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科學——從聽覺與視覺的線索打造自己的學習地圖 Vol. 1 & 2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之前聽了大人學的 Bryan 訪談余道昌博士談論自己從小到大學習古典音樂並且進行跨域學習,最終在不斷地假設與試錯之後,打造了一套自己的學習邏輯與方法,也希望透過這套方法可以幫助學習音樂或任何想要學習任何一項技能或是知識領域的人,都可以摸索出屬於自己的方式。

基於對於學習方法的好奇,加上自己也有在學習與練習小提琴,也一直很好奇如何可以透過有意識地學習,更有效率地學習、練習與突破學習過程中不免碰到的瓶頸,在上週六參加了余道昌博士開設的《音樂與科學》實體課程。

在課程的一開始余博士先從達文西這位世人公認的天才型的通才出發,從邏輯、言辭、空間、音樂到肢體與人際等面向,去跟各個領域的專才比美,再帶到學習應從開發自己的「多重感官」出發,直到可以執行「多重任務」。

聽覺與視覺結合讓平面變得立體

聽覺和視覺的結合,就是開發多重感官的最好的範例與練習,舉例來說,日常當中藉由聽覺和視覺結合而有加分的活動,就像是樂團的指揮、演講者的手勢,甚至是在練習音樂演奏時將看過他人演奏的影像,在自己演奏時在腦中播放畫面一樣。

聽覺和視覺的結合,有助於將原本平面的音符變得立體,也透過像是頻譜等工具將聲音視覺化,更能幫助自己聽到泛音共振不同的層次,也得以更具體分析所謂和諧與不和諧樂音造成人類情緒波動的影響,當運用在電影配樂、戲劇等需要大量勾動與調動聽眾與觀眾情緒的藝術創作型態,這反而是非常具體的公式拆解方式。

練習用區塊方式閱讀與讀譜

在課程中,余博士也提到關於文字的排列(流動)方向對於語言學習者的箝制(限制)以及可以跳脫原本限制的方法,直排(由上到下排列)的中文文字不利於用跳讀的方式去摘取訊息;反之,像是英文由左到右的書寫方式,有利於書寫者在邊寫作時邊能回溯自己的思路與訊息,也在閱讀時可以更快速地以掃描區塊的方式抓取訊息。

運用在閱讀樂譜上,余博士也鼓勵可以從找音節的「中線」開始練習,讓自己的大腦去補足其他的資訊,也將自己的視譜方式從「音節辨識」成為「音群辨識」。現場余博士也請同學示範唱譜(視唱)的方式,自己也示範了一遍,透過唱譜將音準、節奏(速度感)和大小聲唱出來,讓大腦也透過聲音和視覺的結合,可以更有效地讀出樂譜當中的最考驗演奏者的風格和表現形式。

絕對音感 vs. 相對音感

其中,最讓我感到驚艷的是在談到「絕對音感」與「相對音感」概念時,余博士用了「絕對音感」就像是在地圖上標記出精確位置(pinpoint )的比喻,對比於「相對音感」是計算音與音的相對距離,靠的是建議參考點(reference point)的說明,對於有在拉小提琴的學習者來說非常簡明易懂,特別是在一開始初學小提琴時,太依賴把位貼紙沒有善用自己的聽覺,反而會造成拉出來的音不見得每一次都這麼準確,但自己卻渾然不知。

以日常生活的舉例來說,「絕對音感」就像是用 GPS 去定位明確的經緯度跟方位,找到最準確的那個定位點,但是在實務上,演奏者的聽覺可以聽到的聲音,卻會隨著外在環境的溫濕度影響頻率,造成失真的狀況。然而,「相對音感」因為是靠著找音與音的相對位置,反而可以更有彈性地去隨著人與環境的互動而去調整自己演奏的狀態。

從我自己的想像出發,就像是原本練習三分球是在標準的球場、固定的距離練習,但若是靠著「絕對音感」去定位距離,可能當球場不再是同樣規格時,假設換作是小學生的籃球場,比較小的全場跟比較低矮的籃框,這時反而擅長「相對音感」的人,會具有更大的彈性可以調適自己的狀態以因應場地或是外在條件的限制。

同樣的原理,如果運用在公開演說或是表演上,將有助於講者或表演者更有意識地預備與調整自己的狀態,以因應不同的場合、演說或表演時長、場地大小、擁擠程度,去調整自己的發聲、音量、能量與其他細節,並將話語投射出像是拋物線的弧度,順利抵達觀眾那端。

聲音視覺化小技巧

余博士也提供了讓聲音視覺化的幾個方法:

