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的完整循環——《中國傳統學術之結構》簡介(四,完)

2023/04/27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楊道還 12/29/2016
李宗吾對《老子·三十八章》的解釋,隱含著將道比作河流之意,將道德仁義禮五個範疇「聯貫而下」。而將刑和兵與道德仁義禮聯絡起來,則是李宗吾前無古人的創見。
兵家歷來不被視為中國哲學的一部分,在中國哲學史一類的書中,對兵家的討論往往付之闕如。但兵家與道家淵源極深,顯而易見。從邏輯上講,強者勝弱,而歷史上的兵爭,以弱勝強的戰例不勝枚舉,這類「反邏輯」的現象,正是道家勝場,為西方哲學所無。
兵家在道家體系地位何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此外,不戰而屈人之兵,社會內部的非暴力反抗與暴力反抗等問題,都有兵家的淵源,這些問題也是極具現實意義的問題。法家雖然以韓非為代表,但刑的起源,至少與禮在時間上難分軒輊。兵的起源,更顯然先於禮。禮者,道之華,禮之後不應再有疊屋架床。
因為這些原因,李宗吾這個創見仍有修正和改進的余地。
《結構》即是繼承李宗吾這一思想,將刑和兵與道德仁義禮的關系進一步厘清,並在這個基礎上,總結出了先秦學術,以至於後世學術所依存的背景框架和先秦學術與此對應的內部結構和外部功用。《結構》書中,按照道,儒,墨,兵,法等諸家典籍所載的聯系與區別,將道德仁義禮刑兵諸範疇匯集於一圖之中,稱之為「匡廓圖」。匡廓圖展示了這些基本範疇所構成的一個整體的結構。匡廓圖也確定了道,儒,墨,兵,法等家的諸子各自學術的重心所在。
先秦學術可以說是以一種宇宙「構成」論。這與宇宙本體論,起源論,認識論等都不相同。中國學術求己之可信,不求人之必信(錢穆《晚學盲言》)。唯有宗教才會要求人之必信。近現代的一些國人和學人,求人必信其思想,學術,哲學,或科學,喋喋嘵嘵,卻不知道:人之有信仰,然後有必信;而人有信之認識和能力(知和行),方有信仰,而非迷信——認識缺陷會導致迷而信,包含無神論;能力缺陷則會導致信而迷。這些人一方面主張科學思維,批判信仰;另一方面卻又將這些東西當作信仰,強人必信。這只是掩耳盜鈴——「而容崖然,而目沖然,而顙頯然,而口闞然,而狀義然,似系馬而止也。動而持,發也機,察而審,知巧而睹於泰,凡以為不信。邊竟有人焉,其名為竊。」(《莊子·天道》)
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八十一章》),又說:「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十七章》)。因此中國學術歷來有,「辭達而已」,不求其辭險峻決絕;更有「有來學,無往教」(《禮記·曲禮》);「往教者不化」(《呂氏春秋·孟夏紀·勸學》)等觀點。這與西方哲學非常不同。學習某一西方哲學分支,所得越深刻的人,轉而越具顛覆性;科學也是如此。現代人學西方,只達到了隨聲附和的程度,卻沒有達到具有顛覆性的理解,這豈不正是孟子所講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麽?對西方哲學,只有窺破其漏洞,始可以說有了真正的理解。對西方人來說,西方哲學需要的是來自其他文化的意見和批評,而不是附和和贊美(這個還需外包麽?)。
中國哲學,所學彌深的人,往往信道彌篤。老子了然於「使人必信」之後的反之動轉折,所以他的所言就有信驗。道有精有信,中國思想家的修養,是個人之精——真正人性,與知識的信驗,不斷融合而最終達到冥合的過程。這就包含了信仰(知)——「仰不愧於天」,和人性的通達(行)——「俯不怍於人」。在這個基礎上才有思想和學術的建立,這就是西南聯大「育才先育人」的基本教育思想;而「愧於天」和「怍於人」的「人才」或「專家」泛濫,正是當前社會的膏肓之疾。中國思想家的醇和通達與西方哲學家的冷峻孤獨恰成對比。中國文化也有這個特點,「進於中國則中國之」,是使來者安之,而不是去招致之;這樣的不求人之必信的中國文化反而屬於最具有融合力的文化之一。近代中國人解釋傳統或學習西方的辦法,力求其必信,其實已經背離傳統學術和文化的基本內涵,也背離了「反之動」的動力學。至於泛泛地講弘揚傳統,更是豈有此理。從這個意義上講,《結構》是目前為之唯一一部有意地基於傳統內涵而作的哲學書。
