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注意到電梯按鈕上的點字符號?這些點字符號背後有著深刻的歷史。世界通用的六點式點字法由法國人路易·布萊爾(Louis Braille)於15歲時發明,點字又稱盲文,是盲人學習閱讀和融入社會的重要工具。在啟蒙運動推動視障者權益後,點字法逐漸普及,如今廣泛應用於全球各國。了解這項發明如何改變了視障者的世界,並學習解讀日常生活中的點字符號。
路易布萊爾出生在19世紀初的法國,他並非一出生就看不見,而是在他三歲那年,在好奇心驅使下,誤觸了縫紉機的尖頭,導致尖刺硬生生刺入他的右眼,由於傷勢過於嚴重,醫生也束手無策,只做了簡單的處理。
沒想到右眼失明的小布萊爾,後續因為傷口沒有妥善處理,反而造成左眼被細菌感染,在疼痛與無助之下,小布萊爾也失去了左眼的視力。
布萊爾的父母感到萬分自責,覺得是自己沒有照顧好小布萊爾,因此兩人決定持續栽培小布萊爾,避免他未來走上歪路。布萊爾的父親透過在木板上刻劃字母,教導他識字,更替他製作一根木棍,使其在黑暗中探索方向;母親也細心帶領小布萊爾感受周遭環境,小布萊爾漸漸適應黑暗,在緩慢而漫長的學習中成長。
其實布萊爾誕生的年代,剛好是盲人教育漸漸蓬勃的時刻,這算是不幸中的大幸。盲人有很長一段時間因為沒有受到照顧,只能在街頭上當乞丐,18世紀的歐洲正在進行啟蒙運動,開始有不少的哲學家與教育家,討論起有關視障教育的議題。
隨著小布萊爾漸漸長大,當地神父推薦布萊爾的父母,將布萊爾送往位在巴黎的皇家青少年盲人學校(L'Institution Nationale des Jeunes Aveugles )。這座學校被視為是全世界第一所專門為盲人提供教育服務的機構。
創辦人瓦倫丁豪伊(Valentin Haüy)當年在街頭上看到一群盲人被迫穿上奇怪的服裝,在街上遊行,由於失去方向感,整個隊伍東倒西歪,引來路人們的嘲笑,豪伊餘心不忍,因此有了創建學校,提供這群視障朋友一個受教育的環境。
豪伊經過多年的教育經驗,他在校開發了一種,在厚紙板上刻出ABC字母的方式,讓盲人學習閱讀。十歲那年,是布萊爾第一次遠離家鄉,幸好盲人學校的環境他很快適應,也在此接觸到了許多不一樣的課程。
其中布萊爾最喜歡的課,就是音樂課,在這裡他學到了演奏大提琴與管風琴的方式,甚至長大後還受邀到各地的教堂幫忙演奏,讓他多了一個音樂家的身分。
然而,豪伊的ABC字母學習法,在使用上有幾個不便之處,包含部分字母難以辨認、書籍相當厚重等,盡管大家的學習興致高昂,但在各種限制下,仍然讓盲人的受教育之路難以往前。
有天學校來了一位名叫查爾斯巴比爾(Charles Barbier)的退役軍人,之所以會來到盲人學校,是因為查爾斯寫了一封信,聲稱自己發明了一套提供盲人學習的工具,這套工具總共有兩排,每一排六個點,共十二個點去組成各種法文裡面的發音。
只可惜,這12點的組成,只規劃了發音,不包含數字、標點符號、重音等等,可以說是有很大的改善空間,而徹底改善這項工具的人,就是當時年紀才15歲的布萊爾。
布萊爾接觸到這個點字工具之後,認為這比起豪伊ABC字母的厚重書本來的輕便多了,於是他開始思考,該如何簡化流程,最終在1824年,布萊爾推出了他所設計出來的布萊爾點字法,這一年布萊爾只有15歲。
這套點字法將原先12個點縮減成6個,用來表示字母、標點符號以及數字。後來還出現幫助盲人樂手認識樂譜的版本,
布萊爾點字法發表之後,即使盲人學校的同學們都很支持,不過這款工具並沒有立即造成轟動,原來在豪伊去世後,接管盲人學校的負責人是一位守舊派人士,他不願嘗試一個由15歲小孩發明的工具,甚至禁止校內學生提及布萊爾點字,可惜布萊爾沒能活到他發明的點字法在世界上廣為流傳,就在43歲那年,因為肺結核離開人世。
盡管如此,那些接觸過布萊爾點字的盲人們,卻積極讓這項學習工具發揚光大在布萊爾去世的兩年後,1854年,法國政府宣布將布萊爾點字法,作為國內盲人通用的文字,進入20世紀,英語國家也規劃以布萊爾點字法為準的英文版系統。
至於點字的規則如何制定?布萊爾點字法總共分為兩排,一排三個點,左邊一排由上到下的編號,分別是1、2、3;而右邊由上到下則是4、5、6。
以最常看到點字的電梯數字為例,阿拉伯數字的點字版本,會在前面增加一個專屬於數字的點字符號「⠼」,這個點字符號是將3456點標記起來,呈現出一個開口向左邊的L。
添加「⠼」後,緊接著再對照數字0-9的點字符號,舉例來說,六樓的點字符號將會是「⠼⠋」。
下次搭電梯的時候,不妨觀察看看,是不是每個樓層的點字符號,最前面都有一個「⠼」呢?
中文點字符號又是怎麼運作的?歡迎收聽《週報時光機》Podcast:https://bit.ly/3sneYr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