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如何和客戶經理合作?如何拆解客戶需求?|EP42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客戶經理不斷向內拋客戶需求時,產品經理要如何接?要如何分析客戶需求進行產品規劃?針對大中小的客戶要如何應對?這篇想記錄在 SaaS/B 端產品會遇到的應對應退。

raw-image
誰適合看這篇文章?✔ 對產品經理、產品企劃、產品策略、產品規劃有興趣的朋友

一、為什麼客戶一直提需求

以 SasS 平台來說,通常業務經理會先協助客戶試用產品,確定會簽約或簽完約才會正式導入產品,並交由客戶經理進行輔導、產品經理進行功能增設。

⠀⠀

但導入過程中,很常是試用過程中有情境漏掉,事後發現某些功能不符需求,希望產品進行優化,這時就會不斷提需求。

⠀⠀

需求通常用敏捷開發的角度可以分幾個面向:

  1. Task 任務維度:單純介面文案優化、按鈕優化、提示優化等,通常可以在 3 -10 天內解決的項目。
  2. Story 故事維度:需要加一個功能、加一頁查詢介面、加一個報表輸出等,需要 10–30 天才能做的項目。
  3. Epic 專案維度:需要加一個模組、有消費者通知等多功能的模塊,因為牽涉功能較多,需要 30–60 天才能做完的專案。

⠀⠀

一般來說會提 Epic 需求較少,因為一開始簽約通常就會知道該系統有哪些功能,通常客戶會提的都是 Task、Story 維度。

⠀⠀

但為什麼簽約後才又提需求呢?通常原因是:

  1. 從他牌系統轉換過來,當時沒注意我牌的功能有漏,導致正式導入後,發現原操作流程在新系統無法執行到最後一步。
  2. 簽約人員和第一線操作人員溝通有落差,導致簽約人員以為系統都滿足需求,但第一線操作人員可能習慣其他操作方式。
  3. 新系統真的功能有 bug、或體驗不佳,但業務簡報將客戶期待值拉太高,實際使用後發現不順暢。

⠀⠀


⠀⠀

二、客戶經理如何分類客戶需求

遇到上述狀況,客戶經理可以怎麼分類呢?根據我過往經驗,因為不同客戶的需求都不同,可以先將需求分成:

  • P0:重大流程錯誤,像是無法結帳、無法下單、無法建立商品。
  • P1:影響多數人的功能,像是紅利券使用跳出錯誤、物流無法選 711。
  • P2:影響少數人的功能,像是加購按鈕點擊失效。
  • P3:不影響正常流程,像是文案錯誤、一點點介面跑版。

⠀⠀

分完類之後,除了 P0、P1 需要即刻安排工程師做確認修復,P2、P3 因為急迫性不高,這時以產品經理的角度會需要和客戶經理協調,看有哪些是「真的要開發」、哪些可以「用溝通安撫」。

⠀⠀

不然客戶一提需求就要進開發,根本就沒辦法全部都做,也會讓維運項目排擠到原定的新功能開發時程,可以先溝通安撫的像是:

  1. 客戶經理可以先說明的:有些介面說明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先透過客戶經理進行人工講解、或放進教學手冊給客戶看。
  2. 客戶經理可以先代操作:有些功能異常、權限異常等,可以先透過客戶經理代為短暫操作。

除了上述兩點,其他才會進到產品經理的維運流程,先進行優先級排序。

⠀⠀


⠀⠀

三、和客戶經理一起修復

確定要排入工程師開發修復的功能,也需要進行分析評估,包含:

  1. 確認場景:先透過客戶經理向客戶確認他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看到底是功能真的異常,還是只是介面說明不清楚。
  2. 確認解方:若真的異常,就進行修復;若是介面不清楚,則要先釐清客戶期待的畫面或說明是什麼。
  3. 確認時程:場景和解方都有了,接著就是確認時程,先確認是否近期要大量使用,或是可以先用其他功能代替。

都確認完就會排入產品開發代辦事項(Backlog)。

⠀⠀


⠀⠀

四、總結

上述經驗來自於過往產品工作,若對這系列有興趣也可以持續觀看:

