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Top 5
1
【學習雜感】助人工作者NLP專業執行師國際文憑認證課程——創造現實與內在世界的連結
2
音樂與科學--像鍛鍊肌肉一樣鍛鍊專注力,大腦是你的24小時教練 Vol. 4
3
音樂與科學——突破流體智力發展的極限,打造自己無極限的跨欄比賽 Vol. 5
4
【人生雜感】我們是否也都在某些時候,成為了生命中的非自願個案?
5
理解自己的開始,才是理解世界的開始——關於蓋洛普測驗「關聯」優勢
1
【學習雜感】助人工作者NLP專業執行師國際文憑認證課程——創造現實與內在世界的連結
2
音樂與科學--像鍛鍊肌肉一樣鍛鍊專注力,大腦是你的24小時教練 Vol. 4
3
音樂與科學——突破流體智力發展的極限,打造自己無極限的跨欄比賽 Vol. 5
4
【人生雜感】我們是否也都在某些時候,成為了生命中的非自願個案?
5
理解自己的開始,才是理解世界的開始——關於蓋洛普測驗「關聯」優勢
人生百寶袋
【學習雜感】助人工作者NLP專業執行師國際文憑認證課程——創造現實與內在世界的連結
雖然對於NLP的概念,之前有陸續在庭韶老師的其他課堂上聽過,但實際加入NLP專業執行師訓練的課程,理解完整的理論發展、概念與應用,仍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無論是對於人性的多元觀點、與自己同在與安頓身心的方式,操作上都不困難,但重要的反而是心態的調整,以及如何讓自己在有覺察的前提下,達到身、心、腦合作
2025/06/24
3
理解自己的開始,才是理解世界的開始——關於蓋洛普測驗「關聯」優勢
新年的一開始,新聞上多是台灣各地知名的宮廟抽出的國運籤,每一支籤都好像在揭示著國家一年的運勢,或是乘載著信眾的期待。也因為是新的一年,也讓人有著可以擺脫一些不愉快,而能在接下來的日子有不同的盼望。
2025/01/29
3
【人生雜感】我們是否也都在某些時候,成為了生命中的非自願個案?
在輔導與諮商的領域中,非自願個案通常是指自覺不需要專業協助,卻被強制安排接收輔導與諮商的當事人。此種關係,因非基於當事人主動求助,也通常帶有體制與權力的控制,常見的案例像是性侵與家暴事件的加害人、被伴侶或是家人勸來或送來的成人或孩子。
2024/02/25
6
【人生雜感】那些應該與如果⋯⋯
小時候學英文時,學到西方文化中,碰到有人送禮時,不像華人會小心翼翼地收下,之後再打開來。在西方文化中,收禮人不但會當場打開禮物,用當下的驚喜反應作為送禮人的即時回饋,也有人會說“You shouldn’t have” (你太客氣了/讓你破費了)作為口頭回饋。你的話是別人引頸期盼還是寧可不收的禮物呢?
