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美館展出「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攝影展,因為剛好這週末到台北一趟,便開啟了今年初的第一場看展行程。
托瑪斯.德曼來自德國,是一位雕塑家,攝影原先只是拿來記錄這些龐大不易移動的作品,而在某個靈感間,他將拍攝出來的「照片」轉為「作品」本體。此次展覽,他使用紙張雕塑重現幾組具歷史意義的照片,並以相機還原拍攝,事後銷毀模型,以僅存的影像來表達那一瞬的真實。
而這個靈感來源於他曾經看過的一個作品,描述了日本文化欣賞櫻花稍縱即逝的美感。而紙張的表現力及脆弱性正好能夠表達這份悸動。他也因此創作了「花見」這個紙雕櫻花作品。
乾淨的畫面
簡介完後,我其實一邊看展一邊在思考🤔️為什麼他的作品如此乾淨?即便是闖入人去樓空的東德辦公室、文件紛飛混亂的歷史影像,或是充滿倒塌的桌椅、紙屑、殘破的建築一隅等等,並沒有模型界常使用的「作舊」手法去寫實雕刻,反而因爲乾淨而表現著平靜的氣氛。
是因為歷史影像本身如此,還是托瑪斯刻意去省略細節呢?並且作品並沒有附上原影像,是不是他認為重現的主題其實並非是寫實,而是人們對於事件的記憶或感受呢?
其實紙雕本身非常細緻,說是省略細節不太恰當,應該是說如果不想讓觀眾反應限縮在「他做的模型好逼真!」「好像哦!」的迴圈,那需要去選擇要展現的內容。我覺得作者很理性的將重點放在色調、光影、氣氛上,搭配觀眾對曾經時事的印象,去補足這個影像傳達的感受,無論是震驚、諷刺還是壓迫、孤寂。覺得這樣無添加MSG的風格的確很還原新聞報導的那個味道。
日常廢萌
這組作品真的是放在 ig絕對爆紅的系列,極度符合流行的廢萌小角落風格。不過最為之驚人的是作者對於日常的光影捕捉也非常寫實,對比新聞照片使用閃光燈或單一光源,日常展現了路上有趣的角落,例如蝴蝶結這幅,背景中陰影因反射戶外天光帶的藍紫色,雜糅暖色陽光後明暗交界處的粉橘色、欄杆反射蝴蝶結的紅色等細節,完美呈現日常美好的氛圍。
除了紙藝攝藝精湛,托瑪斯的打光也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彷彿用紙張和鏡頭做印象派速寫一般。
再淺放2張,其他可愛的作品就交給大家去欣賞~
最後我覺得非常值得一看,並且同時呈現作者童心未泯的兩組紙雕定格動畫。發現他非常善於紀錄「片刻」的美好,而那份美好有時是清閒,有時是搞笑,非常直觀的感受,如同他將歷史重現般的直觀簡單,引人共鳴。
愛好自然
他有一幅岩石洞窟的紙塑很驚人,一開始以為是輸出故意處理glitch 風格,仔細看才發現那是紙板疊合產生的錯落感🤡總之很帥氣…
觀後腦洞
看完展後一直讓我很在乎,除了避免比較效應,作者不附真實照片的原因。事後我其實找不太到那些歷史影響原圖,以下是我用德文查到最類似的其中一張歷史影像。
我便突發奇想,或許這些宣稱復刻歷史影響的作品,也許都不是復刻的?會不會是作者引導觀眾想像,去一起聯合虛構一個極有可能發生的畫面,並用文字逼真的描述,但其實不存在的時事?假如有可能的話,那這個展的含義將達到另一個獵奇的境界´д` ;
希望只是我對關鍵字不熟的緣故啦!自由解讀也是看展的樂趣之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