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主是一位 40 多歲的單親媽媽,離婚後獨自帶著即將升上國中的兒子住在娘家。
這次整理的起心動念,是因為她答應兒子,要在升上國中之前給他一個專屬的小天地。
目前他們需要共用房間,但在整理結束後會在床與床之間以布簾隔開。讓他們在夜晚休息時,能各自擁有屬於自己的角落;同時也讓書桌與床恢復原本的功能。
在斷捨離的過程中,她決斷力十足,衣物直接斷捨離超過一半。
另外,可以看出他對於兒子的玩具及文具是很捨得給予,買的品質都是好的。
相對於他自己,她的化妝品彩妝品很少,幾乎沒有。
但是她有一個特別的收藏是日本浴衣,提到浴衣的時候。可以感覺到她的眼神閃閃發光。因此我們特意留了一個專屬浴衣的衣櫃收藏,讓他的寶貝們都可以被好好保存。
過程中,也能感受到這位媽媽與孩子之間親密且像朋友般的關係。
她告訴我們,自己原本是一個很「內向」的人,但因為獨自照顧孩子的關係,選擇了業務工作。
真是為母則強。
也因此她逐漸呈現成為一個外向熱情的人。
我們到府的兩天,她都早早在門口等候,帶著滿滿熱情與我們聊著天。
經過兩天的整理,母子倆的臉上都掛滿了輕快與笑容。
尤其是兒子,兩天整理結束後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躺回自己整理好的床,甚至還開心地問我們:「明天你們還會來嗎?」
最後,兒子拿出珍藏的壓箱寶零食與我們分享——媽媽笑著說,那可是連她都不能碰的寶物。
本來我以為,這只是一場媽媽想重新開始生活的整理。
沒想到,它其實是媽媽送給兒子的一份禮物——為迎接國一新生活所準備的最溫柔的祝福。
整理,不單單帶來的是空間的轉變,更伴隨種深刻的情感流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