2024/02/14
5
音樂與科學——可複製的結果可能騙了你?但你的身體記憶不會 Vol. 8
最後一堂課「科學化練琴」,余博士也開宗明義地講,這應該是最後一次他在公開課中主要以學習音樂的主軸來談這門課,原因在於他發現公開課的受眾,大部分的人都來自非音樂領域,因此他也會把後續的線上課,往更通識與更領域普及的方式去設計。
2023/06/09
11
音樂與科學——筆記與思考並行,學習是一輩子的習慣 Vol. 7
第七堂課主題是「筆記與思考」,余博士先以他年輕時剛到美國時當小留學生週末去打工賣熱狗的例子開始,從一開始學會怎麼加熱熱狗,一直到做出各式口味的客製化熱狗,並熟練地應付不同客人的需求,這其實就是一段從新手到熟手的學習歷程。從嬰兒時期到成人獨立時期,我們大量地依賴家長和身邊的環境進行學習
2023/06/07
9
音樂與科學——掌握你的情緒,你的表現即為情緒的化身 Vol. 6
第五堂課「掌握你的情緒」余博士先以一個他之前返國教書時碰到的學生的案例開始,那位學生在反覆練習同一首曲子三次後,因為一直達不到自己理想的表現而落淚;余博士觀察到學生面對挑戰與挫敗的反應,也跟學生分享自己曾經練習同一首曲子30多次,仍未達到自己理想的水準。
2023/05/28
9
音樂與科學——突破流體智力發展的極限,打造自己無極限的跨欄比賽 Vol. 5
流體智力與晶體智力孰優孰劣?天才只能小時了了嗎?在第四堂音樂與科學課,主題是「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與「晶體智力」(crystalized intelligence)。課程一開始,余道昌博士以20世紀最偉大的小提琴家之一曼紐因(Yehudi Menuhin)為例
2023/05/25
11
音樂與科學--像鍛鍊肌肉一樣鍛鍊專注力,大腦是你的24小時教練 Vol. 4
你有可以有多專注,取決於你可以多不分心? 在記憶之後,就是專注力的探討。記憶是影響我們做些什麼,而專注力是我們如何做和做多少。專注力會受到分心、睡眠不足、運動不足、飲食習慣和環境因素的影響。
2023/05/07
17
音樂與科學——從重建記憶到建立自己的記憶宮殿 Vol. 3
在音樂與科學的第三、第四堂課,余道昌博士分別從視覺與聯想、由上而下的神經迴路學習方式兩個主題出發,帶領同學去探索自己的視覺與記憶的連結,以及回溯甚至是學習重建自己的學習方式。首先,從你是怎麼記憶的開始?
2023/05/07
8
查看更多
【學習雜感】助人工作者NLP專業執行師國際文憑認證課程——創造現實與內在世界的連結
雖然對於NLP的概念,之前有陸續在庭韶老師的其他課堂上聽過,但實際加入NLP專業執行師訓練的課程,理解完整的理論發展、概念與應用,仍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無論是對於人性的多元觀點、與自己同在與安頓身心的方式,操作上都不困難,但重要的反而是心態的調整,以及如何讓自己在有覺察的前提下,達到身、心、腦合作
2025/06/24
3
理解自己的開始,才是理解世界的開始——關於蓋洛普測驗「關聯」優勢
新年的一開始,新聞上多是台灣各地知名的宮廟抽出的國運籤,每一支籤都好像在揭示著國家一年的運勢,或是乘載著信眾的期待。也因為是新的一年,也讓人有著可以擺脫一些不愉快,而能在接下來的日子有不同的盼望。
2025/01/29
3
【人生雜感】我們是否也都在某些時候,成為了生命中的非自願個案?
在輔導與諮商的領域中,非自願個案通常是指自覺不需要專業協助,卻被強制安排接收輔導與諮商的當事人。此種關係,因非基於當事人主動求助,也通常帶有體制與權力的控制,常見的案例像是性侵與家暴事件的加害人、被伴侶或是家人勸來或送來的成人或孩子。
2024/02/25
6
【人生雜感】那些應該與如果⋯⋯
小時候學英文時,學到西方文化中,碰到有人送禮時,不像華人會小心翼翼地收下,之後再打開來。在西方文化中,收禮人不但會當場打開禮物,用當下的驚喜反應作為送禮人的即時回饋,也有人會說“You shouldn’t have” (你太客氣了/讓你破費了)作為口頭回饋。你的話是別人引頸期盼還是寧可不收的禮物呢?
