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化

含有「網絡文化」共 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小時候的我不知道甚麼原因,對於粗俗的東西多少有點排斥,其中最反映這點的是我對卡通片配音的感覺,當年我喜歡看無線卡通片的其中一個原因,不僅是因為他的選劇比較正氣兒童向,例如「甜甜小公主」之類,粵語翻譯用的臺詞通常也比較傳統溫和,特別是不太夾雜英文與潮語。 至於亞視呢?那時候我真的不喜歡亞視。雖然他常
Vytha xu-avatar-img
5 天前
❤️ ❤️ ❤️ ❤️ ❤️ ❤️ ❤️ ❤️ ❤️ ❤️ ❤️ ❤️ ❤️ ❤️ ❤️ ❤️
我們的網絡壞了,無庸置疑的。這不需要推卸給新世代,亦不應該怪罪於科技進步,人性罷了,放眼古今屢見不鮮。倒是網絡成為了放大鏡,又打破同溫層,讓醜惡又愚蠢的嘴臉真實呈堂。從第一篇章開始寫到總結部份,老實說,看着網絡風氣走向極端且充斥惡意,撰寫的過程確實是讓我感到非常沮喪的。
Thumbnail
近期從瀏覽網絡小說得悉,中國大陸興起了一種叫「發瘋文學」的類型創作。泛指的一種用文字發洩情緒的文學,大部分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均有這般情況,並且一股腦說出來的話語序混亂、很是抓狂,呈現發瘋地暢所欲言的面貌。從發瘋文學衍生出來的小說內容,大多是故事主角遇到典型不合理的小說橋段,卻摒棄正向美好的形象,以
Thumbnail
在古代的猶太教傳說中,有一種泥人叫哥力姆,現在的奇幻也會出現,叫像魔像或者巨人。他是人類用泥土創造出來的人形物,能夠依照人類的命令去行動,可是他其實不會思考,只能從字面上執行人類的行為,因為它沒有人類的責任感,思考與感情,所以最後總是構成破壞甚至災難。用今天的說法,魔像就是一種人工智能,所以人工智能
Thumbnail
一、引言:地球上的天外來客 ⋯⋯姑勿論在這個節骨眼上揭露外星人的存在與否,背後又是何種政治操作及陰謀,都只不過是某些大事件的引子。然而,關於天外來客,卻讓我想起了那位自稱找到了第六宇宙出口的香港網絡奇人——龍心。
Thumbnail
在網絡坐擁三千八百萬訂閱的實況主IShowSpeed首度來港,意外碰上四月四日清明節公眾假期,造就大批民眾狂熱追隨其直播地點,場面甚至一度陷入混亂。其中一個為香港人詬病的直播場面,就是IShowSpeed遇上了一群集體脫去上衣揮舞並高歌的「白卡聯盟」,IShowSpeed顯然被這群人嚇到,抗拒地逃離
Thumbnail
一、引言:怪異的網絡推崇風氣 記得在月中的時候看見香港的一間女僕咖啡廳,因為邀請爭議人物「劉馬車」作為客串店員,導致被香港的網民大大力聲討。關於這個香港網絡人物系列的欄目,我本來就已經有打算要撰文探討,而似乎這次事件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我們壞掉了的網絡文化。
Thumbnail
現在似乎都只在乎流量 不太關注作品
雖無鳴-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1
林燃(創作小說家) 確實是有這個趨勢
在這個網絡就是傳遞資訊的最快及最具影響力的時代,網絡成了我們的日常,人們習慣用網絡去判斷和認識世界。 這本無什麼不可,只是當其速度如此快,亦不用經過任何查核下,而人們又如此依賴並相信它的時候。 於是很多本來並不能輕易斷定和下結論的事情。立體多元的事情被壓縮成名種偏見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