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本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的主編雨果.Hugo,目前和閱讀筆耕每雙週輪值一次編輯,帶你一起回顧本週精選文章(每週一上午 6 點派報)。也歡迎大家一起來「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即時交流。
創作者經濟 IMO 電子報在 GG21(Gitcoin Grants 21)平台的募資頁面上架了!
Gitcoin Grants 可類比為台灣的線上群募平台,但不同的是除了「民眾的注水」,還會有另一塊「配對基金」的分配,分配方式採用平方投票法(看重贊助的人數,而非贊助總金額);只有當 Web3 護照超過某個分數——被視為真實用戶——投出來的票才能帶動「配對基金」的分配。
簡單勾勒操作步驟:
錢包會根據過往交易記錄自動評分,讓你享受更順暢的體驗。
在 GG21 亞洲輪中,每個專案需要等值 3 美元以上 ETH 的贊助,才能帶動「配對基金」分配。視你想贊助幾個專案,儲值對應金額。
其實也可以用其他代幣(OP、DAI⋯⋯)來贊助,不過驅動轉帳的燃料費是 ETH,所以直接為錢包儲值 ETH 比較省事。
例如,這是創作者經濟 IMO 在 GG21 的募資頁面。
購物車可以裝載一個或多個專案,然後一起結帳。
最後跳出錢包請求簽署頁面,按下「簽署」後就大功告成。
🔸 巴黎奧運獎牌設計
🔸 麻省理工 40 年名課:如何表達
🔸 我與 KOL 朋友在 Threads 徵才,看重這些地方
🔸 經營 Threads 的幾個小秘訣 (以及黑暗兵法)
🔸 為什麼明明知道去做就有幫助卻很難做到?
🔹 那些女生應該要有的樣子,而我始終不男不女!
🔹 食堂竟然是我印象最深的場景
🔧 國泰人使用「國泰世華 CUBE App」的觀察、真實體驗
🔧 上推特到底幹什麼?用第一性原理回推
🔧 台灣 Medium 作者開通 Partner Program 賺美金
🌍 比特幣的 21 條規則
🌍 BBC 記者遭遇「殺豬盤」騙局,截圖透露中文線索
舉辦 2024 奧運會的法國,將這些有一百多年歷史遺跡「艾菲爾鐵塔上的原鐵」重新賦予了生命,作為頒發給奧運獲獎運動員金、銀及銅牌上的主要裝飾,更讓這些獎牌具有極高的紀念價值。
在 20 世紀初,大約 135 年前,艾菲爾鐵塔便曾經歷了一次大翻修。 一些舊鐵條被移除,並且一直被精心保存至今,做成 2024 巴黎奧運獎牌中間的鐵片。
這些設計巧思不僅將奧運和法國不僅在文化上,也從古典工藝中都緊緊聯繫在一起,讓人們感受到其中深遠的內涵。
法國把奧運獎牌視為精品在打造,從設計概念感受到法國人的濃厚的藝術氣息與人文精神。
我覺得最有靈魂的當屬獎牌中間那一塊來自於艾菲爾鐵塔的鐵條所鑄成的鐵片,觸碰到了彷彿會在一瞬間抵達艾菲爾鐵塔,這已經完全超脫環保意義,而是深深地把選手與法國緊緊連結,令人不得不佩服法國人的文化底蘊!
