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有過很多次同一件事,以為自己懂了,結果過了一段時間後,發現之前的自己其實還能進得更深。
以為摸透了、了解了原因、解決了的,沒想到,原來那還不是全部。
就像剝洋蔥一樣,可是我完全不知道哪裡才是盡頭,大蒜你在哪啊?
皮都快剝完了,還是皮還沒剝完啊?洋蔥、大蒜,告訴我吧!
順便談談最近體悟到的一件事。
#做錯
最近回看自己以前某一段時間紀錄打的東西,發現原來之前有接收到,但是我完全忘了。
具體來講就是,我嘗試做好,因為我覺得這個會影響我在別人心中的印象,不希望失分,也不想讓人失望。
於是,我當然就只能做到我認為的,最好該怎麼做,不過,這倒不是一件需要用力的事。
/而是思維的對錯/
思維對,就會做的對,這之外就是精細程度差異吧~
我當時真的覺得我那麼做,是對的。
然而,答案揭曉時,原來我大錯特錯。
這裡很想感嘆一件事,就是有的人他不是直接說你做錯了,也沒有公開回答該怎麼做。
我自己覺得人生很多都是思維、認知差異,但最底層的是你這個人和你的原先可塑性,也就是很多事不是對錯,而是該怎麼做。
但是該怎麼做背後,思維、認知才是答案。
他是用其他同性質的事,去談論、帶出思考,真心佩服。但更好奇的,是萬一我們聽不出來呢?
好吧,可能就是,自己去悟吧~
聽到我的做法像神經病的時候,真心很想笑,我自己也覺得自己很好笑。
但是也因為這一次經驗,改變了我對於“犯錯”的想法。
我想做事從來要的不是你一次做對,給你一次去做、嘗試的練習,其中就包含了一個空間。
重點是從中學習到,怎麼樣做,不需要一次就做對。沒做對也不會改變一個人對你的印象分,學習、實踐的過程,就是認知鋪墊的,再厲害的人,也會需要試錯的空間。
更多時候,其實我們從沒做錯。
一切都帶領我們體驗其他。
最可怕的,毫無察覺的,還是當我們為了避免做錯而不去做、縮在確定是對的區域,和不去嘗試會做錯的可能。
那樣的話,只是在原地踏步,可是我們害怕那未知以外,因為沒試過,或曾試過不好的經驗,所以害怕啊…
踏出舒適圈不是必須,允許嘗試時的犯錯,才能讓我們真的走得更高更遠。
共勉之。
還有我想法改變了。
我決定九月跟十月的會免費公開。
大家不要吝嗇,多來看看!!!!!
十月還有1~2篇!!等你呦~要來呦>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