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archery 中南美作家和帝俄時期作家的作品會那麼沈重,與「我是誰」的大哉問有關:遲遲無法順利解殖的中南美洲,與落後於西歐的帝俄時期的俄國,對於「我是誰」這個問題有著惶惶不安的焦慮感,會在作品中去苦苦追尋並努力建構自己。就算是比較輕鬆的愛情小說,馬奎斯在《愛在瘟疫蔓延時》還是藏了不少這類的伏筆,需要讀者細細品味
台灣的作家近年來也開始去叩問「我是誰」,像是陳思宏的《鬼地方》除了繼承了魔幻寫實的文風之外,也同時探討了台灣的社會發展與性別權力。相較於在戒嚴時代「文學歸文學、政治歸政治」的自我設限,可以說我們也漸漸跟上世界文學的潮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