【如何開場】
- 不要以笑話開場。
- 給聽眾一個聽完後的承諾。
【如何啟發別人】
- 重要的事情要講三遍。
- 明確劃分自己的內容與他人的不同。
- 適時回頭帶一下重點,拉回注意力。
【技術性細節】
- 挑合適的時間,例如早上 11 點。
- 地點應該燈光充足。
- 粉筆與黑板很好用。
- 手不要插在口袋,也不要放在背後。
- 不要用雷射筆。
- 字絕對不能多。
- 字體最小為 40 級,既清楚也能避免太多。
- 投影片是用來展示概念,不是用來念或看的。
- 適當使用道具有助於聽眾記憶重點。
- 不要找專家排練,因為怎樣他都聽得懂。
【如何激勵聽眾】
- 只要你展現出熱情,聽眾就會感到被啟發。
- 給聽眾一個故事,並帶領他們提問、甚至分析。
【如何說服聽眾】
- 為了工作:分享願景,並說明解決問題的步驟。
- 為了有名:透過理念、故事、口號來打造個人品牌。
【如何結束演講】
- 絕不說「謝謝」,這很像台下的人只是基於禮貌才聽。
- 可以用行動號召作結。
- 或是你終於可以講個笑話。
在影片開場第 54 秒處 Patrick Winston 教授馬上身教,告訴我們什麼是「投影片是用來展示概念,不是用來念或看的」。
他展示一個表達「溝通品質」的函數,裡面的參數有:
而且這三個參數有大有小。
黑板上簡約的元素,卻能勾起這麼多概念,完美示範「投影片是用來展示概念,不是用來念或看的」。
【如何啟發別人】
- 重要的事情要講三遍。
- 明確劃分自己的內容與他人的不同。
- 適時回頭帶一下重點,拉回注意力。
常常我們會試圖在投影片當中塞入很多新的概念,然後分享時就自顧自地講我們想要講的話,殊不知閱聽者的腦袋其實裝不下如此大量的資訊。
我真心覺得教授所言實在是重中之重,這三點絕對是讓閱聽者能夠知道自己真正帶走的是什麼,以及為什麼要聽你講的關鍵點!
- 面試從寄出履歷那一刻就開始了
履歷中不應有錯別字,排版要簡單整齊,是基本要求⋯⋯Email 標題是否符合要求也是考量之一,這件事寫在應徵注意事項第一條,是不容易被忽略的。
- 客製化的履歷能夠展示熱忱
雖然是少數特別優秀的例子,做得到就很容易脫穎而出,同時展現對這份工作的熱忱⋯⋯蕾咪看到這樣的履歷時,給了句評語說:「感覺是能夠使命必達的。」
- 在資歷中展示具體成績
我會建議求職時少說點空話,多換成數據展示,如果成果無法用數字具現化,那就直接貼作品、簡報、文章也好。
- 學歷漂亮不一定是優勢
高學歷應徵者也許可以在面試時特別補強自己對這份工作(特別助理)的期望和決心。
- 面試時表現自信從容即可
最好的態度是自信從容,透露出些許野心,但不能咄咄逼人。
我發現台灣人真的很容易忽略 eye contact 的部分,我是採用線上開 webcam 的方式面試,有人一半以上的時間眼神都在飄來飄去或看底下,不知道是不是跟裝置的位置有關⋯⋯。
員工的人品肯定是最最最重要的!
這是一個就業的「多元入學」時代,真心覺得讚!
我遇過不少公司機關要求「統一規格」的履歷,得進入某個頁面一題一題填答,最後生成一張履歷,這會錯失捕捉「客製化履歷展示熱忱」的面向。
接下來,公司機關必須發展出一套 SOP ,方便在短時間內淘選這些「海量」求職者,很直觀的想法是用學歷篩,學歷普普者很快就被刷下來——但這批人裡面也可能藏著「珍珠」。
不過隨著自媒體、一人公司、遠距離辦公等模式愈來愈興盛,我們找工作的管道也不是只有傳統的那一條路可走;例如我在 Web3 產業「鏈習生 Chainee」的工作,就是循著和本篇文章一樣的「入學管道」為自己贏得一個機會!