  1. 將平常聽到的談話,可以在腦袋顯現出文字(作者備註:自己上字幕法)
  2. 有學樂器者,可將平常聽到的音高如何在樂器上表現出來的位置視覺化,或是聽到自己練習的曲子,可以在腦內看得到譜(作者備註:VR沈浸式學習法,將平面的樂譜從2D變成3D成像)
  3. 聽到音樂時可以嘗試聽聽在音重疊時,可有聽到類似雜訊的聲響(作者備註:測試自己聽到的泛音列有多廣——增加聽覺「視野」法)
  4. 跟人說話時,利用空間感、距離去改變自己聲音釋放出來的能量,像投籃時的拋物線概念(作者備註:用聲音模仿 Stephen Curry 三分球練習法)
  5. 學習新語言,包含學習音樂、認識樂器(余博士說就算是小至陶笛這樣的樂器也可以)

由下而上打造學習金字塔

而在課程最後,余博士也提供了他的「學習金字塔」理論讓與會的同學參考,順序分別是由入門到進階、由下到上,分別是Hear it (聽到)、Read it (讀到)、Watch it (看到)、Write it (寫出來)、Discuss it (討論)、Do it (做/實行)、Teach it (教導他人),透過在學習金字塔由下往上移動,也有助於學習者將聽覺和視覺結合,最後透過實際操演、重複與提煉出自己的學習心法傳授他人,並從教學中找出自己的學習盲點,將更有助於提升學習品質。

raw-image

而這個模式也跟自己學第一外語英文的過程很類似,先從聽母語人士說話、讀英文雜誌與小說、看電影或影集等數位媒材、模仿母語人士或是書籍寫出書面文字、用自己學會的語彙與他人對話與討論,反覆練習聽、說、讀、寫的綜合練習,無論是透過多重感官的輸出,像是用英文簡報或是用英文主持會議,最後再到教學(將自己習得的概念或是方法傳授給他人),可以完整一個學習迴圈。

