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化

含有「影視化」共 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昨天,我在 Threads 上跟人小吵架(呃)。是關於「文字作品影視化時,該選擇好拍/好故事」的主題,其實不是嘲諷的心態,更像是恨鐵不成鋼、很希望大家不要有懷才不遇的情緒,這種感覺吧? 在當代創作環境中,許多創作者對市場抱有矛盾的態度—— 一方面,他們希望市場可以提供資源,讓創作者能夠生存與
Thumbnail
我跟一些影視幕後工作人員討論很久關於這類的問題 我只能說 台灣目前的環境是撐不起小說改編成正劇這樣的IP 緣於台灣的編劇不受重視 創作者也是 反觀韓國 他們的編劇擁有絕對話語權 更能參與選角 所以才有辦法爆劇
夏慕聰-avatar-img
1
夏慕聰-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0
1
林燃(創作小說家) 這真的是很大的題目。我還在串上看其他業界人士的發言。XDDD 環境真的是沒辦法的事,現實條件。
1
就算失敗,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離終點多遠的地方。
Thumbnail
謝謝介紹,2024/08/01,前天看YouTube,莫明其妙的一直推薦<長安的荔枝>相關的影片,就來搜尋大家的閱讀心得。
很多小說的忠實粉絲,當遇到喜歡的作品影視化的時候通常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深怕自己內心建構出來的世界,就這麼被毀了。 當然也有很多的例子是被影視化之後,更多的人想要知道原著是什麼樣子的。
Thumbnail
農曆年間,不幸地家人確診,再加上天公不作美冷吱吱,大幅降低出外人擠人的慾望,遂與克嬸一同遊憩埃及,期待享受在郵輪上共度難忘的時光,順道飽覽一般旅遊行程罕至的歐美日外大陸地區風景,沒想到一場知性之旅卻變調,意外碰上了一宗年輕富婆連環命案。
Thumbnail
《祈願的病歷表》是由知念實希人醫師撰寫的臨床推理小說短篇改編影集,講述一位完成六年學業的準醫師,進入大學醫院兩年制PGY不分科訓練的過程,病患及其家屬可能對醫師撒謊,有時必須扮演諮商心理師的角色,旁敲側擊出關鍵線索,醫生這職業怎麼看都更像偵探,邏輯思維的養成與演繹推導的歸結就來自於日常的專業訓練。
Thumbnail
#影迷這種生物釀電影
睡覺,還有做夢,在不斷往前奔跑的人生當中,是神煞費苦心為我們劃下的逗號。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