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歷史

含有「香港歷史」共 2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在柏林接受訪問時,區嘉雯談及電影《從今以後》的深層背景,受東亞歷史習俗影響,社會對Lesbian Couple難以辨認、因而導致Lesbian自身權益難以得到保障的困境: 「在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有不少帮人家打工的“马姐” ,她们都是不嫁人的“自梳女”,很多都是同性恋者,对我们中国人
Thumbnail
人為的地界可以在頃刻之間就敲定,但一方水土就如同生於其中的一方人一樣,人不能一夜之間從嬰兒變成大人,香港社會的建立、權力的衝突、文化的形成、思想的傳承,過程就更漫長,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了解香港人的由來,我們就必須用自己的視角去看香港如何成為香港。
Thumbnail
近來都在看香港歷史相關的讀物,沒甚麼明確的目標,就僅覺得想了解也該了解更多自身歷史而已。地上人口眾多,我會生而為香港人,或許全屬偶然,但我仍想探索這個身份、背景帶給我的意義。神諭說「認識你自己」,我想讀歷史也是認識自己的一種方法吧。 身份認同 政治冷感? 華人精英 守護香港 前途談判
Thumbnail
起初這群德國人的生活頗為輕鬆,俱樂部、戲院、球場等一應俱全,甚至容許自設酒吧,與看守的英兵一同暢飲。驟眼會以為這裡不是拘留營,而是度假營。不過,不論氣氛再輕鬆,這裡始終是拘留營,被拘留的德國人只要做錯一件事,一切都會打回原形。而很自然地,在有酒的地方,自然就會有人犯錯……
Thumbnail
在48小時最後通牒時限屆滿後,英國對德正式宣戰,而香港政府亦隨即將在港德國人拘押並帶往拘留營……針對大多以商人及專業人士身份處於香港的德國人,其背後所擁私人與公司財產之巨大,政府當然不會放過。不過,你以為香港政府會私吞這筆橫財時,歷史總會告訴你:There's always a catch!
Thumbnail
1939年9月28日,英軍連同警察以及政治部等,大規劃搜捕在較早前從九龍醫院逃離的被拘禁德國人。軍警將依據消息所指,集中調查可能的逃走路線,包括陸上向華界,以及海上向澳門的可能路線…… 事後看來,Karl 的確準確預測了之後的戰爭走向。 病君乘「病」逃走 假扮官員,上演現實版「人在野」
Thumbnail
被帶走的,是到港工作僅三個月的年輕德國工程師 Gerhard Neumann,和他一樣被帶走的人不是個別例子。事實上當宣戰一刻過後,英國官員與英軍、香港警察、政治部探員等,就已經全面出動,在港九搜索並帶走仍然在港的「德國男性」[1]。 「Why Not?」
Thumbnail
當真正的歷史被忽視,以「光棍」取代「國殤」,甚至以「光棍」褻瀆「國殤」的行為,只會成為日後社會的主旋律。
Thumbnail
1939年的盛夏,德國入侵波蘭,伴隨著英國、法國對德宣戰,歐洲局勢急轉直下,動盪之勢亦隨之帶到香港…… 對香港政府而言,英國對德宣戰,德國會否藉在港德人影響香港治安與穩定,從而干擾英國海外領地並支援德國戰事,成為實際的威脅……
Thumbnail
遊歷過世界,才發現香港比不少知名大城市更發達、龐大,有繁榮的一面,山水又在可望可即的距離。百多年功夫建造出首屈一指的城邦,卻在主權移交的廿多年間急速退化,迫令無數人離開安樂窩,教人感慨萬千。但正因如此,我們更需要認識歷史、掌控話語權《空白的一百年》值得我們細閱,感受前人如何建構香港,思考如何開拓未來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