不管那個平台,要讓人願意追蹤,除了自己要有料以外,還需要些直覺跟運氣。
- 要當作每篇都是發給陌生人看。事實上也真的會有一堆陌生人看到。
- 勤勞發文,多試幾次拚爆擊。
- 內容要能勾引起注意跟互動,要作球,例如開頭就用問句。
- 多去別人的串文留言,尤其有名的人剛發文的話,越早回應到越有機會蹭到流量。
- 發文要發有價值的內容(情緒價值也算)。
- 別人來留言要回,不要問問題問爽的。
檢視我在 Threads 的發文,有兩篇表現較為突出:
都有附帶超連結,照理說應該要被降低觸及,但有辦法緩解。
方法是,讓超連結指向的內容 vs 串文裡發表的內容「不同」,意思是「不要」把超連結指向的內容,黏貼(或節錄)一份到 Threads。
Threads 喜歡「第一手」的內容(相對於超連結指向的內容而言),最好額外原創一段文字,篇幅不宜過短,並搭配剛剛的 1~6 條小秘訣一起使用。
行為經濟學的經典著作《快思慢想》中,將人大腦的運作方式區分成兩種,分別稱之為「系統一」和「系統二」,分別代表反射性的直覺思考,以及按部就班分析的理性思考。
試著去回想一下,其實我們在做決定時,幾乎都不是運用邏輯、不是按照心意、更不是根據目標或夢想,而是當下的感覺。用康納曼的說法:你在用系統一做決定。
經過訓練的人,懂得運用系統二來做決定,可以很有邏輯的分析自己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以及各種選項的優缺點。
讓你的系統二變得很靠譜,讓它熟練到成為靠譜的系統一,你就可以靠系統一過活,直覺地做出明智決定;有必要的話,還有系統二可以倚靠。一旦你知道這件事,知道自己的感覺是問題所在,那麼你就有機會與能力去對抗它們。
但系統一有個毛病,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就會推給系統二。但系統二沒有經過訓練,也不靠譜,於是大腦的兩個系統都不運作了,所以你會選擇躺平、逃避。
但機制並非不能改變,是可以透過學習與練習來提升能力的。
腦科學的研究指出,學習可以提升系統一與系統二的協作能力,所以當下次抗拒學習的時候,可以告訴自己這正是鍛鍊系統協作能力的機會點!
我們就繼續穿我們喜歡的衣服吧!我們就繼續留著我們覺得舒服長度的髮型!
我們不美、不帥都沒有關係。如果你心裡還有那些因為這些外來的攻擊、嘲諷而在心裡感到受傷而覺得自卑的陰影,去喜歡自己吧!喜歡自己所有的樣子!傷得有多重,就用多少的喜歡去陪伴自己!
性別刻板印象仍深植在許多人的心中,我們或許知道這世界上本來就存在不同性別氣質的人,但卻不一定能夠尊重包容。
就如同文中那位媽媽自以為是糾正小孩,應該稱呼作者爲叔叔才對,結果居然是自己弄錯,當家長在這樣的狀況下表現出驚訝、不知所措,很難想像小朋友長大後會對這樣的族群抱持何種心態。
或許這個社會還需要再多一些時間。
文章讓我想起中學時老師的一句話:顏色跟性別是沒有關係,意思就是指沒有說粉紅色一定是代表女性,男性也可以穿着粉紅色的裝扮。
繼續深入,就是個人的風格和做的事,不一定要跟自己的性別有關係,男生不一定必須工作養家,女生不一定只能照顧好家人子女,很多時候我們自己看順眼就好。
這麽多年,輾轉不同城市,國家,吃飯也很自然地在不同的情景下發生。我的大腦已經選擇性遺忘了很多事,但我印象很深的場景,或是說流程,是學生時代在食堂吃午飯的系列。
老師講課講了什麽都早已在記憶的塵土裏,食堂的菜色卻是由舌尖聯通著大腦,念念不忘。
學生回憶不可缺少的午休時間,跟同學一起吃飯,小賣部(福利社)有如戰場一樣,每一個人都為了趕快買到便當而跑來跑去,這些回憶在離開學校後,真的忘記不了。
有別於許多人從外觀上去討論「國泰世華 CUBE App」的美感⋯⋯我想要善用長期身處傳統金融圈的三個觀察,來看待「國泰世華 CUBE App」產品迭代上的減法美學:
- 手機應用程式數量的減法美學
- 信用卡種類的減法美學
- 回饋系統的減法美學
和 App 無關,周遭持信用卡的朋友分兩大類:
我覺得 CUBE 卡同時捕捉了上面兩種心理,既可以做研究,也可以無腦刷。
身邊一直有朋友說他在用 CUBE 卡(市場覆蓋率高),搞得自己錯失恐懼(FOMO)也趕快弄了一張⋯⋯使用上有困惑很容易找到人問,開啟話匣子,社交必備。
國泰世華銀行這樣的產品戰略方向挺讚!
