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Aufheben。 作為全網2022年開始就唱多菲律濱經濟、強調產業鏈尤其是帶點技術的產業一定會大規模轉進菲律濱;作為2022年小馬“凍蒜”開始反复預言政府會取締離 岸菠菜,並且進程速度會比想像中的快;作為菲律濱「多軍」,一直看好菲律濱在國際地緣政治變動情況下,一步一步走向「涼戰」深淵的博主。 以上預言,都在實現中。 其實如果是本頻道老觀眾,應該會折服於阿本精確命中的「判斷力」。
至於中菲關係,早就已經是「黃台之瓜,何堪再摘」了。 反正只要你預期不夠高,沒有繼續維持2019的高預期,就不會太失望。 在國際地緣政治的大背景下,菲律濱自然是不缺乏機會,機會不從北方來也會從其他地方蜂擁而至。
而菲律濱產業也正經歷史上最快速度的「騰籠換鳥」。 第一就體現為近期各種「種菜園區」被端,這些類新聞在我看來已經失去了討論價值。 如果你還在從事相關行業,無異於1949年11月加入國軍。 各路自媒體還在大肆報道園區被端多少人被抓,問題是菠菜被清退已經板上釘釘,之前我預言要打擊、禁止的時候,說不可能的人現在基本不吱聲了。 既然這個行業是將死之人,那阿本在這裡也不過分揶揄,且留個全屍吧。
其實有心的朋友可以關註一個點,菲律濱的國運作轉折點與中國高度呈現「負相關」。 菲律濱沒有被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拖垮,卻倒在了2001年中國加入WTO的那一夜,整個國家失去重要產業,你說形同廢人也不為過。 地緣政治上沒有舉重若輕的「棋子」作用,他沒辦法只能搞撿剩飯「菠菜」業,因為其他領域你要技術沒技術,要資本沒資本。 全部的資源都流向人力成本低的中國,即使你菲律濱人說英語,文化靠近西方,又有什麼用呢?
最近有個大新聞,處於各種考慮,華文媒體普遍選擇忽略。 那就是美國商務部長攜半導體等幾個產業大公司高層訪問菲律濱。 對老美來說,不論誰上台,要穩住台海、南海,就必須要重視和菲律濱的關係,重新建立亞太地區橋頭堡(1991年前的菲律濱蘇比克灣,被稱為太平洋 永不沉沒的航母)。 地緣政治也是阿本觀察下來認為菲律濱機會會比越南、印尼、泰國等其他東協國家更多的首要原因。 帶一點科技的產業在亞洲要找一個政治光譜靠近「太上皇」、勞動成本低廉,溝通成本低的地方,有且只有菲律濱。 不論是佛教、伊斯蘭教為主的年輕國家或社會主義國家,在新的「涼戰」國際格局面前,對太上皇來說都有「背骨仔」的風險,唯有菲律濱作為前殖民地自古以來 以宗主國馬首是瞻,這樣的國家,在未來戰爭、對抗格局下,才是政局穩定的最大保障。
美國商務部長:協助菲律濱發展半導體產業
大部分人不了解菲律濱產業,事實上菲律濱的半導體產業占到了出口總額的40%。 德州儀器、ADM等大廠都在菲律濱進行晶片產業最後一環(技術含量、附加價值相對較低但不可或缺)——晶片的封裝測試。 但是大部分朋友不了解菲律濱,大部分華人在菲律濱也不涉足製造業,菲律濱製造業確實也不強。 但是美國商務部長帶代表團來菲,其實就在傳遞一個新號,作為盟友和最落魄的小弟,東南亞——落難王子,今天這潑天的富貴(芯片是AI、元宇宙浪潮基礎設施)也 要給你分一杯羹!
