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

含有「祖父」共 2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日子變得穩定和平淡。 進入十月,金妮開始適應了霍格華茲的生活。 上課,吃飯,圖書館。 週末和露娜一起騎騎掃帚,聊聊巫師界的怪談,做些古怪又愚蠢的實驗。 或者和力奇一起到城堡週圍「安全」的地方探險,觀察噁心的小昆蟲。 她不喜歡的人,也漸漸把她當成了空氣。 他們活在一個和她沒有關的平…
他叫鄒延行,是鄒縱天的孫子。 外人對鄒家人的印象永遠停留在那張泛黃的照片裡:一身布衣、單手握劍、雙目如炬。鄒縱天,一代武俠,靠蠻力走遍天下。可延行與他祖父不同,從小文弱,怕劍、怕血、怕人群。他擁有的,只是「太多話說不出口」的腦袋。 鄒家早沒落了,延行一邊打著零工維生,一邊偷偷開發一個沒人看好
南投鹿谷的清晨总是裹着茶香。陈金木踩着露水打湿的泥土小路,来到半山腰的茶园。他蹲下身,指尖轻轻捻过一株茶树的新芽,六十年的经验告诉他,再等三天,这批春茶就能采摘了。 "陈桑,这么早啊!"隔壁茶园的林阿公隔着矮篱笆打招呼,"听说'天仁'的人又来找你了?" 陈金木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嗯,昨天来的。"
大稻埕的清晨总是带着一丝甜腻的香气。林明德推开"林记糕饼"的木门,吱呀一声,仿佛唤醒了整条老街。他深吸一口气,七十岁的肺部已经不如从前,但那股混合着面粉、糖和芝麻的熟悉气味,依然让他感到安心。 "老板,早啊!"隔壁杂货店的阿婆向他打招呼,"今天也这么早开工?" "是啊,阿婆。"林明德笑着点头,眼
現代人祭拜祖先前往墓地掃墓,通常提前避開人潮。目前政府法令已禁止土葬方式改由靈骨塔祭祀追思,看著墓碑銘文刻上全是男性子孫名字與現今「在世子孫」不同,随着時代改變觀念亦差異。 像祖父母使用土葬,而父母則和葬於靈骨塔且祖父母時代重男輕女,父母則是男女平等無差異,本人單身膝下無兒女,妹妹先嫁生下兩個
【地點】新北市九份山城 【時間】1990年代至現代【核心物件】煤礦燈籠(結合礦工文化與天燈工藝)【衝突】老燈籠師傅與留學歸國孫女的理念碰撞【隱藏元素】茶壺山雲霧中若隱若現的礦坑遺跡【場景提示】• 清晨六點的昇平戲院前石階• 海風捲起基山街紅燈籠的流蘇• 金砂色宣紙在青斑竹骨上暈染的過程• 修復
神山的呼喚 第一幕:名字 祖父說過,「名字是我們的第一把刀。」 當你出生,長老低聲念出你的名字,像是在為你鍛造一柄利刃。名字不只是名字,它是承諾,是身份,是一條血脈相連的道路。 祖父的名字是卡爾,父親的名字是卡爾,他的名字也是卡爾。 他記得,祖父的手很厚實,像山岩,掌紋深邃,像溪流刻畫出
談論二二八這件事,不管是遺孤還是後輩,都有著無盡的悲哀與故事。 如果你問現在的年輕人二二八是什麼?他們應該只會想到放假。 學生時代曾找過二二八相關的資料來讀,講白話一點事件發生後,就這樣一路從台北往南抓人,然後槍斃。淚水與死亡相伴,時代的悲劇在台灣各地角落上演。 父親曾說祖父因為喜歡唸書,曾參
0/5我們需要談論:二二八
30+的年紀,慎重地再次梳理繼承自祖父的故事,悼念七十八年前死難的先人們。
每年二二八,我總是會想到我的祖父。 因為一封匿名信,祖父被槍決。 轉型正義資料庫開放後,我看到他被以所謂的「二條一」起訴,而且判決書上還有幾個同夥。 老人家只是擺攤賣飯的小生意人,參加的政治活動頂多就是酒後跟朋友一起罵政府。因為一封匿名信,就「被」變成匪諜槍決了。 如果這樣還不夠荒謬的話...還有呢
Thumbnail
『只要知道的人都不在了,虛構故事就會變成現實』 連直接或間接經歷過228的人還在人世,都有一堆莫名其妙的詮釋。 等失去了話語權,就真的跟歷史故事一樣,留下來的人撰寫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