老子所講的道德仁義禮,即是兩千多年以來的中國學術的背景結構,任何家派都不出於此盤之外。各個基本範疇也有賴於這個結構,才能畛界分明,而不是無限蔓延,交錯,或者重疊。 先秦學術從道開始講起。在傳統學術的結構中,最基本最廣大的一個層次是道。道這個層次只處理道的存在,地位和性質的問題。處理這一層次中對象的諸子學說,主要是《老子》,或者說主流的意見是遵從《老子》的,如,老子所講的道實際上成為各家不可回避的一個中心問題。萬物各自有德。《莊子·天地》篇說:「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萬物以自立的德相區分。這是從道的層次到德的層次的轉變。處理這一層次中對象的諸子學說,主要是《莊子》和《墨子》。萬物作為對象對於人來說,是可得可知的。這些對象以概括稱為外得,《墨子》以此為出發點,因此重生產,知識技術和邏輯思辨。《莊子》則基於人的思想的能力,探索人的神思所能達到的極致,可以稱之為內德。《莊子》學說一向被認為是基於道的學問,這是一種誤解。莊子的立足點是德,人的內在之德。《結構》第一章解開了《莊子·逍遙遊》的主題問題,為郭象和支盾的「小大之辨」學案,做了一徹底解決,也就為解讀《莊子》開辟了道路。
在對中國學術的研究中,最為欠缺的就是德一層次。(註8)這一欠缺,既導致了現代科學不能在中國發展出來,也將社會理論與其根源之間的關系隔斷了。舉例來說,老莊所講道德與孔孟所主張的社會道德,同用道德一詞,是借用或誤用,還是同意相通,至今仍是一個問題。在德的層次,講個人主義的是楊朱,而講明個人的真正人性的是莊子。莊子學說是溝通老莊道德與孔孟道德的關鍵。《結構》在幾個方面深入討論了這一問題。個人主義的基礎在於,個人帶有真正人性的自我。人這個真正本性是道生之,德蓄之而來,是道德的,因而幾乎如物的物理性質一樣,具有不可撼動不可改變的堅韌。社會對這個自我的認識,尊重,和對待方法,表現為個人主義。《莊子·天下》篇講內聖外王,其中的聖就是指內在的真正人性,其中的王就是由此而生的社會規則,王道。哈耶克講的「真正的個人主義」——既是個人的,同時也是一種政治行為規範(哈耶克《個人主義——真與偽》)——在這個意義上才得以成立。如果個人主義就是社會道德意義上的絕對自私,那麽個人主義就完全沒有任何存在的必要。儒家繼承了內聖外王之說。邵雍講聖人之心通億萬人之心,不是真正的連接,而是本質同而必然存在同情與共鳴。所以說,道之德,因為個人的真正人性與社會道德相聯系,並且以作為其基礎的方式與其聯系。
人在萬物中自成一類,人得到人的德而成為人。人與另一人的關系與人與萬物的關系不同,這一類新的關系,屬於仁的問題,這類問題構成了仁的層次。仁可以歸結為抽象,不具體的,面目不分明的二人之間的關系。三人成眾,三人關系不同於二人關系,而總有親疏差別,不能簡化為二人關系。這一類新問題導致仁的層次到義的層次的轉變。一個完整而具體的社會人,則以禮的方式生活在社會中,禮是最後一個層次,古往今來人的生命大多數時間是處於禮中。現代的中國人反對禮教,卻連禮一起反對,是明顯錯誤的,這就如同脫掉長袍的約束,卻變成了不「穿褲子的猴子」。
從道德仁義禮這一線所得到的是人道的生和成,不包括人道的消和亡。(註9)人道不是無限發展的,消和亡這一途徑是從禮開始,經歷刑,兵,外德,而回歸於道。刑與義相對,是三人關系;兵與仁相對,是二人關系的另一極端;因此消和亡這一途徑也有同樣的層次結構和邏輯聯系,如兵起源於掠奪,刑出於兵。