2024/02/14
5
音樂與科學——可複製的結果可能騙了你?但你的身體記憶不會 Vol. 8
最後一堂課「科學化練琴」,余博士也開宗明義地講,這應該是最後一次他在公開課中主要以學習音樂的主軸來談這門課,原因在於他發現公開課的受眾,大部分的人都來自非音樂領域,因此他也會把後續的線上課,往更通識與更領域普及的方式去設計。
2023/06/09
11
音樂與科學——筆記與思考並行,學習是一輩子的習慣 Vol. 7
第七堂課主題是「筆記與思考」,余博士先以他年輕時剛到美國時當小留學生週末去打工賣熱狗的例子開始,從一開始學會怎麼加熱熱狗,一直到做出各式口味的客製化熱狗,並熟練地應付不同客人的需求,這其實就是一段從新手到熟手的學習歷程。從嬰兒時期到成人獨立時期,我們大量地依賴家長和身邊的環境進行學習
2023/06/07
9
音樂與科學——掌握你的情緒,你的表現即為情緒的化身 Vol. 6
第五堂課「掌握你的情緒」余博士先以一個他之前返國教書時碰到的學生的案例開始,那位學生在反覆練習同一首曲子三次後,因為一直達不到自己理想的表現而落淚;余博士觀察到學生面對挑戰與挫敗的反應,也跟學生分享自己曾經練習同一首曲子30多次,仍未達到自己理想的水準。
2023/05/28
9
音樂與科學——突破流體智力發展的極限,打造自己無極限的跨欄比賽 Vol. 5
流體智力與晶體智力孰優孰劣?天才只能小時了了嗎?在第四堂音樂與科學課,主題是「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與「晶體智力」(crystalized intelligence)。課程一開始,余道昌博士以20世紀最偉大的小提琴家之一曼紐因(Yehudi Menuhin)為例
2023/05/25
11
音樂與科學--像鍛鍊肌肉一樣鍛鍊專注力,大腦是你的24小時教練 Vol. 4
你有可以有多專注,取決於你可以多不分心? 在記憶之後,就是專注力的探討。記憶是影響我們做些什麼,而專注力是我們如何做和做多少。專注力會受到分心、睡眠不足、運動不足、飲食習慣和環境因素的影響。
2023/05/07
17
音樂與科學——從重建記憶到建立自己的記憶宮殿 Vol. 3
在音樂與科學的第三、第四堂課,余道昌博士分別從視覺與聯想、由上而下的神經迴路學習方式兩個主題出發,帶領同學去探索自己的視覺與記憶的連結,以及回溯甚至是學習重建自己的學習方式。首先,從你是怎麼記憶的開始?
2023/05/07
8
查看更多
討論區
你曾經接受過心理諮商嗎?你的諮商體驗是⋯⋯?
共 123 字
2024/02/01
4
1
你曾經接受過心理諮商嗎?你的諮商體驗是⋯⋯?
共 123 字
2024/02/01
4
1
心理時空旅人
【關於心理諮商】那些交換著心事與人生不安與不堪的時刻——你懂,我懂的,我懂,你懂的
關於心理諮商,有許多人比喻像是跟樹洞傾吐,像是定期做心靈的保養或是重訓。在成為來談者或心理師之前,每個人或許都先是個人,先有了自己,有了與他人的關係,也才有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結。
2024/09/24
3
【關於心理諮商】為什麼你需要另一雙眼睛,幫你看清楚這個世界?
