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魂不朽

2022/03/28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每年的 11 月 11 日,是什麼日子?
香港和平紀念日「非官方」悼念儀式。
攝於中環和平紀念碑。
國殤紀念日的由來,簡單來說就是由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終戰一刻——1918 年 11 月 11 日早上 11 時——所演變而成的,為紀念在一戰、二戰以至各戰爭中,為國捐軀的軍人與戰爭死難者而設的紀念日。詳細的我不用多寫,港識多史Watershed Hong Kong 都分別有詳細介紹,特別是和平紀念日對香港的意義 [1] [2]。
至於為何我對 11 月 11 日被稱為「光棍節」如此反感,倒也不是單純的討厭「消費節日」或者「中國式節日」。但數其源因,卻與中國有關。
若對香港特區政府現時對歷史的「官方論調」有所耳聞的,也許就明白我所指的是什麼一回事。香港在主權移交前,一直由港府官方悼念兩個戰爭相關日子:紀念一戰的「國殤紀念日」,與紀念二戰及二戰期間香港保衛戰的「重光紀念日」,均屬公眾假期,且官方均會隆重悼念。在主權移交後,香港特區政府將這兩日取消,自此「國殤」與「重光」兩日就只能降格為私人悼念活動,僅由民間的退伍軍人組織籌辦。至於原有的公眾假期?讓給了「勞動節」與「佛誕」了。
要說特區政府是忘記「國殤」、「重光」兩日嗎?倒不完全是,但只是忘記「外國勢力」與「本土勢力」的部分,全盤改以中國的歷史立場出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志在彰顯中共遊擊隊的功勞,以及強調香港重光歷史以至香港自身「均屬於中國的一部分」
至於港人、英國加拿大等攜手保衛香港的主要部分?抱歉,特區政府不想提起,亦沒興趣理會。六年前 BBC 曾以「被遺忘的歷史」形容香港保衛戰,曾在香港保衛戰作戰的華籍英兵更炮轟香港特區政府無視退伍老兵。若非近年香港本土意識增強,多了人主動認識香港的歷史,也許「國殤」、「重光」等重要歷史就會隨著老兵的逝去而銷聲匿跡,甚至被其他外來事物所取代,用以作笑話。
對,真的有人會這樣做。這些截圖是來自幾年前的不同社交媒體留言,留言者更包括一名香港著名親中「評論員」。當真正的歷史被忽視,以「光棍」取代「國殤」,甚至以「光棍」褻瀆「國殤」的行為,只會成為日後社會的主旋律。
作為專注於戰爭史研究的喜好者,以及更重要的——作為香港人,11 月 11 日這一日的真正意義,實在不容被抹殺的!

📓 二戰歷史創作系列《盟軍中的德國佬 Gerhard Neumann》連載中
👏 請「拍手」支持,支持我繼續創作
🔖 本文原刊於 Matters(2021 年 11 月 11 日):https://matters.news/@peter_masklo/%E8%8B%B1%E9%AD%82%E4%B8%8D%E6%9C%BD-bafyreigy4n5q2wpthwtzcuk6ee6qj57yvcpoahgdf24zatwlc52wbals5q
馬思高
馬思高
歷史愛好者,專攻近現代亞洲政治/軍事史。研究作品包括二戰歷史創作系列《二戰被拘留的在港德國人》與《盟軍中的德國佬 Gerhard Neumann》。主要以香港粵文創作,間中出現書面中文(好似係…)。前公務員(香港)/現職公務人員(英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