將李宗吾的道德仁義禮刑兵續上外德,就形成了人道的完整循環。歷史周期律匡的發生也就包含其中了。廓圖描述了這個循環的全部,並以此重訂了道德仁義禮刑兵的真正含義。對人道循環的認知,即可使人道循環中所遇的所有問題各得其所,使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處理能夠在同一框架下進行,並由此得到互相融洽的思考力和行動力。例如以匡廓圖為背景來看,與中國社會所采取生和成的途徑相對,西方的文明是從克服消和亡這一途徑發展起來的。這是匡廓圖在歷史發展上的一個應用。又如,以匡廓圖為背景來看,人的存在,有物性,思想性,天下性,群體性(社會性),和具體(個人)性的層次劃分;人的認識,又有信,真,是非,宜和節製的層次劃分。此外從天道轉為人道,又有實和名的分別。這些問題在《結構》中《匡廓圖說》三章中有詳細的討論。
(五)《結構》為誰而寫
關於中國傳統哲學和文化的書籍層出不窮,想從這個迷宮中走出來的人,這本書試圖為他們提供類似於地圖的參考,直觀的概覽;「隔靴搔癢贊何益,入木三分罵亦精」,對傳統文化虛浮的贊頌和粗鄙的謾罵是當前的普遍情形,對此感到厭倦的人,這本書試圖為他們提供一些安靜;因文字符號普遍的錯位和濫用,而感到茫然的人,這本書試圖為他們提供一些基本而重要的概念上的清醒;對傳統士人的修養有所向往的人,這本書試圖為他們提供一個入門的途徑;對於流散於海外的華人,不想人雲亦雲,而試圖從另一深層次解析西方生活,或者願為對自己所處文化作出另一角度的認識從而有所貢獻的人,這本書試圖為他們提供一個堅實的傳統文化的立足點;而對於那些追慕傳統中薪火相傳之道,願為其守護者的人,這本書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同道中人的思考。
(全文完)
備註
8.
在歷來解《老子》者,似乎唯有王弼對德特為重視。現代學者也傾力於道的研究,對德重視不足。如著名學者陳榮捷,他翻譯的《老子》和他的傑出的著作《中國哲學文獻選編》,在英語世界有很大影響。但這兩書中,「道」被單列出來詳盡地討論,而只是約略提及德。陳榮捷對於德,並不缺乏思考,只是與道相比顯得用力不足。陳榮捷並非個例,學者賴蘊慧說:「直到最近,英語世界關於《道德經》的討論幾乎完全集中在『道』,很少關註與『道』相對的概念『德』。」(《劍橋中國哲學導論》,賴蘊慧(Karyn L. Lai)(新加坡)著,劉梁劍譯,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第一版)賴蘊慧此言,極具洞察力。
9.
李宗吾《趨勢·老子與諸教之關系》中有:「老子的學說,是本著盈虛消長立論的。什麽是盈虛消長呢?試作圖說明之,如圖由虛而長、而盈、而消,循環不已,宇宙萬事萬物,都不出這個軌道。以天道言之,春夏秋冬,是循著這個軌道走的,以人事言之,國家之興衰成敗和通常所謂「貧賤生勤儉,勤儉生富貴,富貴生驕奢,驕奢生淫佚,淫佚又生貧賤」,都是循著這個軌道走的。老子之學,純是自處於虛,以盈為大戒,虛是收縮到了極點,盈是發展到了極點,不動則已,一動則只有發展的,這即是長了。如果到了盈字地位,則消字即隨之而來,這是一定不移之理。他書中所謂「弱勝強,柔勝剛」,「高以下為基」,「功成身退天之道」,「強梁者不得其死」,「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多藏必亡」,「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與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種種說法,都是本諸這個原則立論。這個原則,人世上一切事都適用,等於瓦特發明蒸汽,各種工業都適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Daohuan Yang
Daohuan Yang
理工博士,后现代古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