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魂不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每年的 11 月 11 日,是什麼日子?
香港和平紀念日「非官方」悼念儀式。
攝於中環和平紀念碑。
國殤紀念日的由來,簡單來說就是由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終戰一刻——1918 年 11 月 11 日早上 11 時——所演變而成的,為紀念在一戰、二戰以至各戰爭中,為國捐軀的軍人與戰爭死難者而設的紀念日。詳細的我不用多寫,港識多史Watershed Hong Kong 都分別有詳細介紹,特別是和平紀念日對香港的意義 [1] [2]。
至於為何我對 11 月 11 日被稱為「光棍節」如此反感,倒也不是單純的討厭「消費節日」或者「中國式節日」。但數其源因,卻與中國有關。
若對香港特區政府現時對歷史的「官方論調」有所耳聞的,也許就明白我所指的是什麼一回事。香港在主權移交前,一直由港府官方悼念兩個戰爭相關日子:紀念一戰的「國殤紀念日」,與紀念二戰及二戰期間香港保衛戰的「重光紀念日」,均屬公眾假期,且官方均會隆重悼念。在主權移交後,香港特區政府將這兩日取消,自此「國殤」與「重光」兩日就只能降格為私人悼念活動,僅由民間的退伍軍人組織籌辦。至於原有的公眾假期?讓給了「勞動節」與「佛誕」了。
要說特區政府是忘記「國殤」、「重光」兩日嗎?倒不完全是,但只是忘記「外國勢力」與「本土勢力」的部分,全盤改以中國的歷史立場出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志在彰顯中共遊擊隊的功勞,以及強調香港重光歷史以至香港自身「均屬於中國的一部分」
至於港人、英國加拿大等攜手保衛香港的主要部分?抱歉,特區政府不想提起,亦沒興趣理會。六年前 BBC 曾以「被遺忘的歷史」形容香港保衛戰,曾在香港保衛戰作戰的華籍英兵更炮轟香港特區政府無視退伍老兵。若非近年香港本土意識增強,多了人主動認識香港的歷史,也許「國殤」、「重光」等重要歷史就會隨著老兵的逝去而銷聲匿跡,甚至被其他外來事物所取代,用以作笑話。
對,真的有人會這樣做。這些截圖是來自幾年前的不同社交媒體留言,留言者更包括一名香港著名親中「評論員」。當真正的歷史被忽視,以「光棍」取代「國殤」,甚至以「光棍」褻瀆「國殤」的行為,只會成為日後社會的主旋律。
作為專注於戰爭史研究的喜好者,以及更重要的——作為香港人,11 月 11 日這一日的真正意義,實在不容被抹殺的!

📓 二戰歷史創作系列《盟軍中的德國佬 Gerhard Neumann》連載中
👏 請「拍手」支持,支持我繼續創作
🔖 本文原刊於 Matters(2021 年 11 月 11 日):https://matters.news/@peter_masklo/%E8%8B%B1%E9%AD%82%E4%B8%8D%E6%9C%BD-bafyreigy4n5q2wpthwtzcuk6ee6qj57yvcpoahgdf24zatwlc52wbals5q
avatar-img
13會員
13內容數
1940年 6月 27日,遠東香港的匯豐銀行大廈中,一名德國年輕人在電梯中碰上了一名美國人。這一碰,改變了這名德國人日後的命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馬思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來想延續參與《成為你的一天》那篇文章,繼續寫我最愛的美國將領麥克阿瑟的事蹟。但畢竟用同一題材就有點「呃稿」之嫌,那就來寫排在我心中第二的美國將領,美軍機械化、裝甲化戰鬥的先驅,四星上將佐治.巴頓(George S. Patton)。
也許大部分熱衷於二次大戰軍事史的人,都曾幻想過自己是於終戰一刻,踏足在那艏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密蘇里號戰艦上的一員,見證著各國軍政要人大筆一揮,結束那場該死的戰爭。
第二篇介紹的四本書,均以「帝國」起題,均以「日本」為中心,但四個「帝國」的時空背景卻不盡相同。 帝國航路:從幕末到帝國,日本走向世界的開化之路 想了解更多此書的,蔡凱西的誰的帝國與航路?我讀《帝國航路:從幕末到帝國,日本走向世界的開化之路》是一個非常好的入門階。 當帝國回到家:戰後日本的遣返與重整