之前的確很少思考過,運用多重感官的聽、說、讀、寫等步驟有哪些是自己比較常卡關的部分,而總是比較片段式、非結構化地練習,或偏用固定感官學習。未來,透過「學習金字塔」或許就可以像是用工程學常用的「反向工程」概念,有效地拆解一些學習步驟中包含的子步驟,可以更有方法地改善、優化那些學習過程中當中曾經跨不過的坎,或許也更有機會跟自己溝通或教學的對象,建立更善用天生感官溝通的橋樑。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理之道的沙龍
50會員
33內容數
關於人生的各種思考與想像,在21世紀的現實裡,想像著22世紀更為成熟的人類與更永續的世界。
心理之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9
新年的一開始,新聞上多是台灣各地知名的宮廟抽出的國運籤,每一支籤都好像在揭示著國家一年的運勢,或是乘載著信眾的期待。也因為是新的一年,也讓人有著可以擺脫一些不愉快,而能在接下來的日子有不同的盼望。
Thumbnail
2025/01/29
新年的一開始,新聞上多是台灣各地知名的宮廟抽出的國運籤,每一支籤都好像在揭示著國家一年的運勢,或是乘載著信眾的期待。也因為是新的一年,也讓人有著可以擺脫一些不愉快,而能在接下來的日子有不同的盼望。
Thumbnail
2024/02/25
在輔導與諮商的領域中,非自願個案通常是指自覺不需要專業協助,卻被強制安排接收輔導與諮商的當事人。此種關係,因非基於當事人主動求助,也通常帶有體制與權力的控制,常見的案例像是性侵與家暴事件的加害人、被伴侶或是家人勸來或送來的成人或孩子。
Thumbnail
2024/02/25
在輔導與諮商的領域中,非自願個案通常是指自覺不需要專業協助,卻被強制安排接收輔導與諮商的當事人。此種關係,因非基於當事人主動求助,也通常帶有體制與權力的控制,常見的案例像是性侵與家暴事件的加害人、被伴侶或是家人勸來或送來的成人或孩子。
Thumbnail
2024/02/14
小時候學英文時,學到西方文化中,碰到有人送禮時,不像華人會小心翼翼地收下,之後再打開來。在西方文化中,收禮人不但會當場打開禮物,用當下的驚喜反應作為送禮人的即時回饋,也有人會說“You shouldn’t have” (你太客氣了/讓你破費了)作為口頭回饋。你的話是別人引頸期盼還是寧可不收的禮物呢?
Thumbnail
2024/02/14
小時候學英文時,學到西方文化中,碰到有人送禮時,不像華人會小心翼翼地收下,之後再打開來。在西方文化中,收禮人不但會當場打開禮物,用當下的驚喜反應作為送禮人的即時回饋,也有人會說“You shouldn’t have” (你太客氣了/讓你破費了)作為口頭回饋。你的話是別人引頸期盼還是寧可不收的禮物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音樂確實很難懂,要能捕捉各種樂器的聲音,還要能記住旋律。不光演奏,聽音樂也需要學,本文綜合了筆者與友人交流,還有教學工作中與學生互動獲得的經驗,由淺入深提出三層次建議,嘗試協助各位更充分地享受聽音樂的樂趣。
Thumbnail
音樂確實很難懂,要能捕捉各種樂器的聲音,還要能記住旋律。不光演奏,聽音樂也需要學,本文綜合了筆者與友人交流,還有教學工作中與學生互動獲得的經驗,由淺入深提出三層次建議,嘗試協助各位更充分地享受聽音樂的樂趣。
Thumbnail
週報升級,更多圖文版! 指法也有派別 數字都一樣啊! 初學者看到樂譜時難免會產生一個疑問,「奇怪~明明這兩個拍子跟音階完全一樣,為何使用的指法不同啊」,這就是所謂的指法的派別。對於指法的派別我有不同的解讀,對於不了解樂器的人來說指法是種手指頭的運用與展現,肢體的發揮如何讓觀眾看起來符合曲風與看起來流
Thumbnail
週報升級,更多圖文版! 指法也有派別 數字都一樣啊! 初學者看到樂譜時難免會產生一個疑問,「奇怪~明明這兩個拍子跟音階完全一樣,為何使用的指法不同啊」,這就是所謂的指法的派別。對於指法的派別我有不同的解讀,對於不了解樂器的人來說指法是種手指頭的運用與展現,肢體的發揮如何讓觀眾看起來符合曲風與看起來流
Thumbnail
台灣的紫微斗數學術,自從何茂松師祖、紫雲大師開始,研究已經超過一甲子以上。累積這些年的研究後,我常常覺得驚訝:紫微斗數可以探討的範圍到底有多大?有時候,看起來很雞毛蒜皮的細節也可以從命盤上看出來。 上面這3張盤的命造主人,都在音樂這個領域獲得一定的成果,而且此三人在斗數命理上都有類似的吉象。
Thumbnail
台灣的紫微斗數學術,自從何茂松師祖、紫雲大師開始,研究已經超過一甲子以上。累積這些年的研究後,我常常覺得驚訝:紫微斗數可以探討的範圍到底有多大?有時候,看起來很雞毛蒜皮的細節也可以從命盤上看出來。 上面這3張盤的命造主人,都在音樂這個領域獲得一定的成果,而且此三人在斗數命理上都有類似的吉象。
Thumbnail
張繼高先生說:「音樂是一種語言,要用點心思學習才能聽懂它。」那麼對於像我這樣的非音樂科班門外漢來說,該如何學習音樂這種感覺起來似乎有一點抽象,卻讓人一輩子心甘情願浸泡在其中、為之深深沉醉且無法自拔的「語言」?
Thumbnail
張繼高先生說:「音樂是一種語言,要用點心思學習才能聽懂它。」那麼對於像我這樣的非音樂科班門外漢來說,該如何學習音樂這種感覺起來似乎有一點抽象,卻讓人一輩子心甘情願浸泡在其中、為之深深沉醉且無法自拔的「語言」?
Thumbnail
音樂視訊教學的輔助工具分享篇
Thumbnail
音樂視訊教學的輔助工具分享篇
Thumbnail
背譜需要一個動作:思考 究竟怎樣去理解音樂才是正確? 音樂最基本的結構由三個元素組成:節奏;旋律;節奏
Thumbnail
背譜需要一個動作:思考 究竟怎樣去理解音樂才是正確? 音樂最基本的結構由三個元素組成:節奏;旋律;節奏
Thumbnail
第三冊的開始,雖然複習了第二冊的第二把位,但仍增加了未曾練習過的指法,以及泛音練習。未來,把位以及音階的練習會更多、更快,請好好建立紮實的基礎,以學習第三冊的樂曲喔!
Thumbnail
第三冊的開始,雖然複習了第二冊的第二把位,但仍增加了未曾練習過的指法,以及泛音練習。未來,把位以及音階的練習會更多、更快,請好好建立紮實的基礎,以學習第三冊的樂曲喔!
Thumbnail
擁有名貴的樂器和美好的樂感,卻演奏出不準的音,是非常可惜地;就如同做菜 - 擁有優秀的廚具、多元的調味料,食材卻不新鮮。 所以,千萬別讓您的耳朵吃進不乾淨 (unsauber) 的食物。
Thumbnail
擁有名貴的樂器和美好的樂感,卻演奏出不準的音,是非常可惜地;就如同做菜 - 擁有優秀的廚具、多元的調味料,食材卻不新鮮。 所以,千萬別讓您的耳朵吃進不乾淨 (unsauber) 的食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