祭的靈性場域,以自身文化生活經驗回應雙年展命題。石塊們以棋盤格的方式被安置著,每顆石塊上均放置種類各異的蔬果,如鳳梨、香蕉、番茄與大蔥等等來自藝術家故鄉的日常食物,作為向祖靈獻祭的物品。在藝術家的家中,在每日早餐時分享夢中的故事是種習俗,而這些故事被認為是某種形而上能量的展現,預示著即將到來的人生課題。
作為馬雅人的後裔與其現代國家所在地之一的瓜地馬拉居民,對於卡萊爾來說,夢、藝術和靈性總是相互關聯的,在「來自古老智慧的回音」中,他以古代馬雅 Kaqchikel 文化為經,現代瓜地馬拉習俗為緯,編織出一個同時具備包容、傳承與保存祖傳智識形式的空間。有趣的是,瓜地馬拉傳統習俗上物品並無單一所有權,通常是一家族或是一村落共同持有,因此藝術家遵照此習俗,將作品「出借」給Tate Liverpool「監管」並展出,不失為另一種古老智慧的當代回歸。
Francis Offman的裝置對盧安達內戰時的種族滅絕政策提出了省思,思考如何透過攜帶個人情感的物品來回看一個民族的集體歷史創痛。《無題》(Untitled)(2019-2023)一作以藝術家母親的一本《聖經》為中心發想。內戰爆發後,全家被迫逃離故土,這本《聖經》陪伴著當時的母親,成為了其一路上的精神支柱。
35本棋盤格擺放的書籍被量尺精準的離地懸架著,每本書都由咖啡粉覆蓋,除了那本《聖經》與一本比利時殖民時期的藍色法語文法教科書。比屬時期的盧安達施實施了殘酷且科學化的種族政策,大規模以量尺測量盧安達人臉部比例特徵並歸類,以便種族隔離政策的推行。而覆蓋於書籍上的咖啡作為當代盧安達主要外銷農作物與經濟命脈,卻是由比利時殖民者引進普及的,藝術家認知到這段歷史的複雜性,將這些帶有歷史意義的物件重新拼裝,召喚國族集體創痛的同時又關照了因戰亂流離失所的母親個人,大時代與小人物的詩意對比也與雙年展的精神相互輝映。
坐落於梅西河(River Mersey)與王子碼頭(Princes Dock)兩水之間的陶罐形雕塑'Ngialibalibade – to the Lost Myth' (2023)是台灣魯凱族藝術家安聖惠(Eleng Luluan)特應此屆雙年展之邀,援引魯凱神話並由廢棄漁網編織而成。神話中描寫到魯凱族祖先自兩條蛇保護的陶罐中誕生,於是「蛇紋」成為該族十分重要的圖騰標記,隨處可見於衣物、器皿,以及建築裝飾上。安聖惠將此故事形象化,並由岸邊廢棄漁網作為材料,編織出一件帶有蛇紋圖騰的、高近三米的巨型陶罐。
2002年,28歲的她為了尋求更好的創作環境,搬至了台東都蘭,並開始接觸原住民藝術。在東部山水的滋養下,安聖惠的作品大多啟發自自然與鄉野神話,並專注於雕塑與複合媒材的使用,善於透過解構與轉化質樸的自然材料來創作。安聖惠的作品時常藉由其魯凱族原住民的視角,來審視自身以及由漢人主導的「中華民國台灣」之間的關係。
其創作也往往觸及全球背景下的殖民創傷、移民困境,以及「跨文化、跨國家社群」在我們所處年代的意義與認知。由廢棄漁網編縫而成的'Ngialibalibade – to the Lost Myth' (2023)被放置於利物浦梅西河(River Mersey)與王子碼頭(Princes Dock)兩水之間,邀請觀者思考人與水的依存關係,也對深受氣候變遷影響的當代人類提出一次溫柔的警示。
二十年來,利物浦雙年展透過多樣的藝術形式和社區參與,並結合在地與國際,已成為英國最重要的當代藝術盛事。《uMoya:失物的神聖回歸》以祖魯語的精神、靈魂、呼吸、空氣、風、情緒和氣候一語道盡策展精神,並挖掘城市歷史,思考當代社會的殖民遺緒、抵抗之道和療癒管道,將歷史中被忽略和遺忘的事物歸還原主。借助“uMoya”,2023年的利物浦雙年展引導觀眾反思,並溫柔的碰觸歷史、記憶和人類三者之間道不盡說不清的微妙依存關係。
完整展覽訊息請參閱利物浦雙年展官方網站 Bienni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