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魂不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每年的 11 月 11 日,是什麼日子?

和平紀念日、國殤紀念日、停戰日、陣亡將士紀念日、退伍軍人日…… You name it。就請不要說「光棍節」。

raw-image

國殤紀念日的由來,簡單來說就是由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終戰一刻——1918 年 11 月 11 日早上 11 時——所演變而成的,為紀念在一戰、二戰以至各戰爭中,為國捐軀的軍人與戰爭死難者而設的紀念日。詳細的我不用多寫,港識多史Watershed Hong Kong 都分別有詳細介紹,特別是和平紀念日對香港的意義 [1] [2]。

至於為何我對 11 月 11 日被稱為「光棍節」如此反感,倒也不是單純的討厭「消費節日」或者「中國式節日」。但數其源因,卻與中國有關。

若對香港特區政府現時對歷史的「官方論調」有所耳聞的,也許就明白我所指的是什麼一回事。香港在主權移交前,一直由港府官方悼念兩個戰爭相關日子:紀念一戰的「國殤紀念日」,與紀念二戰及二戰期間香港保衛戰的「重光紀念日」,均屬公眾假期,且官方均會隆重悼念。在主權移交後,香港特區政府將這兩日取消,自此「國殤」與「重光」兩日就只能降格為私人悼念活動,僅由民間的退伍軍人組織籌辦。至於原有的公眾假期?讓給了「勞動節」與「佛誕」了。

要說特區政府是忘記「國殤」、「重光」兩日嗎?倒不完全是,但只是忘記「外國勢力」與「本土勢力」的部分,全盤改以中國的歷史立場出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志在彰顯中共遊擊隊的功勞,以及強調香港重光歷史以至香港自身「均屬於中國的一部分」

至於港人、英國加拿大等攜手保衛香港的主要部分?抱歉,特區政府不想提起,亦沒興趣理會。六年前 BBC 曾以「被遺忘的歷史」形容香港保衛戰,曾在香港保衛戰作戰的華籍英兵更炮轟香港特區政府無視退伍老兵。若非近年香港本土意識增強,多了人主動認識香港的歷史,也許「國殤」、「重光」等重要歷史就會隨著老兵的逝去而銷聲匿跡,甚至被其他外來事物所取代,用以作笑話。

raw-image
raw-image

對,真的有人會這樣做。這些截圖是來自幾年前的不同社交媒體留言,留言者更包括一名香港著名親中「評論員」。當真正的歷史被忽視,以「光棍」取代「國殤」,甚至以「光棍」褻瀆「國殤」的行為,只會成為日後社會的主旋律。

作為專注於戰爭史研究的喜好者,以及更重要的——作為香港人,11 月 11 日這一日的真正意義,實在不容被抹殺的!

