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老同事群組的例行聚會,幾位夥伴(包括我)都有「自己近來好像沒有做出什麼成果,不免有點焦慮」的類似感受,彼此想法交流如下:
• 人本來就有「對現況不滿足」的傾向,也是我們之所以會成長與進步的動力,但就像《重啟人生》裡提到的「成功跑步機」一樣,是停不下來的遊戲。
• 對於已經獲得的成果會麻木,今年投報率10%覺得很不錯,但之後也許覺得10%太普通了,應該要更高才像樣。
• 受到社群媒體「曬成果」的影響:例如讀完一本書必須要寫篇分享文,否則好像沒讀過。
• 認為做每件事如果沒有產生一個具象的「成果」「結果」,就說不上是收穫、有完成。
• 用未必適合自己的衡量方式(例如流量、人氣、金錢價值)來界定自己成績,原因之一是自己還不清楚自己要什麼跟應該如何衡量。
• 習慣用嚴格的標準看待自己,用自己的開端和他人的成熟期做比較。
• 明明已經做了很多事,但總覺得還有那個、那個需要做,忘了自己每天也只有24小時。
我自己的感受是,這樣的焦慮如果能讓自己開始自問「為什麼會這樣想?」,會是自我覺察的好機會。漸漸的在不同的事情上,要能夠有「這樣,就好」的安然自得。雖然,也還是常會質疑自己是不是太不思進取了,這就是自己要持續去追求的平衡吧。
各位格友你是否有類似的焦慮?你會如何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