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

含有「敘事」共 29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存在主義哲學指出世界缺乏內建意義,但人類卻迫切需要創造意義。本文探討人類透過故事建構意義的機制,並以演化、認知與社會層面解釋此現象,最後闡述意義如同「共享虛構」的重要性。
含 AI 應用內容
#人生#人類#意義
本文是一篇短篇小說,描寫原本吃住條件優渥的安哥拉家貓嚮往屋外自由的生活。但在出外冒險後,卻又承受不住屋外生活艱辛,萌生退意,選擇回到溫暖家中。本文同時安排另一個對比角色是重視自由的街頭老公貓與安哥拉貓呈現兩種生活選擇的對比。  
Thumbnail
《三目羅》是我在二十出頭寫的奇幻小說。嚴格來說,它只是一個開頭──我在大學時期開了很多坑,從沒真正完結任何一部,這部也是。但在我寫作歷程中仍然是一個重要的節點,因為它標誌著我開始以「設計」的方式思考敘事在心理、意識與語言學上的結合,而不再只是「構思故事」。
Thumbnail
最崇高的教育學習如何思考 情節記憶 岡山籃籱會 如果有一個機會,能夠讓我們聆聽到數十個來自在地有趣的故事,會想參加嗎? 如果參加這個機會,會有課前課中課後作業任務,你還會想參加嗎? 這是一個限量搶購的學習機會,這是一個由藝起來學學的單位所舉辦的優質學習內容,這是一個我第一次參與到如此有質感
讀完Ch.3〈重組會員對話〉了。非常易讀,麥克懷特舉了兩個案例例證演示說明,很引人入勝,並且很具啟發。 如果要最好地表達我對這一章的理解,我想直接引用書上的這段文字,直接地指出了我認為重組會員對話最核心之處:自我不是孤島,自我是在關係中的自我。 以下引述: 「重組會員對話 (re-memb
今天讀了第二章〈重寫對話〉。讀下來也是一種溫習的感覺。 這一章提到了在進行重寫對話時,兩個非常有用的藍圖:行動藍圖與自我認同藍圖。 行動藍圖是:事件、環境、順序、時間、情節。 這是生活經驗。 自我認同藍圖是: -帶著意圖的理解 -理解什麼是一致性的價值 -內在的理解 -領悟、學習、知識 這是對
今天開始讀麥克懷特所著的《敘事治療的工作地圖》。讀了前言〈開啟夢想的地圖〉與第一章〈外化對話〉。一些感受與理解筆記註記如下。 - 在前言〈開啟夢想的地圖〉的部分,令我非常感動的是,麥克懷特分享了他為何使用「地圖」這個隱喻。 在一般性理解下,使用地圖這個概念是十分易懂且通俗的,就類似一個索引,引
捨不得放下過去?本文分享閱讀心得,以自身經歷與《生命可以隨心所欲,但不能隨波逐流》書中觀點,闡述沈沒成本與方向的重要性,鼓勵讀者理性思考,別讓過去綁架未來,並贈書抽獎。
Thumbnail
安立格-avatar-img
2025/07/10
很勵志的分享👍
小紅臉-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10
安立格 謝謝你~
職場受委屈,該如何自處?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在公職及私人企業都曾遇到不被尊重、善待的處境,決定離職後,反而活得更健康快樂,也更有能力貢獻社會。文章鼓勵讀者,當環境無法善待自己時,更要學會善待自己,離開不適合的工作環境,是通往幸福的起點。
Thumbnail
安立格-avatar-img
2025/07/09
都是選擇,都該是為自己所做的決。想好了,就去做,全力以赴。✌
小紅臉-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10
安立格 沒錯~~決定之後就勇往直前!
  我想先稍微聊聊其中一款當天玩到的遊戲--《黑死城1350》(Bristol 1350)。我不太好定義這款遊戲的類型,它有骰子、也有「陣營」,既像合作遊戲,又不是全員一起勝利。遊戲下來的感覺,和我接觸過的大部分遊戲都不太一樣。雖然當下我沒有特別喜歡,但事後回味起來,卻覺得十分有意思。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