關於心理諮商,網路上已經有許多文章在說明為什麼人需要諮商?諮商有什麼好處?諮商跟聊天為什麼不一樣?怎麼選擇心理師跟諮商所?但若真的進到諮商關係當中,有許多人或許對於自己跟諮商會有更多問題,包括,為什麼需要心理師這樣的角色幫忙自己梳理問題?這些事情身邊的人不能做嗎?心理師為什麼幫得上我? 在職場
2024/07/28
3
【心理諮商】 關於那些聽起來有點酷的事情⋯⋯
當跟同事說要離職去唸書時,同事的起手式通常是:「蛤~為什麼?這麼突然?」、「你要去哪裡?」 那種感覺就彷彿,你本來以為身邊的同事就像跟你同一班車的乘客一樣,都要前往同一個或是類似的目的地。甚至是在有人提早下車時,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搭錯車?或是忙著檢查自己手上的車票,確認自己還在正確的路途上。 當
2024/02/01
6
涵容還是適應?——當多元文化成為顯而易見的日常
有日到一家小吃店用餐,隔壁桌進來了一位看起來應該是在附近工地工作的年長男子,黑色的運動服上沾了白色的油漆,黝黑的手連手掌上也有一大塊白色的油漆,感覺像是工作告一段落來用餐休息一下。當店員招呼他坐下給他菜單時,他瞄了桌上的菜單一眼用閩南語跟店員說:「我看唔~」
2023/03/04
7
當你漂流到荒島,你想帶著誰一起?——會是你的心理師嗎?
許多假想問題,都會嘗試著把我們的思考界限和情緒界線推到極致,而荒島問題可能就是一個。原本的問題是,如果你漂流到荒島上,只能選三個東西帶著,你會帶什麼?有人會帶手機(可能只能用不到一天?)、筆記本、唱片或書,有人會帶著對自己有紀念價值的東西,讓自己在荒島上的生活不會那麼絕望。
2023/02/22
6
談集體學習焦慮——怎麼樣才能不落後?落後的人可以是我嗎?
在諮商學習與實習社群裡,時不時會有人在交換講座或是課程資訊,或是有不少研究參與者徵求文還是實習心理師帶領團體徵求參與者的文章。剛好近日也有在社群看到有人提問申請學校準備書審資料時,若沒有太多參與團體或是工作坊的經驗,看起來資料似乎太少,但參加工作坊有許多又所費不貲,感到有些困擾。
2023/02/21
7
人生大哉問——你為什麼活著?你為什麼想唸心理諮商?
從決定要踏入心理諮商領域,準備推甄或是面試,甚至是面對許久不見的朋友,在說明自己為什麼要踏入一個全然陌生的領域時,總會問到這101個問題——「你為什麼想唸心理諮商?」
2023/02/20
6
【關於心理諮商】那些交換著心事與人生不安與不堪的時刻——你懂,我懂的,我懂,你懂的
關於心理諮商,有許多人比喻像是跟樹洞傾吐,像是定期做心靈的保養或是重訓。在成為來談者或心理師之前,每個人或許都先是個人,先有了自己,有了與他人的關係,也才有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結。
2024/09/24
3
【關於心理諮商】為什麼你需要另一雙眼睛,幫你看清楚這個世界?
關於心理諮商,網路上已經有許多文章在說明為什麼人需要諮商?諮商有什麼好處?諮商跟聊天為什麼不一樣?怎麼選擇心理師跟諮商所?但若真的進到諮商關係當中,有許多人或許對於自己跟諮商會有更多問題,包括,為什麼需要心理師這樣的角色幫忙自己梳理問題?這些事情身邊的人不能做嗎?心理師為什麼幫得上我? 在職場
2024/07/28
3
【心理諮商】 關於那些聽起來有點酷的事情⋯⋯
當跟同事說要離職去唸書時,同事的起手式通常是:「蛤~為什麼?這麼突然?」、「你要去哪裡?」 那種感覺就彷彿,你本來以為身邊的同事就像跟你同一班車的乘客一樣,都要前往同一個或是類似的目的地。甚至是在有人提早下車時,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搭錯車?或是忙著檢查自己手上的車票,確認自己還在正確的路途上。 當
2024/02/01
6
涵容還是適應?——當多元文化成為顯而易見的日常
有日到一家小吃店用餐,隔壁桌進來了一位看起來應該是在附近工地工作的年長男子,黑色的運動服上沾了白色的油漆,黝黑的手連手掌上也有一大塊白色的油漆,感覺像是工作告一段落來用餐休息一下。當店員招呼他坐下給他菜單時,他瞄了桌上的菜單一眼用閩南語跟店員說:「我看唔~」
2023/03/04
7
當你漂流到荒島,你想帶著誰一起?——會是你的心理師嗎?
