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

含有「哥倫比亞」共 13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在全球經濟前景充滿變數之際,美國經濟呈現出矛盾的訊號。儘管7月消費支出強勁,經通膨調整後的個人消費支出(PCE)成長0.3%,核心PCE年增率也升至2.9%,顯示通膨壓力依然存在,但就業市場卻顯露疲態。7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持續放緩,過去三個月平均僅增加3.5萬人,「工作難找」的比
Thumbnail
2025年8月,哥倫比亞警方1架黑鷹直升機在反毒行動中遭FPV無人機擊落,造成12名人員殉職。這起事件揭示低成本無人機已足以對高價值空中平台構成致命威脅。本文將透過案例解析,探討FPV的運用模式、成本效益、對國軍編制的適配性,以及其作為不對稱戰力的發展潛力。
Thumbnail
時間錯序中的真相拼圖與人性試煉 對於《末日孤艦》第五季,許多觀眾在初次觀看時可能會跟我一樣感到如墜迷霧(看不懂)。劇情不再依循線性時間的邏輯,而是運用碎片化的敘事結構,將事件以非時間順序呈現,交錯揭示角色的決策與內心掙扎。這種敘事手法一方面真的是很挑戰觀眾的理解力,但一方面也增添了本季獨特的心
Thumbnail
3/5末日孤艦:第五季
週末的早晨,家眷們總要賴到八點過後才醒,唯獨我,總是習慣性地在七點以前就已悄然起身。 過去有幾年,起來後第一件事,不是刷牙洗臉,而是走進廚房,打開電水壺燒水,為自己沖一杯滴濾咖啡。
Thumbnail
乙二-avatar-img
2025/08/09
我自己沖咖啡時,也是將濾杯直接放在馬克杯上沖,當初選擇喝手沖咖啡只有一個原因,需要清洗的器材比較少。但我還是有點講究的,電子磅秤、粉水比、手沖技巧仍是相當注意,因為過去七年我還兼職做接單烘焙咖啡豆的生意。現在不再烘豆了,也不再在家自己沖咖啡喝了。
方蔻兒-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09
乙二 我也是因為為要洗的東西比較少 🤣
痛到底的悲傷,藏著微笑 連聽兩天雅痞書店的線上說書,講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與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的《百年孤寂》,不論是波西米亞人或是五十年內戰的哥倫比亞,回溯歷史時,深深感到不可逆跟孤寂感。人生只有一次,而這一次 "沒
一提到罷工,有些老闆心驚膽戰,畢竟業績下滑,無法準時交貨,甚至可能破產。根據新聞報導,以色列和哥倫比亞的各大醫院都曾大舉罷工,除了重症病房和婦產科之外。經過調查之後,該年的死亡率竟然急遽下降。可見少吃藥免手術,也是好事一樁。 人為罷工,損失不大,但要是天上派來的死神,突然罷工,則問題可大了。首先健
《愛在瘟疫蔓延時》是馬奎斯在諾貝爾文學獎後的顛峰之作。故事中的三位主角從韶華之年走到遲暮之年,讓讀者感受到愛的執念,生命長河中愛的延續,有某種荒謬但卻是無法言語的救贖與浪漫。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在1982年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已故哥倫比亞作家馬奎斯打破了「諾貝爾文學獎魔咒(歷代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通常都已江郎才盡、再也寫不出好作品)」,寫出了他繼《百年孤寂》之後的另一部代表作《愛在瘟疫蔓延時》。這部小說卸下了魔幻寫實的風格,改以寫實主義的筆法,敘述一段超過五十年的愛情
Thumbnail
5/5愛在瘟疫蔓延時
這開場白如同雙城記與安娜卡列尼娜一樣有名阿~ 每次看到John大的書評後,就好像再看了一次,而且還能發現更多!
bookarchery 中南美作家和帝俄時期作家的作品會那麼沈重,與「我是誰」的大哉問有關:遲遲無法順利解殖的中南美洲,與落後於西歐的帝俄時期的俄國,對於「我是誰」這個問題有著惶惶不安的焦慮感,會在作品中去苦苦追尋並努力建構自己。就算是比較輕鬆的愛情小說,馬奎斯在《愛在瘟疫蔓延時》還是藏了不少這類的伏筆,需要讀者細細品味 台灣的作家近年來也開始去叩問「我是誰」,像是陳思宏的《鬼地方》除了繼承了魔幻寫實的文風之外,也同時探討了台灣的社會發展與性別權力。相較於在戒嚴時代「文學歸文學、政治歸政治」的自我設限,可以說我們也漸漸跟上世界文學的潮流了
經營模特兒粉絲專頁多年,內心其實很感謝時代科技進步迅速,讓我能夠只要上網就能夠有機會看到台灣模特兒們在國外打拼的豐碩成果。不過,很多時候還是礙於地區性或品牌宣傳,有幾位一直沒有機會分享,像是這位同樣來自台灣的黃姝毓Suyu Huang就是。
Thumbnail
Sylvia-avatar-img
2025/06/09
C位耶~好棒!而且這套色系很適合她~~
艾克星貨鋪-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12
Sylvia 不知道是不是特別指定要給她來詮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