第一篇介紹的三部作品,都是「平行時空」形式,建基於一定的真實歷史下所延伸,並作截然不同發展的「歷史」。而且,三部均有相關的影視作品,同時滿足閱讀與視覺觀感刺激。 希特勒回來了! 個人而言,小說遠較電影吸引,但當然電影都不失為了解此作的一部良方。 次元艦隊(漂流艦隊) 是,大臣 / 是,首相
這篇是完稿後才忽發而成的前言。 原打算只寫「十本」,結果前前後後寫了近廿本書,該甚去選擇第一篇包含的書?最終的決定是…求其啦!抽簽決定! 君王論 一開始就來這本「惡啃」之書?我承認,要消化這本可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我就是失敗的例子。 最終戰爭論.戰爭史大觀 又是一本難嚥的書,而且作者的受爭議度更大。
本來想延續參與《成為你的一天》那篇文章,繼續寫我最愛的美國將領麥克阿瑟的事蹟。但畢竟用同一題材就有點「呃稿」之嫌,那就來寫排在我心中第二的美國將領,美軍機械化、裝甲化戰鬥的先驅,四星上將佐治.巴頓(George S. Patton)。
也許大部分熱衷於二次大戰軍事史的人,都曾幻想過自己是於終戰一刻,踏足在那艏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密蘇里號戰艦上的一員,見證著各國軍政要人大筆一揮,結束那場該死的戰爭。
第二篇介紹的四本書,均以「帝國」起題,均以「日本」為中心,但四個「帝國」的時空背景卻不盡相同。 帝國航路:從幕末到帝國,日本走向世界的開化之路 想了解更多此書的,蔡凱西的誰的帝國與航路?我讀《帝國航路:從幕末到帝國,日本走向世界的開化之路》是一個非常好的入門階。 當帝國回到家:戰後日本的遣返與重整
第一篇介紹的三部作品,都是「平行時空」形式,建基於一定的真實歷史下所延伸,並作截然不同發展的「歷史」。而且,三部均有相關的影視作品,同時滿足閱讀與視覺觀感刺激。 希特勒回來了! 個人而言,小說遠較電影吸引,但當然電影都不失為了解此作的一部良方。 次元艦隊(漂流艦隊) 是,大臣 / 是,首相
這篇是完稿後才忽發而成的前言。 原打算只寫「十本」,結果前前後後寫了近廿本書,該甚去選擇第一篇包含的書?最終的決定是…求其啦!抽簽決定! 君王論 一開始就來這本「惡啃」之書?我承認,要消化這本可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我就是失敗的例子。 最終戰爭論.戰爭史大觀 又是一本難嚥的書,而且作者的受爭議度更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十一月十一日不是什麼「光棍節」,而是西歐國家的「和平紀念日」 Remembrance Day! 
2024年7月1日,香港淪陷五週年,臺灣舉辦追思會,分享了一群香港人的故事。香港政府的偏袒大陸人政策,以及國安法23條讓臺灣人不敢支持香港人,限制了香港人的政治自由與前途。活動詳情請留意赴湯 2.0專頁。
Thumbnail
日前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協會會長朱嘉煌率團前往沖繩參加六月二十二日《第十二回台湾出身戰歿者慰靈顯彰祭》和六月二十三日《沖繩戰79年慰靈之日》由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所主持的平和祈念慰靈日活動。 這是一場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台灣先人在歷史上,因地理與歷史緣故在沖繩琉球群島戰役的重要性紀念活動。
近年來,香港的遭遇屢屢獲得國際社會的同情,但是作爲大陸人,我實在不能同情香港。因爲這個世界上自古以來都是富人同情窮人,强者同情弱者。現在就大陸人的境況來說,怎可比香港呢? 香港雖然遭到了許多不公平的待遇,但是畢竟還沒有發展到64的程度。想想當初被坦克車碾過的學生,被子彈打死的市民。。。過去香港人笑
Thumbnail
1895年,❙甲午戰爭❙ 一役證明了只求表面形似的 ❙洋務運動❙ —— 類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年代的改革開放 —— 的澈底失敗,於是出現了從根本上改革 ❙清國❙ 體制的意見,立憲思想借 ❙戊戌變法❙ 開始凝聚力量,然而百日即壽終正寢。  ...