總的來說,思想的討論、輸出、激辯、吸收再輸出的過程非常重要。對於一個人來說,這就是腦力的增長。
推特的算法很好,可以匹配大量思維同頻的人,這些人的討論和輸入可以對你的思想進行「同頻增強」。比如說,為什麼 Lex Fridman 那麼厲害,因為和他討論的人都是像馬斯克這種天才級別的。
相反,那些與你頻率完全相反或者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還要惡意留言的人,根據第一性原理,全都是雜訊(noise),你必須用愛來屏蔽他們(you must block them with love.)
終於等到這天不用再用美區開通稿費計劃,雖然還是需要 Stripe 收款,但這是一大利好,只能說越早開始用英文創作越早能賺美金!
針對 Michael Saylor 於(2024 年 6 月)BTC Prague 2024 分享「比特幣的 21 條規則」主題,為大家精選其中 11 條做介紹,並搭配註解。
- 規則 1:那些理解比特幣的人會購買它
批評者則只是尚未看明白比特幣革命性的潛力。
一旦「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他們對獲取比特幣的渴望將變得無法阻擋。
閱讀筆耕 🙋:「典範轉移」是一個描述重大變革的詞語,尤其是當一種舊的思維方式/方法,被新的思維方式/方法取代時,通常會改變我們對某個領域(或現象)的基本理解。
- 規則 3:理解比特幣的持續旅程
比特幣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比特幣不僅僅是一個協議或軟體,它是一種經濟、貨幣和意識形態的「病毒」(virus),將繼續擴散並以不可預見的方式影響人類。
閱讀筆耕 🙋:不只是金融圈的東西,這套「去中心化的思想」也在各領域開枝散葉,例如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去中心化科學(DeSci)⋯⋯。
- 規則 4:比特幣由混亂驅動
比特幣在混亂中茁壯成長。
與受「政府、公司和文化的低效和失敗」影響的法定貨幣、股票或房地產投資不同,比特幣受益於「熵」(entropy)。
閱讀筆耕 🙋:有看過電影《天能》(TENET)的朋友們都知道,熵是「秩序的相反」,指的是系統的無序程度或不確定性。
- 規則 5:比特幣是終極價值儲存方案
比特幣是賭場中唯一每個人都能贏的遊戲。
輸掉比特幣遊戲的唯一方法是不參與或過早退出。
隨著時間的推移,比特幣會因其在混亂中的穩定性而超過所有其他投資。
閱讀筆耕 🙋:配置比特幣可以得到「反脆弱性」,風險(黑天鵝)不可預期且遲早會發生,我們必須分散一些資源把受到衝擊的程度降到最低。甚至,如果還可以因此獲益就更為理想。
- 規則 7:比特幣重新定義所有權
比特幣很特別,因為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你可以真正擁有的資產,完全不受外部力量的影響。
其他的財產可能會被沒收、監管或變質,但比特幣的價值只會隨著時間增長,沒有人能奪走它。
閱讀筆耕 🙋:這絕對是貨幣發展史上的「奇點」時刻!真的很不容易,可以同時做到巨大價值的「1. 容易攜帶 2. 變現性高 3. 自行保管 4. 安全存放」就是比特幣了。
- 規則 9:比特幣逃離虛假經濟系統
傳統的金融系統就像一個充滿假數據和錯誤指標的「母體」(Matrix)。
比特幣提供了一個逃離這個虛假世界的方法,讓我們可以在傳統、有缺陷的經濟模式之外保存和增長財富。
閱讀筆耕 🙋:這一定是來自電影《駭客任務》的聯想!
