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人講起《悟空傳》,忍不住讓我又一次思考「意識流」究竟是個什麼東西——以前也嘗試寫過幾篇半成品,但最後的結果可以說都不盡如人意;我因此思考,自己的創作裡究竟缺少了什麼。
於是我發現,我好像始終都沒辦法在自己的小說裡理清重點,東一團、西一團,像是一盤散沙。該如何選擇、如何取捨、如何編排上,存在著太多的不確定性,「似乎可以這樣那樣」,但又遠不只是這些。我一方面試圖還原意識流的感覺,但一方面又想在其中找到規則,至始至終都抱持這樣矛盾的心情,使得小說總有某種充滿斧鑿痕跡的不自然扭捏感。
我最欣賞的意識流作品有兩本,《追憶似水年華》和《酒徒》,不過前者太獨特又太難複製,而後者的意識流橋段雖然讓我極其讚賞,但在劇情編排上卻說不上特出(畢竟這本也有點年代了)。而前述提到的《悟空傳》,大概是這裡面最有架構感的作品了,但《悟空傳》是意識流嗎?這樣講大概一堆文學人要不服了。(笑)
不過與其思考意識流是什麼,它的定義和疆界在哪裡,嘗試針對細部差異去做分析或許是更務實一點的做法。而意識流的架構,是我認為非常值得深究的地方。
意識流有架構嗎?看似沒有,都通常都是有的。甚至在我看來,意識流在形式上的鬆散,反而進一步強化了作品對架構的要求——為什麼要這樣分段、章節之間的跳躍隱含著什麼樣的解讀,這些都得有所依據。
如果真的把意識流當成「想怎麼寫就怎麼寫」,那就大錯特錯了。意識流和傳統寫作邏輯的差別,在於傳統寫作通常圍繞著核心的價值觀展開,像是漂亮的同心圓;而意識流則像枝繁葉茂的大樹,會不斷「分岔」,然而這個分岔的過程,依然在隱微、曲折地鋪陳著主體思想的闡明。
換一個形容方式,傳統寫作就是常見的強幹弱枝,意識流在情節分配上卻往往是強枝弱幹。而如何在強枝弱幹的脈絡下,依然凸顯出核心思想的力度,就很考驗情節編排上的設計了。
這裡岔出去講兩個相對簡單的故事架構:雙線敘事和穿插敘事。在我看來,這兩者可被稱為基礎版的意識流,因為它們同樣強調故事焦點的遞遷,只是在做法上屬於一貫且制式的。
不過在寫作邏輯上,這兩者和意識流卻大有不同。雙線敘事或者穿插敘事,這兩者的寫作架構在最初便已經預設好了,屬於先有架構、後填劇情;而意識流的架構卻往往不會這麼簡單,通常情況下,作者會為了劇情而「客製化」一套故事架構,不會簡單遵守「abab」設計,有可能是「abacb」,也可能是「abcba」,端看所欲表述的內容為何。
沒有預設的架構作為前提,可想而知這樣的創作是更加困難的。而更困難的是,你還必須說服讀者,為何既有的模板不用,而要使用這套原創的架構呢?如此複雜的辯證,便是長久以來一直困擾我的瓶頸所在。
說來說去,我認為意識流的特色,在於它是「幾乎無法被抄襲」的,因為意識流的重心就在它的枝葉,在最個人化、最發散的思考上,可以說意識流就是「解構」的,是著重於重構故事的特殊寫作模式,取其形、取其意,都只能算是買櫝還珠、捨本逐末。
這大概也是我會如此喜愛意識流的原因——正是它在各方面的「意識」,並且在每個細節都試圖以獨樹一格的方式填充。不過愈是接近,也就愈發現其間的困難。
真是,「路漫漫其修遠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