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林業交通與記憶

10公開內容

臺灣大約有六成左右的面積都被森林所覆蓋,從晚清以來社會便不斷向森林開發,從中獲取足以支撐國家的龐大利益。在「林業交通與記憶」專題中,除了探訪過去的伐木林區與聚落,更藉由實地踏查尋找遺落的林業鐵道等交通路線,看過去的人如何在地形複雜的山地中生活。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聯絡羅東和太平山山腳的土場之間的羅東森林鐵道早在1979年便配合太平山林場結束伐採作業而宣告停駛。隨著宜蘭的觀光發展,對這條鐵路的復駛引起了廣泛討論。本文由探訪蘭陽溪河床,尋找正在保存下來的土木構造物:隧道開始。文章中詳細描述了路線的踏查,隧道的地理位置,以及一些歷史背景。
Thumbnail
提到林業鐵道,大多數人直覺都會想到阿里山那長達70多公里的登山本線和多條林內支線,但鐵道運材不只是阿里山的專利,位於宜蘭的太平山林場也曾是使用鐵道運材的林場之一。雖然這條鐵道早在1979年就已停駛,不過即便經過四十多年的時間,沿線尚有部分遺跡留存,這趟旅程就讓我們從天送埤到土場的車站開始吧!
Thumbnail
太平山林場進入新太平山時代後,雖然大量使用堀田式索道做為山地運材的設備,但山地運材軌道仍是相當重要的運輸系統。這些運材軌道多半隨著伐木結束與林場轉型而消失,只剩下見晴線與茂興線的舊線跡是易於一般人親近的。太平山之旅的第二天我來到了茂興線,繼續尋找太平山運材軌道的舊線跡,以及體驗名聞遐邇的蹦蹦車。
Thumbnail
太平山林場在1937年轉移到新太平山之後,大量使用1925年發明的堀田式索道來跨越落差極大的地形。雖然太平山的山地鐵道系統規模遠遠不及阿里山,但以新太平山為中心仍發散出多條運材軌道,留存至今的包括見晴線和茂興線,這篇文章就先來拜訪人氣極高、迷霧當中的見晴線吧!
Thumbnail
花蓮的鯉魚潭在政府的宣傳推波助瀾下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欣賞山光水色,或是搭船遊湖,成為當地的知名觀光景點。不過在湖的南側卻有一處遠離塵囂的遊樂區,不只是收藏了各地林業鐵道的車輛,還有最平易近人的運材索道遺跡,這裡過去曾是木瓜山林場轉運重鎮,今日則是林業署轄下的「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
Thumbnail
時序進入秋季,臺灣的各個高山地區都陸續進入楓葉季,為一整年蓊鬱的山頭增添了點橘紅色。在楓葉季我幸運地搶到太平山莊的一個背包客床位,於是計畫了一趟搭客運到太平山森林遊樂區的兩天一夜旅程。但除了飽覽高山楓葉景緻之外,曾經是臺灣三大官營林場之一的太平山也留下了豐富的林業文化資產,例如本文的太平山俱樂部。
Thumbnail
阿里山林鐵本線自2008年中斷至今已經15年,期間還遭遇八八風災(2009年)與杜鵑颱風(2015年),讓路線全通的希望一再破滅。讓路線全通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在前述的後兩次風災中一再發生大坍方的屏遮那前後路段。趁著上山拍火車的機會,場長走訪了從過去到現在都頗為神秘的屏遮那車站,記錄下今日的現況。
Thumbnail
位於塔山東側的塔山裏線有著許多神秘傳說,有人說裏頭埋藏著黃金,也有人說藏著阿里山林鐵下落不明的蒸汽火車。藉著阿里山林鐵處舉辦《再建祝山─祝山車站改建紀念活動》的機會,時光土場與長期合作夥伴《鐵道情報》便一同上山進行踏查,接下來就跟著場長的腳步一揭阿里山林鐵廢棄路線的神秘面紗。
Thumbnail
近年來,行政院積極推動開放山林政策,大幅簡化了入山手續,越來越多人往山上出發。昔日被中國遊客塞滿的阿里山在外國人來不了之下,今日則被大量的國內遊客取而代之。要說阿里山眾多景點中最受歡迎的「秘境」景點,大概非眠月線莫屬!在出發前往這段秘境鐵道跡之前,不妨跟著場長的腳步來神遊這段秘境吧!
Thumbnail
阿里山林業鐵道被稱作是台灣的國寶級鐵道,除了從平地到高山72公里的盤山展線之外,還有美國以外仍可動態運轉的Shay蒸汽機車。在阿里山的木材運輸歷史中,以鐵道作為運輸主力,甚至分岔出多條支線,可說是相當有趣的地方。因此這次趁著追火車的空檔,場長我就跑去踏查了一段當年的林內鐵道。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