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委託,是一位媽媽主動預約的。
在整理前的溝通時,她坦言先生不太尊重她,會直接丟掉她的物品,因此這次整理必須在不讓先生知道的情況下進行。
她的語氣有點焦慮與無助,我們可以感覺到她非常需要這份協助。到了現場,貼心的大女兒也主動要求,想陪著媽媽一起完成家裡的整理。
同時也是因為今天整理的空間,是將來要留給女兒睡覺的房間。
媽媽對這個空間有期待,但裡面堆滿了數箱她的衣物及回憶、文件、書籍相關物品。
我們先告訴她,要達到預期效果,至少需要斷捨離三分之二的物品。
雖然這個比例讓她有點壓力,她還是答應了。
一開始篩選生活用品、廚房用具、3C用品時,她的速度很快,決定俐落。
但輪到衣服時,她開始猶豫,臉上也浮現難色。我告訴她——一旦你說出「可是」,那就是該放手的信號。
而我們會把妳的寶貝轉贈到需要的人手中。
聽到這句,她露出一點放鬆的神情。後續,女兒也加入提醒,只要聽到媽媽說「可是」,就會一起溫柔地 push 一下。
她的速度雖然不快,但我們還是看完了所有衣物。她留下了一些新品打算自己賣,可見她的惜物之心。
整理中有個有趣的插曲——在一個角落出現了一箱情趣用品,女兒天真地問:「媽媽為什麼有 cosplay 的衣服?還有手銬?」媽媽瞬間害羞起來,笑著說「這個可以全部不要了」,並迅速要我們打包送出。
後來,我看到她的畢業照、沙龍照,年輕時的她非常漂亮。也因此更能理解,為什麼對那些漂亮的衣服,她會有著那麼難以割捨的情感。
大概是看著這些物品,會讓她還記起那個曾經漂亮愛打扮的自己。
最後,我們的成果是暫時無法空出房間給女兒睡覺。但是我們也鼓勵媽媽,雖然今天沒有完成2/3的物品斷捨離,但妳也讓一半的物品離開了妳們家。
「妳值得好好的稱讚自己一番。」聽到我們這樣說,她似乎有鬆了一口氣。
我們鼓勵她,整理本來就不是一蹴可幾。
而是透過一次次的斷捨離,重新找回自己是誰的過程。
本來以為這次整理只是為了替女兒空出一間房間,真的沒想到,其實也是在協助媽媽在一次次的放下裡,慢慢找回那些年輕也美好的自己。
並且,重新在心中種下一個「我值得擁有美好物品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