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選擇在方格子上發文,是最近的事情。
當我打開筆電,敲下第一個字,心裡慢慢地畫出了一幅畫,叫做——歡迎回家。
我的本業是居家托育人員,已經十幾年了。
回首這些日子,在陪伴與被陪伴的循環裡,我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就像有很多話想說,卻沒有出口。
我想起小時候,最愛一個人安靜地待在房間寫著日記,
天馬行空的故事、自我對話,寫著寫著, 我漸漸忽略了文字帶給我的感動。 長大的歲月裡,我似乎忘記了,自己還有寫下感動的能力。
好像非得去衝刺、去體驗、去沉浸感受,你才能被允許沉澱。 而在那麼多的人生經歷之後,歲月終於帶我回到一個自我審視的時刻。
我腦中轉了好幾千萬次要不要開始寫些什麼, 直到那一天,我開了我的方格子,寫下我對生活的思緒與念想。
一開始,我只是想把理財的感觸紀錄在這裡,但在書寫的過程中,我發現, 那個拿著筆、奮力書寫的小女孩,回來了。
我們合而為一,落下的文字開始長出了花。
我也決定,不只想在這裡經營自己, 我開拓了我的個人品牌——Instagram、Threads、Podcast, 都替我留下了「我有來過」的痕跡。 我也終於讓自己慢慢地,寫下那個叫《慢慢・豐盛》的總和。
有人問我:「你做那麼多,沒有收入怎麼撐?就算是斜槓,也該有錢吧?」
但我從不覺得現在乏人問津,就代表未來也是如此。 有一種配速,叫「慢慢」。 越是聽從自己的心,寫出自己的話,越能感動人心。
我知道,現在看起來或許沒什麼成果,沒有粉絲暴增,沒有廣告代言,沒有立刻變現的收入。 但我每天都在耕耘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 一筆一劃寫下的,不只是文字, 而是我願意為這樣的生活,留下的承諾。
我選擇不急著成功,是因為我正在學著用自己的方式盛放。
有些花開得晚,有些故事要慢慢長——
而我正在書寫我的人生經歷,深深相信,不張揚的日子,終有花開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