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日記

含有「觀察日記」共 1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屋主是一位 40 多歲的單親媽媽,離婚後獨自帶著即將升上國中的兒子住在娘家。 這次整理的起心動念,是因為她答應兒子,要在升上國中之前給他一個專屬的小天地。 目前他們需要共用房間,但在整理結束後會在床與床之間以布簾隔開。 讓他們在夜晚休息時,能各自擁有屬於自己的角落;同時也讓書桌與床恢復原本的功能
Thumbnail
近年,數位平台與線上服務的溝通機制越來越依賴自動化與標準化流程,雖然提升了效率,卻也讓用戶在遇到重大變動或緊急情況時,難以獲得即時的人工回應。這種溝通失衡並非新鮮事,但當它直接影響日常生活與安全時,其影響便格外明顯。
Thumbnail
一位媽媽委託整理房間,因先生不尊重她,且想將房間留給女兒,故需祕密進行。過程中,媽媽在丟棄衣物時猶豫,但在家人協助及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成功丟棄部分物品,找回年輕時的自我。
Thumbnail
這次是預約整理的目的是讓原本家人居住的四樓空間能出租出去。 他們是一對姊弟,姊姊已經出嫁。父母已經不在了,弟弟住在五樓。 弟弟人高馬大個性剛硬,但他很依賴姊姊做決定;而姊姊人嬌小辦事俐落,卻也是個始終尊重弟弟想法的人。因此許多物品的去留,都需要兩人共同討論。
Thumbnail
這是一場由大學生女兒預約的整理。 一開始我以為會是單純的「協助媽媽斷捨離」,直到到府後才知道,這是她與爸爸共同討論後的決定——他們希望媽媽可以過得輕鬆一點,有更多餘裕照顧自己。 他們家有五個人,空間其實不小,但物品四散、密密麻麻,每一種同類的東西可能都有十來個。分類的過程,說實話,有點讓我頭痛。
Thumbnail
這是一位媽媽與衣櫃的故事。 衣服堆疊至肩膀高,八成是蕾絲與紗裙,每件都很美,卻也在「哭」。 她說:「以前都穿別人的舊衣,所以才會忍不住買漂亮的。」 那一刻,我理解了她的擁有,也更想幫她讓衣服重新呼吸。
Thumbnail
今天來到一間貼滿宮廷風壁紙的屋子,媽媽熱愛拼布,拼布書五箱、材料超過二十箱。 她對每塊布記得價格與來歷,對孩子的手作「菜餚」物品悉心保存。 儘管空間被堆滿,她仍樂觀整理女兒房間。 兩個小女孩眼睛圓滾滾,靜靜跟在媽媽身後,一家人正朝向更寬敞、舒適的生活前進。」
Thumbnail
小鎮上的超市距離我住的地方大約是五分鐘車程的距離,用走的有點遠,騎車剛剛好,對騎車有著恐慌的我,平時不常出門,除非真的有必要才會使用交通工具,而買貓飼料這件事竟然讓我產生了動力...
Thumbnail
修補受傷心靈的100天修行觀察日記 申旼正.高寶出版.2022/04.黃菀婷譯. 推薦給: ❦ 目前正對生活感到疲憊的人 ❦ 有打算去看心理醫生的人 ❦ 想知道在韓國山上的廟裡住100天都在做什麼的人 ❦ 好奇33歲上班族辭掉工作去廟裡然後呢?的人
Thumbnail
因為《日本觀察日記》而知道這位台灣插畫家後,疫情期間透過該書神遊日本的生活日常,非常喜歡,於是便開始追蹤她,除了很喜歡她的繪畫筆觸之外,文字也很喜歡,雖然摸你說自己不擅長寫作,但我卻喜歡這種帶入生活感的文章。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