Thumbnail
香港人可能對二二八不太清楚,但也不見得台灣人有多重視二二八,所以在二二八這天假期,不少人相約出遊,有公司在這天安排員工旅遊或餐宴。二二八只是眾多假期的其中一天,在新一代台灣人心中已經失去該有的意義。甚至在近年的選舉中,如果仍有人提出二二八的責任問題,會被視為不知民情,拿歷史事件爭選票。
Thumbnail
    2023年7月1日國防部舉行「中華民國雲南反共救國軍」陣亡將士靈位入祀典禮,自泰北地區移靈948名英靈,入祀圓山忠烈祠。典禮進行時,大雨傾盆,電閃雷鳴,貌似天地同悲,也在為「異域孤軍」落淚。
Thumbnail
第二十七章  天安門事件 一九八九年六月三日星期六晚間,中共武裝部隊開進天安門廣場,對廣場上悼念前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的示威抗議學生群眾們展開了武力鎮壓。消息見報後,台灣各界紛紛譴責中共暴行。由四家唱片公司、一百多位歌手共同錄製的歌曲「歷史的傷口」廣泛傳唱。週一校園裡大家交頭接耳都在談論著這起事件
Thumbnail
你被砍的國定假日不是12月25日而已 是以下7天國定假日 原本馬總統時期周休二日還有放這7天國定假日 元旦翌日(1月2日)、 青年節(3月29日)、 教師節(9月28日)、 光復節(10月25日)、 蔣公誕辰(10月31日)、 國父誕辰(11月12日) 以及行憲紀念日(12月25日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十一月十一日不是什麼「光棍節」,而是西歐國家的「和平紀念日」 Remembrance Day! 
2024年7月1日,香港淪陷五週年,臺灣舉辦追思會,分享了一群香港人的故事。香港政府的偏袒大陸人政策,以及國安法23條讓臺灣人不敢支持香港人,限制了香港人的政治自由與前途。活動詳情請留意赴湯 2.0專頁。
Thumbnail
日前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協會會長朱嘉煌率團前往沖繩參加六月二十二日《第十二回台湾出身戰歿者慰靈顯彰祭》和六月二十三日《沖繩戰79年慰靈之日》由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所主持的平和祈念慰靈日活動。 這是一場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台灣先人在歷史上,因地理與歷史緣故在沖繩琉球群島戰役的重要性紀念活動。
近年來,香港的遭遇屢屢獲得國際社會的同情,但是作爲大陸人,我實在不能同情香港。因爲這個世界上自古以來都是富人同情窮人,强者同情弱者。現在就大陸人的境況來說,怎可比香港呢? 香港雖然遭到了許多不公平的待遇,但是畢竟還沒有發展到64的程度。想想當初被坦克車碾過的學生,被子彈打死的市民。。。過去香港人笑
Thumbnail
1895年,❙甲午戰爭❙ 一役證明了只求表面形似的 ❙洋務運動❙ —— 類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年代的改革開放 —— 的澈底失敗,於是出現了從根本上改革 ❙清國❙ 體制的意見,立憲思想借 ❙戊戌變法❙ 開始凝聚力量,然而百日即壽終正寢。  ...
Thumbnail
香港人可能對二二八不太清楚,但也不見得台灣人有多重視二二八,所以在二二八這天假期,不少人相約出遊,有公司在這天安排員工旅遊或餐宴。二二八只是眾多假期的其中一天,在新一代台灣人心中已經失去該有的意義。甚至在近年的選舉中,如果仍有人提出二二八的責任問題,會被視為不知民情,拿歷史事件爭選票。
Thumbnail
    2023年7月1日國防部舉行「中華民國雲南反共救國軍」陣亡將士靈位入祀典禮,自泰北地區移靈948名英靈,入祀圓山忠烈祠。典禮進行時,大雨傾盆,電閃雷鳴,貌似天地同悲,也在為「異域孤軍」落淚。
Thumbnail
第二十七章  天安門事件 一九八九年六月三日星期六晚間,中共武裝部隊開進天安門廣場,對廣場上悼念前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的示威抗議學生群眾們展開了武力鎮壓。消息見報後,台灣各界紛紛譴責中共暴行。由四家唱片公司、一百多位歌手共同錄製的歌曲「歷史的傷口」廣泛傳唱。週一校園裡大家交頭接耳都在談論著這起事件
Thumbnail
你被砍的國定假日不是12月25日而已 是以下7天國定假日 原本馬總統時期周休二日還有放這7天國定假日 元旦翌日(1月2日)、 青年節(3月29日)、 教師節(9月28日)、 光復節(10月25日)、 蔣公誕辰(10月31日)、 國父誕辰(11月12日) 以及行憲紀念日(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