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林接受《電影島賞》訪問時,區嘉雯談及《從今以後》的深層背景:受東亞歷史習俗影響,社會對lesbian couple難以辨認,因而造成其權益得不到保障。她以「馬姐」為例,向觀眾提供了一個理解故事背景的切入點:
「在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有不少帮人家打工的“马姐” ,她们都是不嫁人的“自梳女”,很多都是同性恋者,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这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
上世紀20-30年代,不少廣東順德女人南下香港打工,她們堪稱中國最早突破土地禁錮、近似獲得獨立的女性,擁有勞動力流動性(大部分中國人在1980年代陸改革開放之後才逐漸獲此權利)。促使她們南下的重要原因是,當時港英政府開始禁止蓄養奴婢,造成傭人需求大增。
這些人被稱為「馬姐」,她們之間的相處方式也很特別,是由特定歷史背景促成。當時社會對於人身和財產安全保障有限,導致結誼之風盛行,女人弱勢更加需要抱團取暖,結成community,共同興建姑婆屋,並在此終老。事實上,「梳起不嫁」道出那時代女性的狹隘人生:婚姻和工作不可兼得。社會背景促成她們在同性之間中尋求連結,包括產生同性戀情;當社會進步,上述限制不復存在,親密的連結關係也就自然而然消逝。同樣是背井離鄉打工的菲傭,禮拜日路過她們聚會場所的你,並不覺得人群中有很多lesbian。
許多資料表明,相較更開放的菲律賓,來自落後地區(印尼)的印傭之中有較高同性戀比例,不少人具男性化打扮特徵。然而,以TB/TBG觀感出雙入對的印傭又未必都是lesbian。據《性別模糊的界限——外傭與香港家庭的角力》訪問調查,打扮男性化的印傭在香港受到(女)僱主歡迎,並非因為她們真心接受lesbian,只是不必擔心有人勾引丈夫。若僱主表明不僱傭lesbian,印傭會想辦法讓他們相信自己並不喜歡女人。可以說,印傭這種介於同性戀或姊妹之間的難以辨認,以及香港僱主對她們似是而非的接納,是保守落後的東亞向現代社會轉型過程中的自然現象。
因為歷史上存在過類似馬姐之類人群,並且目前仍存在不少來自落後地區的女性,她們有意無意間含混的關係,令人們對女性出雙入對、同居終老的現象習以為常 ,很難(也不想去)分辨她們之中那些人是同性戀。
這造成電影《從今以後》所描繪:社會表面上對兩個女人同居較包容,但這份包容是通過混淆概念達成的。女同性戀者可能因此高估人們對自己的接納程度而忽視法律保障,到最後才發現,周圍人的「接納」如此脆弱,不堪一擊。
藉助學術界的普遍觀點,楊曜愷有意或無意巧妙地選擇了工廠妹作為其刻畫對象。工廠妹是香港社會中最早具備現代意義上愛情基礎的一輩人。1970年代,香港政府整肅貪污風氣,市民社會治安及財產安全得到保障,不再需要報團取暖。與此同時,女性亦普遍實現工作和結婚生子可兼得的自主選擇。這些社會背景構成現代愛情關係的基礎,也令工廠妹結成的Couple完全擺脫了特殊曆史背景下尋求報團取暖的蒙昧連結,因此有理由到現代法律框架下尋求保障,但社會風俗(包括當事人自身觀念)卻往往滯後。
相關文章:電影《從今以後》不易 「被看見」的感情
一對異性長者手牽手上街,幾乎肯定會被默認為是恩愛Couple;但兩個女人牽手上街,外人卻難以判斷她們的關係...
如果牽手擁抱是平常事,中性打扮也不一定代表性取向——那麼,兩個共同生活30餘年長者的愛情,要如何呈現,方能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