- 規則 10:只有需要的人才會理解
不是每個人都理解比特幣,因為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理解。
那些對現有系統感到滿意的人沒有必要立即理解比特幣。
是那些面臨經濟不穩定或困境的人,才會看出比特幣的真正價值。
閱讀筆耕 🙋:居安思危。
- 規則 12:橙色藥丸
Michael Saylor 將比特幣描述為過去那些有毒經濟系統的解藥。
他創造了「橙色藥丸」這個詞,來表示比特幣在淨化資本和貨幣系統方面的變革力量。
閱讀筆耕 🙋:再一次!來自電影《駭客任務》的聯想。
- 規則 13:支持比特幣,不是反對法幣
Michael Saylor 主張推廣比特幣,而不是反對法定貨幣。他強調,支持比特幣並認識到它的優越品質,比單純批評法定貨幣系統更有效。
閱讀筆耕 🙋:透過積極參與,帶著善意——而不是充滿敵意——來教育和轉化懷疑者。
- 規則 16:你不能改變比特幣
Michael Saylor 強調,比特幣是一種強大、去中心化的力量,個人無法改變它。
相反地,人們應該適應比特幣。
他把那些試圖改變比特幣的人,比喻為試圖教鷹如何飛翔,強調這樣的努力是徒勞無功的。
閱讀筆耕 🙋:如果趨勢擋不住,那就順勢踩在浪尖上吧!
- 規則 20:不要分散投資
在 Michael Saylor 看來,分散投資意味著賣掉一個贏家資產(比特幣)來購買次級資產。
他認為,只有在極端情況下才應該賣掉比特幣,否則應保持持有,以從其長期增長中受益。
閱讀筆耕 🙋:已故的投資大師查理蒙格也是集中投資(他認為「分散投資」簡直是胡說八道)的實踐者,儘管他對比特幣資產的觀點和我們不同。
電子報的最末,要向你預告 8 月 20 日(二)晚上八時的【創作者經濟 IMO】線上語音活動。
GGbear 可能是我在幣圈裡認識最良善耿直的人!
新的一期【創作者經濟 IMO】線上語音活動,邀請到《加密城市》熱血編輯 GGbear,他也是一位鏈上數據分析好手。
有請 GGBear 為我們分享幣圈「資料庫檢索 & 應用」專題,他靠著這套方法,精確掌握到前陣子(2024 年 6 月) ZK 代幣空投門檻,最後拿到了價值 6000 美元的 ZK 代幣。
不過 GGbaer 之所以會熱衷投入幣圈基本面的研究,背後有一段令人動容(勵志)的故事,也呼應了他的良善耿直,容我先賣個關子,咱們語音活動見!
❍ 時間:2024/08/20(二)20:00(時長約 1 小時)
❍ 地點:Google Meet
❍ 主持人:閱讀筆耕 Leo
❍ 嘉賓:鬆餅兔 GGBear
You must block them with love.
——Lex Fridman
浩瀚的區塊鏈世界不是只有比特幣而已,如果你想要有系統地學習這些知識,並且不受人數、時間、場地(海外地區朋友敲碗已久)的限制,不妨研究看看(加密貨幣課程怎麼選?),報名《鏈習生》平台這門新手友善的線上課程:
另一門課重視實戰,由美國私募基金分析師領軍的專業幣圈投資顧問團隊「呢喃貓」手把手帶大家從已習得的知識基礎上,把一身的武功實際運用出來。
不論你是完全零基礎的投資小白,或是希望提升獲利能力的新手,都是最適合這些課程的學員;還可以在學員專屬 LINE 社群即時交流,閱讀筆耕也在群裡,歡迎前來與我相認喔!😊
結帳時輸入【創作者經濟 IMO】專屬優惠碼「IMO300」,都可以折減 300 元,讓我們在 Web3 世界裡一起成長學習,還要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