本次來訪的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週一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國投資者正在關注菲律濱的半導體行業,美國高端大廠們的第一目標是增加該國的封裝、 測試和組裝設施的數量。 這主要是為了讓美國晶片供應鏈多樣化,她表示美國晶片供應鏈過於集中在少數國家。 其實這個小算盤打得也太大聲了……到底是在陰陽誰呢? 不言而喻咯。
其實還有一個考慮,那就是菲律濱毗鄰主要晶片生產地——台灣,美國向南看一點確實有道理。 畢竟,台灣和菲律濱使用同一條通往西方的航線。 其實韓國和中國的主要晶片製造商也是如此。 世界上半導體主要生產國,均分佈在全球的同一個地區-東亞,也包括正在重新復興晶片製造業的日本。 1970年代的基礎原料-「石油」集中在中東地區,21世紀最重要的生產力晶片就集中在東亞地區了。
搬家不容易,但是都已經在做了
對於現在在國內經營的外國製造商來說,搬遷到菲律濱的其他生產中心可能會更容易。 台灣和菲律濱是作為盟友的首要選擇的。 事實上,日本企業決心透過在日本和台灣和日本和菲律濱的業務投入更多資源來盡快推動其晶片製造業。
不論你是否認可,目前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都與地緣政治有關,遷移到亞洲其他地區。 這是美西方限制世界電子晶片對中國依賴的一種方式。 美國的目的是將在中國製造的外國公司可以將生產基地遷回「本土」或亞洲地區的經濟盟友。 在目前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中,美國商務部對向中國出口半導體和其他科技產品實施了新的限制。 現在,美國政府也為美國電子公司遷出中國、前往盟友國家提供稅收減免和補貼。 日本也限制向中國出售晶片製造設備。 不只是半導體,今年2024年開年僅三個月,頂著中菲巨大的不確定性,拒簽率如潮的情況下,找阿本協助、前來菲開設公司的能源、進出口貿易、組裝 、電子企業就不下10家了,更不論今年初忙到爆的SIRV投資移民計畫。
這種風向中,即使是中資背景的晶片上下游企業,也都在著手搬家。 有時候大時代下面的個體,決定權不在自己。 而隨著電動車產業在全球的發展,電池、電子晶片、線束和電子元件在全球的需求量甚至更大。 爭奪電子產品生產所需的礦物和其他原材料以及供應的競賽正在進行中。 加快上市速度需要資源靠近生產中心和客戶。
菲律濱河半導體產業淵源很深,該產業注入Analog Devices、Amkor Technologies 和 Texas Instruments 等電子公司自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一直在菲開展業務。 英特爾在菲律賓也設有工廠。 摩托羅拉已經在菲很久了。 簡而言之,過去 50 年美國電子產業一直在這裡生產。 迄今為止,菲律濱擁有 13 個半導體組裝、測試和封裝設施。 還有眾多的電子製造服務提供者和組裝者。 線束公司、汽車零件製造商以及耐用消費品生產商也在這裡開展業務。
菲律濱貿易和工業部(DTI) 副部長兼投資委員會常務負責人塞費裡諾·S·魯道夫(Ceferino S. Rodolfo) 指出,美國的這項舉措以當地“人才發展”為基礎,因此 需要對當地人才庫進行「技能提升和技能提升」。 據稱,美國將向在中國營運的晶片製造商提供超過 500 億美元的補貼,以協助其遷回美國或其盟國。
所謂產業升級,就是低端的騙子、犯罪者大規模離開菲律濱;較為正規高端的產業大規模湧入,這是北方鄰國經濟下行的一種產業「外溢」。 許多朋友都關心,政治的敵對是否會影響華人在菲的產業,阿本答案是「違法的會、守法的不會」。 其實有前車之鑑,1960-70年代冷戰時代,中菲關係比現在還差勁,蘇比克灣海軍基地隨時處於蘇聯紅海軍和解放軍攻擊範圍內。 然而華人大班、菲律濱壟斷集團也在這個時間快速成長。 菲律濱是一個民族主義情緒不強的國家,對守法、友善的外國人不會出現1962、1965、1972、1999在印尼、馬來聯合邦、新加坡以及越南出現過的一系列「排華」 歷史悲劇。
最後說下我其實不看好越南,中國成功的劇本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加持。 並不是說有廉價勞動力、社會主義集中的政治制度就可以在國際市場分工、競爭中成功的。
請永遠記得江主席名言:「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行程。」什麼是歷史的進程? 我想美國商務部長說的比我解釋的更有說服力。
願上帝保佑菲律濱群島。
你有什麼看法? 歡迎留言告訴我!
感謝訂閱菲律賓全視角,這裡有最遠最全的深度視角,帶你理解不同的菲律濱。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