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為關注楊斯棓醫師推廣的閱讀活動,故而接觸到了這一本書:去書店買個好人生。
光從書名來看,就讓人產生一種「好像透過書店買書、讀書,就會讓人生變好」的想像,而這也是此書作者想傳遞的核心。
本書分成了八個章節,除了闡述透過閱讀能帶來哪些能力之外,也提供了一些如何買書、讀書的方法,因為文字平易近人,是一本很容易吃進去的書,不過,也不可諱言,作者的某些論調,乍看之下會有些衝擊,或武斷的感覺,但細細由他的角度試著思考,又有其道理。
人常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因此,即便有些段落讀起來並不全然認同,也仍可以取其對自己有所助益的部分,這樣,書也就發揮它的價值了!
由書作者的書寫上結構性並不會太強(也因此易讀),所以,個人就從劃線的句子中重組成為自己的知識庫,並把它分成二個部分:其一是關於閱讀帶來各方面的好處,其二則是關於書的設計、包裝、購買、斷捨離等,直接跟書籍本身相關的。
不過,在這些有感的文句之中,最觸動自己的,卻是這一句:
痛苦的時候不要找人取暖,去讀書吧!
我想起專科的時候,很喜歡泡在書店中,那時候,重慶南路一帶,是各式各樣的書局林立,可以一間又一間的逛,雖然不一定真的在那裡讀書,有時候就看看不同的人閱讀哪些書籍,看看有哪些新書,但也有的時候,因為傷心難過,又說不出口,因此在那裡翻著所謂的"心靈雞湯",用以安慰自己,補充能量。
二十多歲時,誠品敦南店是我跟男友常會去的地方,也曾體驗了凌晨時仍在那裡的感受,書店裡真的好多人,有些人就窩在某個角落中靜靜讀書,有些人和我一樣,到處晃晃,等到逛累了,就繞去附近有名的永和豆漿店,吃個宵夜。
痛苦的時候,去讀書吧!
因為讀書,所以好像有個人懂了我心中的痛苦,或許因為如此,所以特別喜愛這一句。
書中其他部分,則摘要分享如下:
整理這段文句時,想到了兒時一些和閱讀有關的記憶。
當時,因為父母忙,假日也沒有空閒帶我們出去玩,所以經常窩在家裡,雖然如此,但父母很捨得讓我在學校書展時買書,父親還會特地帶著我去挑書,也因此,似乎養成了空閒就讀書的習慣,也的確因為閱讀,建構了某些內在信念,像是當年其中的一本書「孤星淚」(悲慘世界),曾讓我讀了一遍又一遍,對於社會的公平正義、對於施與受,都在心中寫下了一些信念。
之所以每讀完書,盡可能地整理書籍內容或者心得感想,除了過去讀到的「輸入」和「輸出」的重要性之外,其實也和努力想讓自己成長有關吧!特別是看到有些人很擅長運用文字,透過文字的安排與組合,就讓讀者有畫面、有情感、有能量時,自己也產生想要有這樣的能力的自我期許。
相對於要整理書寫下自己的收穫、反思,只是把一本書讀完相對來說容易得多。不過,這之間,仍是有些許的差別,當自己努力地做整理和輸出時,的確會重新思考要如何介紹這本書,會思考這本書帶給自己的學習有哪些?如何寫出來?雖然,也有很多時候,經常想不起來書寫整理過的書的內容,但很奇妙的時,就像書中也提到的「鉤子」一樣,總會在某些時刻,閃現出過去曾讀過的書的內容,用以協助面對當下的情境。
這個整理和書寫的歷程,的確費時,但,也的確讓我這樣一點一滴地建立起個人資料庫,每當有需要時,透過工具搜尋關鍵字,就幫助自己抓出來過去的內容,做為現在的應用。對於沒有天才大腦的自己來說,筆記是最忠實可靠的夥伴。
雖然目前的自己仍沒有辦法每週讀一本書,不過,每個月至少一本到二本倒是可以的。
大量閱讀到底和不閱讀的人之間有什麼差距,尚且不能察覺,不過,倒是因為試著買下過去不可能讀的書並且閱讀,而有不一樣的收穫。
之前分享的這本書:戒不掉的癮世代,就是其中一本慣性而言並不太會購入的書籍,卻也因為作者的分享,對於和毒品相關的文化、經濟等面向,有了初步的認識,而有一種「哇!原來是這樣!」的心情。
