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許均衡

含有「奈許均衡」共 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exploitation"是一個豐富的概念。它可以用來指稱對土地的利用與開採、勞資關係中的「剝削行為」,以及如所謂「剝削電影」(Exploitation film)般,具有一種用極特定的題材去針對特定對象製作商品的意義,與如今「精準投放廣告」的商業手段間具有不言而喻的關係。
許多人加入了Line群還是TG群,想要跟風賺錢,一開始還真的很靈,誤打誤撞地就開始深信不疑,到最後又是如何開始發展與變化的呢,就讓我們一起用上帝視角來檢視,投資明牌是否真的能信。
Thumbnail
掌握賽局只是基本,改變賽局往我們期望的結果才是最終的目的。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告訴你「奈許均衡」這個在賽局理論中非常重要的觀點。透過奈許均衡,我們可以找出讓賽局維持平衡的選項組合,也就是賽局中的所有參與者,最有機會做出的選項組合是什麼?
Thumbnail
Elvis Lin-avatar-img
2025/06/16
現實中處處可見的搭便車賽局 在真實世界中,也存在著不少類似的搭便車賽局。 比方說,小型建商或政商關係良好的人,先鎖定預定開發地周邊的地,然後等大型建商把預定開發地炒起來後,搭便車獲利。或者是,當大型企業推出成功商品之後,許多小型企業也會順勢推出相似商品來瓜分市場大餅。 真不公平,對吧?既然知道了賽局結構,當然就可以去改變。 如果這些大型企業或建商懂得搭便車賽局的概念,就會做出對應的策略來制約小豬心態,例如「專利保護」就是一種保護大豬的制度設計,在飼料槽中鎖定一塊區域,只給踩踏板的大豬獨享,不用擔心到頭來為他人作嫁。 在職場上也存在著這類賽局,常聽到的「能者多勞」就是一種搭便車賽局。 但是管理者如果不懂得約束小豬(不做事的同仁),就會發生劣幣驅除良幣的問題,導致勤奮工作的人受到挫敗,而陸續離開。那麼,管理者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呢? 在搭便車賽局中,維持均衡的假設條件是:踩踏板的豬,一定要比不踩踏板的豬吃得多。 所以破壞這個奈許均衡的假設,就是管理者將激勵給個人、而不是整個團隊雨露均霑。讓團隊知道不做事就會餓死;即使團隊全體都能獲得激勵,有做事的人能獲得的比例也遠大於不做事的。如此一來,也能減少小豬的出現。 在多數情況下,規則都是由強者來制定,對於弱者來說,抓住有限的規則優勢為自己謀取利益無可厚非,這是弱者的求勝之道,也是將弱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的策略,這也是懂得賽局的好處。
付費限定
許多人認為情緒是不理智的,做決策就是要拿掉情緒、理性的考量,但情緒和理性邏輯的關係是密不可分地,情緒的存在是幫助我們做出更有效率的決定。任何的情緒存在,都是有其目的與功能的!《情緒賽局》這本書在講的是決策背後的情緒機制,想要不被情緒左右,就是去了解它。情緒其實是在釋放訊號,讓我們可以更有效地協調彼此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