82會員
148Content count
《思維的創意想像》是工作之餘發起的 Side Project,因為近期快速吸收各種資訊跟商業知識(Input),但一直沒有地方輸出(Output),因此想透過這系列記錄學到的內容,包含商業知識、產業洞見,或是職場分享等等,目前已有產品開發、客戶成功、社群行銷、思維增長、職場日記等系列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產品管理包含很多面向,但剛接觸產品經理的工作時,最常遇到的是設定目標、規劃產品、確認流程,這篇會從這 3 個面向紀錄產品經理需要確認的事項。
產品規劃難免遇到失誤,但產品經理如何進行自我覆盤?在事情發生之後又要如何找到原因,以免下次能夠避開?這篇會透過「產品技能、產業知識、團隊協作」三個面向來記錄我的覆盤方式。
C 端和 B 端產品經理有什麼差異?產品思維和工作思維有哪些轉變?要如何補足 B 端產品思維?這篇想記錄近期從 C 端轉到 B 端產品的心路歷程。
剛好前陣子在求職平台/人力銀行服務,一直在思考整個產品要如何進行迭代優化,以及要如何根據使用者需求來制定產品路線圖、開發優先順序,這篇會介紹求職平台的產品特點、使用者路徑、以及從產品優化的角度如何拆解。
近期寫了一些產品企劃、產品經理的硬知識,但做產品這件事本身有趣嗎?為什麼想做產品?對產品團隊的想像?這篇想記錄做產品規劃的各種心路歷程。
擔任產品企劃、產品經理時,常常需要向上提案,讓上層知道你的產品規劃是否符合公司策略,同時也需要透過提案來爭取資源,但提案要注意哪些細節?這篇會從「痛點、解法、時程」來拆解提案技巧。
產品管理包含很多面向,但剛接觸產品經理的工作時,最常遇到的是設定目標、規劃產品、確認流程,這篇會從這 3 個面向紀錄產品經理需要確認的事項。
產品規劃難免遇到失誤,但產品經理如何進行自我覆盤?在事情發生之後又要如何找到原因,以免下次能夠避開?這篇會透過「產品技能、產業知識、團隊協作」三個面向來記錄我的覆盤方式。
C 端和 B 端產品經理有什麼差異?產品思維和工作思維有哪些轉變?要如何補足 B 端產品思維?這篇想記錄近期從 C 端轉到 B 端產品的心路歷程。
剛好前陣子在求職平台/人力銀行服務,一直在思考整個產品要如何進行迭代優化,以及要如何根據使用者需求來制定產品路線圖、開發優先順序,這篇會介紹求職平台的產品特點、使用者路徑、以及從產品優化的角度如何拆解。
近期寫了一些產品企劃、產品經理的硬知識,但做產品這件事本身有趣嗎?為什麼想做產品?對產品團隊的想像?這篇想記錄做產品規劃的各種心路歷程。
擔任產品企劃、產品經理時,常常需要向上提案,讓上層知道你的產品規劃是否符合公司策略,同時也需要透過提案來爭取資源,但提案要注意哪些細節?這篇會從「痛點、解法、時程」來拆解提案技巧。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補習班是現代其中一種教育的場所,提供了各式各樣的課程與多元化的上課方式,但每種上課方式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接下來,芽芽將從補習班產品經理的角度分析不同的教學方法,提供大家在選擇補習班上課方式的小建議。
我曾經有一段時間太過自傲,然後接到了一個兩個不錯的offer,後來沒有去拿到offer的公司,然後不斷的找公司、不斷的換公司,自以為行情不錯,結果後來offer越拿越低,到最後在一個地方做著很瞎的規劃,看著沒有資源的環境,三個月不斷的在同一份ppt上修修改改,規劃沒有能推展成服務模式的一絲曙光,領著
Thumbnail
我是一個剛加入新公司的產品經理,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瞭解新公司的產品呢? 以下是我的三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瞭解產品的使用者旅程以及對應功能 第二個重點:如何瞭解產業?從上游、下游、競爭者、互補品來看 第三個重點:瞭解產品的開發進度、上下游窗口,以及過去的「債」
Thumbnail
PM應該如何抓對預估銷量呢? 在回答問題之前,首先要釐清問題是什麼,我覺得與其回答如何抓對預估量,更有價值的是來討論,預估銷量的目的是什麼、估完之後要做什麼事,以下是今天的三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預估銷量的目的 第三個重點:預估銷量,然後呢?
Thumbnail
這是Evonne跟你一起PM三點下午茶的第三天,今天想聊的主題是-- 我是一個剛加入新公司的產品經理,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瞭解產品呢? 第一個重點:瞭解產品的使用者旅程以及對應功能 第二個重點:如何瞭解產業?從上游、下游、競爭者、互補品來看 第三個重點:瞭解產品的開發進度、上下游窗口,以及過去的債
Thumbnail