關於閱讀,有人曾經也跟我說過,現在網路上一堆資料,需要的知識去網路搜尋查找即可。雖然有時候,透過網路,的確能幫忙解決一些生活上遇到的狀況,不過,做為知識的統整或深入性,個人覺得仍是有限的,雖然不可否認,書籍也可能有其偏頗之處,不過,換個角度來思考,如果自己要網路發表一篇言論和寫一本書,在處理的態度上,的確會不太一樣。要將零碎的網路文章整理成書,這其中也少不了需要歸納、重整、裁剪、重新編修等過程,其心力絕對和寫一篇網路文章不同。
也因此,就算網路發達,對於書籍的閱讀,還是不可少。至於如何選到一本好書,的確也需要持續而大量的閱讀,這個邏輯或許就跟識人一樣,總是得先看過很多的人,才能有看人的眼光。
量的累積才能產生質變,這個道理,不管在哪裡,都適用。
過往所讀的內容,挺少看到關於一本書的設計上可以有哪些新發現的部分。也因此,當作者提出關於書名、封面、書腰、畫封⋯⋯等的想法時,讓我有一種新鮮感。
這個角度,想必也需要把自己換成是編輯、出版社來思考。
當一本書在既要合理的精簡成本,同時又要考量可讀性、易讀性、是否暢銷等過程中誕生,就算有一些基本流程,但也少不了為個別書籍的設計和考量。反過來想,有時候一本內容很好的書,也極可能因為以上因素,而沒能被讀者注意,那麼,的確也是可惜了!
在多數人認為現代是一個不讀書的年代之際,除了努力推廣閱讀改善外在環境外,如何透過包裝、設計或行銷等方式,將一本好書讓讀者注意,的確也會是出書的人需要去觀察、思考和設計的事。
因為作者的這些文字,對於一本書能夠觀察的角度,也多了新的方向。
整理關於如何挑選書籍的這段文字時,對於「就算沒有讀,自掏腰包買下來也是有意義的。只要從書店帶回觸動心弦的記憶就已經達成目的。」也有某種「啊?這樣真的可以嗎?」的念頭浮現。畢竟,我也是買書多於讀書的那種人。
雖然對於作者這段文字仍抱持疑惑,然而,因為又是另一個打破原來想法的文句,所以也特別記下來,想試著再由生活中感受、印證。甚至於包含作者關於「在有限的時間內吸收高品質的知識訣竅」,也會是日後想親自嚐試實驗的方式。
盡信書,不如無書。
看到了作者的觀點,透過自身實際體驗,再決定是否納入自己日後挑書的方式,這樣的過程,也是另一種學習與練習。
同上一段內容一樣,與書的斷捨離這個部分,最意外的就是作者提到已經道別的書如果日後發現還是需要時的做法,竟然是「再買一本」!
雖然意外,但仔細想想,這樣做法有個好處:能捨!
過去有多次經驗,很多東西在斷捨離時,總是捨不下,當下想著日後可能還會用到,丟了可惜,因此最後是裝箱打包,暫時不丟棄。不過,事實證明,這些被打包起來的東西,經過許多年後,從來沒有再被打開過。與其留著,真倒不如日後再買一個呢!不過,如果是絕版書已經買不到的話,就不知作者會如何處理了?
如果假想我是作者要回答這題的話?也許,二手書店尋找是一個選擇,也許,圖書館借閱是另一個方式,萬一真的都再也找不著,那就在心中好好的道別吧!就如同有些人,說了再見,再也無法相見,與這個人的點滴,就只剩心中的想念,回到現實層面而言,如果它再也找不到,可能,也因為它已不再符合現代人的需要,所以市面上都消失了。而丟掉的當下,其實不也正是因為它已不再符合現在的需要,抑或它再也沒有讓自己『怦然心動』嗎?
與其因為害怕丟掉後可能會需要的心情而堆積了一堆物品,倒不如清理出空間,也讓這個空間保持流動,或許是更健康的選擇?
總而言之,這本書輕鬆易讀之外,也有些特別的思考點值得去推敲作者何以如此說,去書店是否可以買到好人生,我不知道,不過,透過閱讀,確實在潛移默化之中可以幫助一個人,不論因此開拓視野、解決問題,或是更懂得生命,只不過,這些都不是特效藥,還需要日日累積之中,才能逐漸看到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