許多假想問題,都會嘗試著把我們的思考界限和情緒界線推到極致,而荒島問題可能就是一個。原本的問題是,如果你漂流到荒島上,只能選三個東西帶著,你會帶什麼?有人會帶手機(可能只能用不到一天?)、筆記本、唱片或書,有人會帶著對自己有紀念價值的東西,讓自己在荒島上的生活不會那麼絕望。
2023/02/22
6
談集體學習焦慮——怎麼樣才能不落後?落後的人可以是我嗎?
在諮商學習與實習社群裡,時不時會有人在交換講座或是課程資訊,或是有不少研究參與者徵求文還是實習心理師帶領團體徵求參與者的文章。剛好近日也有在社群看到有人提問申請學校準備書審資料時,若沒有太多參與團體或是工作坊的經驗,看起來資料似乎太少,但參加工作坊有許多又所費不貲,感到有些困擾。
2023/02/21
7
人生大哉問——你為什麼活著?你為什麼想唸心理諮商?
從決定要踏入心理諮商領域,準備推甄或是面試,甚至是面對許久不見的朋友,在說明自己為什麼要踏入一個全然陌生的領域時,總會問到這101個問題——「你為什麼想唸心理諮商?」
2023/02/20
6
心理師。心裡詩
Lost & Found 失物招領
每個失物都曾經有主 總被預設只是短暫遺失 每個有主物都等待被領回 直到沒人出現 直到時間經過夠久 當失物成為無主物 失物不再等待招領 失物也不再屬於任何人
2024/08/05
2
好久。不見。
時空的交會,在歷史長河中只有一瞬, 在那一瞬,我們的語言和思想得以共鳴, 好比天線對到基地台,也只有在那刻,我們讀出彼此的訊號 當時空再度移動,人生的境遇也彼此分離, 那些遺落在時間軌道的片段, 沒有人刻意拾起,也沒有人刻意遺忘, 就是不見了。
2024/03/16
5
告別。旅程
“This service terminates here. Please alight at once.” 終點又變起站, 窗外風景像是縮時電影, 快過眨眼瞬間的畫面, 快轉再重複,重複再快轉 旅程之所以是旅程, 因為心中總有個終點
2023/10/15
10
11:45 的友善食光
午夜前的她, 像是熟食架上, 被烤箱溫暖蒸發掉滋潤的番薯, 電鍋裡醬油滲進蛋殼每道裂縫,黝黑過熟的茶葉蛋, 沒有夾子願意垂青
2023/10/01
4
Lost & Found 失物招領
每個失物都曾經有主 總被預設只是短暫遺失 每個有主物都等待被領回 直到沒人出現 直到時間經過夠久 當失物成為無主物 失物不再等待招領 失物也不再屬於任何人
2024/08/05
2
好久。不見。
時空的交會,在歷史長河中只有一瞬, 在那一瞬,我們的語言和思想得以共鳴, 好比天線對到基地台,也只有在那刻,我們讀出彼此的訊號 當時空再度移動,人生的境遇也彼此分離, 那些遺落在時間軌道的片段, 沒有人刻意拾起,也沒有人刻意遺忘, 就是不見了。
2024/03/16
5
告別。旅程
“This service terminates here. Please alight at once.” 終點又變起站, 窗外風景像是縮時電影, 快過眨眼瞬間的畫面, 快轉再重複,重複再快轉 旅程之所以是旅程, 因為心中總有個終點
2023/10/15
10
11:45 的友善食光
午夜前的她, 像是熟食架上, 被烤箱溫暖蒸發掉滋潤的番薯, 電鍋裡醬油滲進蛋殼每道裂縫,黝黑過熟的茶葉蛋, 沒有夾子願意垂青
2023/10/01
4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