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前的今天,那是臺灣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刻之一,卻也是臺灣最好的時刻。
1970年代時值國民黨政府高壓統治的戒嚴時代,人們參與和談論政治的自由被無情壓迫。但在那樣的時代,自稱民主世界一員的國民黨政府仍有限度地舉行選舉作為民主樣板,這也成了異議人士衝撞體制的突破口。政治菁英透過一次次的選舉累積起人脈與能量,創辦雜誌社提供市井小民民主論述,為那個戒嚴時代點亮了一點光。
不過獨裁政權無法容下日益茁壯的民主新芽,透過檯面下的暴力威脅異議人士。但當時作為民主運動核心之一的美麗島雜誌社仍堅持於國際人權日舉行遊行及演講,訴求民主與自由。然而在從服務處遊行到新興分局前的圓環過程中發生警民衝突,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在事件後藉故大舉逮捕黨外人士,將單純的警民衝突升高到叛亂罪起訴進行軍事審判。為了無中生有製造叛亂罪的證據,辦案人員用盡各種刑求與逼供手段,捏造黨外人士與北京共謀、海外臺獨共謀武力顛覆政府的假象。
或許是獨裁者過於自信,想藉由審判殺雞儆猴,竟然破天荒地公開以往秘密進行的軍事審判,且並沒有箝制媒體的報導內容。美麗島大審因此獲得島內外極高的關注度,間接對政府造成壓力。面對公開審判造成輿論的反效果,獨裁政權卻在大審期間犯下林宅血案及江南案,再次震驚海內外社會。然而,獨裁者的暴力赤裸裸地展現在全民眼前,臺灣人民並沒有退卻,而是堆起一波波的民主浪潮,最後淹沒威權的高牆。
戒嚴對臺灣來說是最黑暗的詞彙,更是一段沉重的歷史,不應輕言重返的時代。但在這個最黑暗的時代中,美麗島事件卻用苦難為臺灣的民主帶來轉機,如同今日佇立在事件現場的高雄捷運美麗島站出入口《祈禱》光塔一樣,為民主帶來光芒。近期韓國的戒嚴風波展現了韓國的民主社會韌性,希望臺灣人也能記住美麗島事件中的血淚,意識到民主不是來自獨裁者幡然悔悟的施捨,而是社會的每一個人透過一次次的行動爭取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