[1] https://www.wetoasthk.com/【港識.和平紀念日】一戰又關香港咩事?/

[2] https://www.watershedhk.com/香港和平紀念碑-立於中環核心 以昭忠義英烈/


📓 二戰歷史創作系列《盟軍中的德國佬 Gerhard Neumann》連載中
👏 請「拍手」支持,支持我繼續創作
🔖 本文原刊於 Matters(2021 年 11 月 11 日):https://matters.news/@peter_masklo/%E8%8B%B1%E9%AD%82%E4%B8%8D%E6%9C%BD-bafyreigy4n5q2wpthwtzcuk6ee6qj57yvcpoahgdf24zatwlc52wbals5q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思高的沙龍
13會員
13內容數
1940年 6月 27日,遠東香港的匯豐銀行大廈中,一名德國年輕人在電梯中碰上了一名美國人。這一碰,改變了這名德國人日後的命運……
馬思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27
本來想延續參與《成為你的一天》那篇文章,繼續寫我最愛的美國將領麥克阿瑟的事蹟。但畢竟用同一題材就有點「呃稿」之嫌,那就來寫排在我心中第二的美國將領,美軍機械化、裝甲化戰鬥的先驅,四星上將佐治.巴頓(George S. Patton)。
Thumbnail
2022/03/27
本來想延續參與《成為你的一天》那篇文章,繼續寫我最愛的美國將領麥克阿瑟的事蹟。但畢竟用同一題材就有點「呃稿」之嫌,那就來寫排在我心中第二的美國將領,美軍機械化、裝甲化戰鬥的先驅,四星上將佐治.巴頓(George S. Patton)。
Thumbnail
2022/03/27
也許大部分熱衷於二次大戰軍事史的人,都曾幻想過自己是於終戰一刻,踏足在那艏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密蘇里號戰艦上的一員,見證著各國軍政要人大筆一揮,結束那場該死的戰爭。
Thumbnail
2022/03/27
也許大部分熱衷於二次大戰軍事史的人,都曾幻想過自己是於終戰一刻,踏足在那艏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密蘇里號戰艦上的一員,見證著各國軍政要人大筆一揮,結束那場該死的戰爭。
Thumbnail
2022/03/27
第二篇介紹的四本書,均以「帝國」起題,均以「日本」為中心,但四個「帝國」的時空背景卻不盡相同。 帝國航路:從幕末到帝國,日本走向世界的開化之路 想了解更多此書的,蔡凱西的誰的帝國與航路?我讀《帝國航路:從幕末到帝國,日本走向世界的開化之路》是一個非常好的入門階。 當帝國回到家:戰後日本的遣返與重整
Thumbnail
2022/03/27
第二篇介紹的四本書,均以「帝國」起題,均以「日本」為中心,但四個「帝國」的時空背景卻不盡相同。 帝國航路:從幕末到帝國,日本走向世界的開化之路 想了解更多此書的,蔡凱西的誰的帝國與航路?我讀《帝國航路:從幕末到帝國,日本走向世界的開化之路》是一個非常好的入門階。 當帝國回到家:戰後日本的遣返與重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十一月十一日不是什麼「光棍節」,而是西歐國家的「和平紀念日」 Remembrance Day! 
Thumbnail
十一月十一日不是什麼「光棍節」,而是西歐國家的「和平紀念日」 Remembrance Day! 
Thumbnail
筆者特別挑在台北時間六月五號寫,是因為時差。利用時差,即便在美東的讀者們也可以看看為什麼我們應該紀念六四。 我們紀念六四是暫時治標;解決國族主義、中華民族問題,以及一個中國問題,這三個互相糾結,堪稱三位一體的問題才是治本。 但先一邊治標,延續對中共抗戰是必須的;但治本之道,也需要持續、逐步進行。
Thumbnail
筆者特別挑在台北時間六月五號寫,是因為時差。利用時差,即便在美東的讀者們也可以看看為什麼我們應該紀念六四。 我們紀念六四是暫時治標;解決國族主義、中華民族問題,以及一個中國問題,這三個互相糾結,堪稱三位一體的問題才是治本。 但先一邊治標,延續對中共抗戰是必須的;但治本之道,也需要持續、逐步進行。
Thumbnail
在這個時間段,還是要寫一下那些年的歷史
Thumbnail
在這個時間段,還是要寫一下那些年的歷史
Thumbnail
三年前的今天是香港的中大保衛戰,大家還記得嗎?
Thumbnail
三年前的今天是香港的中大保衛戰,大家還記得嗎?
Thumbnail
每年的11月11日為國殤紀念日(Remembrance Day),加拿大雖然有少數省份只紀念而不放假,但均於上午11:11進行兩分鐘靜默,首都渥太華的國家戰爭紀念址前及許多地方,用莊重的儀式如鳴砲與獻上象徵生命之美的花圈,全國共同緬懷於一次(1914~1918)及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
Thumbnail
每年的11月11日為國殤紀念日(Remembrance Day),加拿大雖然有少數省份只紀念而不放假,但均於上午11:11進行兩分鐘靜默,首都渥太華的國家戰爭紀念址前及許多地方,用莊重的儀式如鳴砲與獻上象徵生命之美的花圈,全國共同緬懷於一次(1914~1918)及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
Thumbnail
謹以此文,獻給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接回管理25年的香港與香港人。
Thumbnail
謹以此文,獻給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接回管理25年的香港與香港人。
Thumbnail
當真正的歷史被忽視,以「光棍」取代「國殤」,甚至以「光棍」褻瀆「國殤」的行為,只會成為日後社會的主旋律。
Thumbnail
當真正的歷史被忽視,以「光棍」取代「國殤」,甚至以「光棍」褻瀆「國殤」的行為,只會成為日後社會的主旋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