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定了-Think with Dean
avatar-avatar
Dean Chen 皓群
發佈於閒聊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src

分享一下最近看的Youtube《或許我們終將平庸,但不該放棄抵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8l3T1op4Jc&t=5s
裡面的內容是有關於個人成長的見解

這個主題顯示出現代人有一個潛在信念是「成長是人的天性」
當我們把成長與平庸(不成長)放在一起對比時
成長=正向、平庸(不成長)=負向
因此才會產生出過去「我想成長但現在我辦不到」的内耗心境
但這個「追求成長」的風潮
卻是工業化時代所帶來的新型思維

過去的「個人成長」所著重的是「個體的思辨」
即是思考個人與社會與命運的關係
而現在所說的「個人成長」絕大多都是受資本主義影響的「物質目標」
要賺多少錢啊、要升遷啊、掌握多少技能啊等等
但資本是結果導向的
就像是影片中一次次面試失敗的面試者一樣
許多人們在「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得到實質的「物質結果」
導致他們產生內在拉扯與懷疑
認為自己就是一個沒用的平凡人
但這個結果導向的思維
正是現在社會所設下的成長陷阱

如果我們總是用職業、績效、薪水、獎項等量化成長
來評斷我們的成長結果
只會導致我們對於個人成長的狀態逐漸失焦
這樣的賽局制度
會讓獲勝者得到一種「成長錯覺」
也讓落敗者產生「成長無效]的思想
更讓許多不追逐「資本賽道的成長者」被貼上「甘於平庸」的標籤
因此,我們或許要回到原點思考
「成長本身到底是不是一場資本賽局?」

成長的本質是「知其所不知、思其所不解」
是一種自我探索的過程
當你更了解一部分你不了解的領域
你就在成長的過程之中
既然如此,成長的反向或許不該是「趨於平庸」
而是每天像機器人一般、沒有思考與覺知的「機械式的人生」
因此,就像吉米說的一樣
學習「活在當下」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社畜逃脫筆記(小倉鼠)-avatar-img
社畜逃脫筆記(小倉鼠)和其他 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Dean Chen 皓群
發佈於閒聊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src

分享一下最近看的Youtube《或許我們終將平庸,但不該放棄抵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8l3T1op4Jc&t=5s
裡面的內容是有關於個人成長的見解

這個主題顯示出現代人有一個潛在信念是「成長是人的天性」
當我們把成長與平庸(不成長)放在一起對比時
成長=正向、平庸(不成長)=負向
因此才會產生出過去「我想成長但現在我辦不到」的内耗心境
但這個「追求成長」的風潮
卻是工業化時代所帶來的新型思維

過去的「個人成長」所著重的是「個體的思辨」
即是思考個人與社會與命運的關係
而現在所說的「個人成長」絕大多都是受資本主義影響的「物質目標」
要賺多少錢啊、要升遷啊、掌握多少技能啊等等
但資本是結果導向的
就像是影片中一次次面試失敗的面試者一樣
許多人們在「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得到實質的「物質結果」
導致他們產生內在拉扯與懷疑
認為自己就是一個沒用的平凡人
但這個結果導向的思維
正是現在社會所設下的成長陷阱

如果我們總是用職業、績效、薪水、獎項等量化成長
來評斷我們的成長結果
只會導致我們對於個人成長的狀態逐漸失焦
這樣的賽局制度
會讓獲勝者得到一種「成長錯覺」
也讓落敗者產生「成長無效]的思想
更讓許多不追逐「資本賽道的成長者」被貼上「甘於平庸」的標籤
因此,我們或許要回到原點思考
「成長本身到底是不是一場資本賽局?」

成長的本質是「知其所不知、思其所不解」
是一種自我探索的過程
當你更了解一部分你不了解的領域
你就在成長的過程之中
既然如此,成長的反向或許不該是「趨於平庸」
而是每天像機器人一般、沒有思考與覺知的「機械式的人生」
因此,就像吉米說的一樣
學習「活在當下」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社畜逃脫筆記(小倉鼠)-avatar-img
社畜逃脫筆記(小倉鼠)和其他 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