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次這樣寫一個故事。
不是一口氣寫完的小說,不是腦中已經拼好的情節拼圖,
而是一步一步、一天一點,慢慢浮現的句子,與自己說話的聲音。我想寫一個人,一座山,一個名字的來歷。
也想寫一個斷裂的文化記憶,如何在愛與疑問之間,被重新摸索、被呼喚。
這個故事的起點,來自於我自己的生命經驗——
身為一個從小與原住民身分斷裂、長大後才知道自己是泰雅族的孩子,
我一直在尋找:如果文化與語言都失去了,還能用什麼方式,回到那座「山」?
———
⛰ 關於這本小說:《不知道名字的山》
我為它設定了三部曲的結構,共十八章。
主角夷雅,在十八歲那年得知自己並非原生家庭的孩子,也是在那年,夢見了一座山、一個名字——那不是她從小被呼喚的名字,而是她從未說出口、卻在夢裡一次次被呼喚的名字。
於是她啟程,去尋找那個可能屬於她、也屬於族群的名字與身分。
這是一部關於認同、關於家庭、也關於語言與血脈的小說。
故事設定為沒有文化接續的泰雅族人,使用虛構的地名、人物名與自創族語,從真實出發,進入虛構,再回到我們每一個人內在的尋根之路。
我希望這是一部能讓人安靜閱讀的小說,也是一部慢慢靠近自己的小說。
📝 創作進度與出版計劃
- 架構:三部曲/共十八章
- 主軸:第一部〈喚名之路〉已展開撰寫,預計年底完成
- 預估字數:7 萬~10 萬字,若故事自然延伸,最多至 15 萬字
- 出版計畫:預計 2026 年完成全稿與出版提案,尋求出版社合作
- 其他延伸素材:同步創作族語設定冊、地圖小誌、虛構傳說等世界觀資料,已納入出版方向考量
如果你是編輯/出版夥伴,看到這裡,
歡迎聯繫我,我正準備這本小說的完整出版提案與創作資料。
📩 聯絡方式請見我的 Linktree 頁面:https://linktr.ee/ruby_mimilin
🌫 最後,寫給正在靠近的人
我不會一次把所有內容都公開。
這裡不會是連載小說,而更像是一本書的幕後筆記,一本書在誕生前的碎語與碎光。
也許你也曾有過那樣的時刻:
想靠近一個還說不清楚的地方,想從過去尋找自己遺失的名字。
我正在寫的,就是那樣的故事。
我們都在雲霧中走路。
但只要不放棄尋找,就還有可能,走到山的那一端。
踏著雲霧而來,最初的地方。
——《不知名的山·夷雅》
#小說創作 #原住民書寫 #成長故事 #身份認同 #文化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