這是Evonne跟你一起PM三點下午茶的第二天,今天想聊的主題是-- PM應該如何抓對預估銷量呢? 這個問題屬於商業思維學院 產品經理系列課程的 #產品策略 問題 在回答問題之前,首先要釐清問題是什麼,我覺得與其回答如何抓對預估量,更有價值的是來討論,預估銷量的目的是什麼、估完之後要做什麼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此次分享文章為:「給產品經理和分析師:如何用指標框架計算產品改動影響力(Impact Sizing)?」 1. 用數據取代直覺,減少猜測「Impact」的模糊感。 2. 點子如何解決問題、問題如何幫助目標達成。
Thumbnail
當我們蒐集完所有感興趣的職缺後,你是否已經摩拳擦掌,要把準備許久的履歷發給對方了呢?等等!這裡有個陷阱,就是在投遞履歷之前,我們必須明白:「想用同一份履歷打動所有面試官,這是不可能的!」
Thumbnail
在設計機器學習相關產品與服務時,必須瞭解它和一般軟體開發的不同、以及過程中獨特的優先順序與需求。前一篇中探討了機器學習產品開發時,專案經理必須具有的基礎認識和挑戰,本文則延續討論相關的產品管理須知。
Thumbnail
在【產品經理職場談】 — 真需求 vs. 偽需求中,我們談到需求蒐集後,必須通過謹慎的分析,才能避免掉入偽需求的陷阱。那完成這一步,現在手邊都是「可以做的」需求時,我們怎麼決定哪些做?哪些不做?和優先做什麼?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補習班是現代其中一種教育的場所,提供了各式各樣的課程與多元化的上課方式,但每種上課方式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接下來,芽芽將從補習班產品經理的角度分析不同的教學方法,提供大家在選擇補習班上課方式的小建議。
我曾經有一段時間太過自傲,然後接到了一個兩個不錯的offer,後來沒有去拿到offer的公司,然後不斷的找公司、不斷的換公司,自以為行情不錯,結果後來offer越拿越低,到最後在一個地方做著很瞎的規劃,看著沒有資源的環境,三個月不斷的在同一份ppt上修修改改,規劃沒有能推展成服務模式的一絲曙光,領著
Thumbnail
我是一個剛加入新公司的產品經理,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瞭解新公司的產品呢? 以下是我的三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瞭解產品的使用者旅程以及對應功能 第二個重點:如何瞭解產業?從上游、下游、競爭者、互補品來看 第三個重點:瞭解產品的開發進度、上下游窗口,以及過去的「債」
Thumbnail
PM應該如何抓對預估銷量呢? 在回答問題之前,首先要釐清問題是什麼,我覺得與其回答如何抓對預估量,更有價值的是來討論,預估銷量的目的是什麼、估完之後要做什麼事,以下是今天的三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預估銷量的目的 第三個重點:預估銷量,然後呢?
Thumbnail
這是Evonne跟你一起PM三點下午茶的第三天,今天想聊的主題是-- 我是一個剛加入新公司的產品經理,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瞭解產品呢? 第一個重點:瞭解產品的使用者旅程以及對應功能 第二個重點:如何瞭解產業?從上游、下游、競爭者、互補品來看 第三個重點:瞭解產品的開發進度、上下游窗口,以及過去的債
Thumbnail
這是Evonne跟你一起PM三點下午茶的第二天,今天想聊的主題是-- PM應該如何抓對預估銷量呢? 這個問題屬於商業思維學院 產品經理系列課程的 #產品策略 問題 在回答問題之前,首先要釐清問題是什麼,我覺得與其回答如何抓對預估量,更有價值的是來討論,預估銷量的目的是什麼、估完之後要做什麼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此次分享文章為:「給產品經理和分析師:如何用指標框架計算產品改動影響力(Impact Sizing)?」 1. 用數據取代直覺,減少猜測「Impact」的模糊感。 2. 點子如何解決問題、問題如何幫助目標達成。
Thumbnail
當我們蒐集完所有感興趣的職缺後,你是否已經摩拳擦掌,要把準備許久的履歷發給對方了呢?等等!這裡有個陷阱,就是在投遞履歷之前,我們必須明白:「想用同一份履歷打動所有面試官,這是不可能的!」
Thumbnail
在設計機器學習相關產品與服務時,必須瞭解它和一般軟體開發的不同、以及過程中獨特的優先順序與需求。前一篇中探討了機器學習產品開發時,專案經理必須具有的基礎認識和挑戰,本文則延續討論相關的產品管理須知。
Thumbnail
在【產品經理職場談】 — 真需求 vs. 偽需求中,我們談到需求蒐集後,必須通過謹慎的分析,才能避免掉入偽需求的陷阱。那完成這一步,現在手邊都是「可以做的」需求時,我們怎麼決定哪些做?哪些不做?和優先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