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轉型

含有「學校轉型」共 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學校轉型真是千頭萬緒,但如有系統思考,每一件事、每一個行動,甚至每一個投訴案都可以是起點。 從突發表象的處理,到深一層規律、趨勢的緩降;再到更深層結構、基模的鬆動;甚至到底層邏輯、心智模型的更新;最後到重塑良性循環的共同願景,都是可能的。過程雖然漫長而艱辛,但都會有「肉粽頭」的效果,以一帶萬,啟動
戰勝會考就要先模仿會考,單人獨力很難完成一份素養導向的試題;多人協同組卷,則可分攤責任與工作,並且有助試題品質提升,漸漸也可導出專業對話與討論的文化。 但協同組卷首先要衝撞的,就是幾十年來的和諧文化。要讓老師從單人獨力到多人協同;從出完輪休到每次要出;從掌控全局到事權分散....,道道都是難越的高
Thumbnail
只有生態系可以營造生態系,以永續為軸心的學校轉型,必須要繁衍出一個生態系,才能永續。 永續,目前是全球性的議題,擁有整個地球的思維、策略、方法、技術、工具......,資源空前豐沛。學校如果能以永續議題來轉型,真的是會「整個宇宙都來幫你」! 但最切實可靠的,還是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可以經常互
Thumbnail
如果課程發展是學校轉型很好的起點,那麼永續課程無疑是相當值得發展的課程。 主要是它的內涵涵蓋了八大學習領域及19個重大議題,任何永續課程,都是既定課程的一部分,且幾乎都是跨領域統整的探究與實作,可以說,推動永續課程就是在實踐課綱。 其次,永續課程必須以永續的思維來推動,因此課程會注重系統、循環、
轉型是一種系統變革,所以我們可以先了解系統。 系統的三要素就是組成元件、連結關係和功能目標。用白話來說,學校系統包括人事時地物這五大組成元件,校長必須要形塑一個共同願景(功能目標),才能讓五大元件互相倚賴、和諧共創(連結關係)。 而課程,就是促成系統改善與變革最好的媒介,也是學校最核心的事務。因
既然永續問題是過去的線性思考造成的,學校真的要做永續,就必須改用影響力、美學、系統循環的思維,否則,永續就只是一個政策、計畫或一門課,有做就好,做完就算。 所以落實永續的過程,就成了學校轉型的過程,從傳統代工、製造、標準、量化的工廠模式,到客製、品牌、服務、永續的循環系統。 但是這個對學校來說,
THE ONE這陣子推了許多永續課程與活動,使得業界很多人以為我們是「永續組織」! 其實從創立到現在,我們一直孜孜矻矻的是「學校轉型」;但轉型要有軸心,而現階段「永續」剛好是很棒的議題。 「永續」問題,源自工業革命以來,人們認為凡事都可以切割細分,於是工具理性、科學分析、目標模式盛行,大家競逐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