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代替他們承受,但可以陪他們走過。
最近,女兒做了一件不太好的事。不是惡意的,但的確是沒有經過思考,在衝動之下犯下的錯。
教練和我討論孩子的狀況。她說,孩子已經九年級了,怎麼還會知法犯法?甚至氣到請她暫時離開團隊的群組,讓她冷靜反省。
我一時間也很驚訝——原來她踩到了教練與我心中的紅線。
她說謊了,而且在大人眼中,她的反駁像是在狡辯。
從教練嘴裡聽到這些話,其實心裡很難受,我沒有為她辯解,因為她的確做錯了,
也辜負了教練對她的信任。
但身為母親,我更想對孩子說些什麼。
我知道,你不是故意要隱瞞行蹤,你只是誠實地回應了自己的慾望。
在小小的腦袋瓜裡,你可能只是想出去一下,覺得沒經過教練同意沒關係,
卻不知道,這樣的行為,其實有多危險。
信任,在大人的世界裡,是很脆弱的東西。
它需要長時間的累積、經年累月的相處,但只要一個品格的偏差,就可能一夕受創。
尤其在青春期的風暴中,常常會讓信任遊走在崩潰邊緣,而我再怎麼想保護她,也沒辦法代替她承受什麼,她只能靠自己去面對那一份責任與內疚。
我知道,她現在也許還無法理解這一切,在那混亂又躁動的荷爾蒙世界裡,
她的眼中只有自己,看不見別人的心情。
但也因為這件事,我和她有了一場難得的深談,我們聊了一整個晚上,我難過但我沒有生氣,因為我知道,她其實也很困惑。
她的衝動,是她暫時還無法控制的力量。
她不是壞,只是不夠知道怎麼「顧及」他人。
她需要的不是責罵,而是理解後的提醒。
那晚的談話,我沒有大聲責備,沒有要她馬上變成熟,
我只是讓她知道,信任是一種相互的力量,是人與人之間最溫柔也最脆弱的橋。
這座橋,一旦斷裂,需要時間與誠意才能修補。
但我相信她,因為我看見她眼裡那閃過的愧疚、那份不安與自責,
她不是不在意,只是還不懂怎麼處理這些情緒。
青春期是一場漫長的航行,有時風平浪靜,有時暗流洶湧,
我們做父母的,不能幫孩子避開所有風暴,
只能當那艘在旁守候的船,照亮他們回家的燈。
孩子會跌倒,但她也會學會站起來。
她會犯錯,但也會因為被理解而更有力量去修正自己。
信任不是一次就能定型的東西,而是一生都要學習的課題,而我,願意陪她,一次又一次地練習。
這份愛,不是縱容,而是提醒;不是掌控,而是陪伴;
是站在她身旁,輕輕說一句——「你可以再試一次,我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