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
含有「中山大學」共 2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Ours whisper沙龍
2025/02/12
開春與舊友夫妻閒聊青春
初一下午,約了許久未曾聯繫的國中同學喝茶聊天。 我們的國中時期,學生談戀愛是不被允許的,不只會被老師重點關切,還會通知家長「好好與貴子弟懇談」。 但是據她說,成績好的學生有著特權,班上部份男女同學的位置,就是導師刻意安排坐在一起的。
#
女同學
#
聊天
#
老朋友
17
5
國王 K
4
羨慕
跟著Cailyn環遊世界的沙龍
2025/02/10
台灣 Taiwan【高雄Kaohsiung】西子灣siziwan
台灣 Taiwan【高雄Kaohsiung】西子灣siziwan 一、西子灣siziwan簡介 西子灣以夕陽美景及天然礁石聞名,區內包括了西子灣海水浴場、海濱公園、打狗英國領事館....等景點;可觀海景、遠眺高雄港;海水浴場極富熱帶氣息、南國風情,每當夜幕低垂,晚霞的照耀,漁船燈火閃爍其間,呈現
#
西子灣
#
Taiwan
#
景點
1
留言
真然的沙龍
2025/01/26
偶遇台灣獼猴:步道上的驚喜與矛盾
春節假期在宜蘭礁溪山區的步道上,與家人散步時,意外地遇見了一群台灣獼猴。一隻母猴懷裡抱著小猴,慢慢地穿越草地,母猴警戒的眼神、幼猴無助的依偎,這樣的畫面讓我停下腳步,忍不住拿起相機想捕捉這珍貴的一刻。
#
獼猴
#
天母古道
#
礁溪
14
3
真然
5
當我看到這群獼猴我也愣住了,是一大群至少七八隻。相機拿起來拍了好多張,哈哈!只有兩張清楚,因為拍照時有點害怕,焦距沒對準。
輕煙跟你聊聊
2025/01/22
(高雄西子灣隧道口外美食)日式古早味「蛋板捲」--- 全台唯一古早味小吃,高齡老先生風雨無阻獨賣。
當時他一邊裝袋,一邊回憶的說,「蛋板捲」是日據時代就有的日本食物,發明歷史已不可考,也跟大家熟悉的「厚蛋燒」(厚焼き卵)、「玉子燒」(玉子焼き)。「雞蛋卷是(だし巻き卵)不同,是他在年少時跟一位日本人學的,日本師傅當年只收了三位徒弟,其他兩位都比他年長,如今都已仙逝作古,全台就剩下他獨賣
#
高雄西子灣美食
#
蛋板捲
#
西子灣
9
留言
城市新聞網
2024/12/23
ESG永續建築國際研討會 金士懿教授主講建築BIM技術與永續發展的全球應用與探討
城市生活報 | 記者 陳泓成 編輯報導 | 2024.12.24 | 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與能源效率的關注日益提高,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技術正逐漸成為建築業推動永續發展的核心工具。 BIM不僅重塑了建築規劃、設計與施工的方式
#
研討會
#
建築
#
永續發展
1
留言
E
2024/12/05
Jul. 2024
今年的七月異常的炎熱,剛好這個月忙了一段時間,月底有個空檔,可以去高雄看看地,順便去找老朋友,就跟老邱相約一起,沒想到這個月,還能抽空見見許久不見的朋友!
#
生活隨筆
#
生活日誌
#
市區
1
留言
李欣恬的藝文筆記。Artsy Tea Talk
2024/12/03
【News】五年磨一劍!國際大師鋼琴大賽再創高峰
台灣鋼琴家嚴俊傑自2020年開辦首屆「國際大師鋼琴大賽」,吸引了全球眾多鋼琴好手參與,中間歷經疫情,2025年將舉辦第二屆,賽事規模更上一層樓,預計於2025年1月16至26日以高雄中山大學為基地,結合藝術節,國際大賽鋼琴評委包含蕭邦大賽評委艾娃.波布沃茨卡(Ewa Pobłocka)、法國寶級鋼琴
#
藝術節
#
大賽
#
鋼琴
26
留言
linct的沙龍
2024/11/23
柴山生態 2024-11-22
走北壽山好漢坡,由波濤路一直爬上至四顆榕,繼續來到好漢坡中段,這段較陡又長,爬到心臟急喘。往長壽園中途右轉捷徑往靜谷亭上方,這段是秘境原始小路徑,來到勇者坡,因這裡在山谷中,不受颱風風影響,樹木茂盛,地上有點潮濕,我們今天沒有往上攀爬岩壁,繼續往上走南北陵線,至盤榕稍作休息後,一行往四顆榕方向下山。
#
壽山
#
柴山
#
生態
19
留言
王家歆的沙龍
2024/10/22
李白-獨坐敬亭山
本文深入探討唐代大詩人李白與敬亭山的特殊關係,及其與玉真公主之間的情感糾葛。通過歷史資料與詩作分析,揭示李白多次前往敬亭山的原因,以及他與另一詩人王維的關係。文章中亦提及女道士的背景,呼應唐代詩人間的複雜情感網絡,提供讀者對史實與傳說的思考。
#
李白
#
敬亭山
#
安徽宣城
5
1
老安的雜文基地
1
這是一個很好的小說題材。
吳氏日文的沙龍
2024/08/08
陳CH學友自學成功通過JLPT N1:44歲挑戰高密集課程,4個月自修創佳績
陳CH學友參加吳氏日文的高密集N1班後,透過自修成功通過JLPT N1考試,取得107分的佳績。雖然受到時間限制未能熟練掌握所有單字,但透過自我學習達成了目標。文章分享了學友的學習方法與心路歷程,激勵讀者無論時間有限仍可堅持學習,並提供實用的學習建議,特別針對忙碌的學習者。
#
學習
#
分享
#
文章
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