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
含有「土壤」共 9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林佑的沙龍
2025/02/01
來自草根的石竹花Dianthus chinensis,花色艷麗,容易種植
相信大家對石竹花Dianthus chinensis不會陌生,它是一種野花,在草原或山坡草地隨處可見。它出生草根,不像牡丹那樣雍容華貴,不像蘭花那樣清新淡雅。但它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它的美麗讓人陶醉!
#
石竹花
#
Dianthuschinensis
#
植物
1
留言
付費限定
林佑的沙龍
2025/01/31
堪稱陽台花仙子的苦根露微花(Lewisia rediviva),你知道關於它的傳說故事嗎?
忘記甚麼時候在行山路途見過苦根露微花,也許它很矮少,又沒有開花,幾乎被一堆雜草埋了,那時沒有太過在意。後來又遇見它,這次不是在山上,而是在一個高山植物展覽館。由於展館植物都是人工引種培育出來的,經過適心照料,全部都長得十分健康、茂盛,還有眾多花色,真是令我大飽眼福。你知道關於苦根露微花的傳說故事嗎?
#
苦根露微花
#
Lewisiarediviva
#
植物
喜歡
留言
在森林那邊的沙龍
2025/01/29
無限肥料之術!自然農法的關鍵:讓土地自己養地,無農藥、無肥料也能豐收!
自然農法,又稱「不耕作農法」或「無為農法」,是一種尊重自然規律、減少人為幹預的耕作方式,強調不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並利用雜草和覆蓋作物來保護和改良土壤。本文將深入探討自然農法的基本原則、雜草與作物的共生關係、實踐關鍵步驟、案例分享以及未來展望,帶您瞭解這項友善環境的農業技術。
#
農田
#
自然
#
土壤
1
留言
常希连的沙龍
2025/01/28
诗65:【神之恩泽及万物】
诗65:【神之恩泽及万物】 【诗六十五篇题注】「大卫的诗歌,交与伶长。」 诗篇第65篇至第68篇是一组的赞美诗。主题很多相同处;尤其第65篇,是大卫为着禾稼丰收而作的一首感恩的歌,是在称颂神对祂子民的慈爱。这是一首赞美诗,近乎一篇为全民感恩的诗章。在庆祝无酵节(大麦收获季节)时歌
#
以色列
#
治理
#
赦免
喜歡
留言
付費限定
林佑的沙龍
2025/01/25
這種奇異植物,散發著陳陳惡臭,人們卻爭相欣賞,真是名符其實的「臭味相投」
花朵大多是清新芳香的,但是有一種花朵是例外。它的花奇臭無比,距離不到10米已經聞到陳陳的惡臭,有人形容"簡直就像你路過一個裝滿腐爛魚的敞開垃圾桶時聞到的味道",卻長有逆天艷麗的顏值,人們不但沒有迴避,反而爭相欣賞,生怕錯過這難得一遇的情境。它就是有「屍花」之稱的巨花魔芋(Putricia)。
#
巨花魔芋
#
Putricia
#
植物
喜歡
留言
大小朋友故事書~
2025/01/25
《重塑田園夢》
土地的呼喚 露西亞是一名生活在米蘭的都市青年,平日埋首於科技公司的數據分析工作,對農業幾乎一無所知。然而,當祖父去世後,她意外繼承了一片位於義大利托斯卡納鄉村的小型農場。 這片土地被周圍的葡萄園和橄欖樹圍繞,擁有著如畫的風景,但卻因多年疏於管理,已經荒廢。當地農民告訴露西亞,土壤被過度使
#
西亞
#
農業
#
農場
1
留言
細雨徐行的沙龍
2025/01/16
生態系統復育後的土壤碳匯變化研究
本文翻譯整理 Nature 新研究文章,探討生態系統復育對土壤有機碳儲量的影響。研究者透過彙整41篇分析,發現生態系統復育能顯著增加土壤有機碳,但與原始狀態相比仍有缺口。此缺口在不同生態系統類型中差異很大,例如濕地缺口最大。研究結論指出,預防土地劣化比生態系統復育更有效率地減緩氣候變遷。
#
土壤碳匯
#
濕地
#
生態系統
4
2
林佑的沙龍
2025/01/11
兔尾草萌萌小可愛,為生活增添色彩!其最佳養護、繁殖方法學起來!
如果你是個忙碌疲憊的打工人,被生活這座大山壓迫得幾乎喘不過氣來!如果你覺得生活節奏太快,祈望尋找解壓和釋放的方法!如果你過著孤獨寂寞的日子,很想寄情於某些物件,以求身心平衡與健康!那些毛絨絨,軟萌的"兔尾巴",能同時滿足你視覺和觸覺、心靈的三重享受。它就是兔尾草(Lagurus ovatus)。
#
兔尾草
#
Lagurusovatus
#
植物
1
1
旅人小萌
喜歡
謝謝您的分享❤️
付費限定
Down to Earth 親土生活
2025/01/09
乾濕分明挖土日
如果我找個人來農場實習,跟他說要挖土,一定會被拒絕,因為這跟想像中的農耕太遠,不是要有一畦畦菜畦,主要是種植、採收、澆水這樣嗎?可是務農這幾年,的確都在周圍水、地形的控制和營造上花時間..
#
清淤
#
樸門
#
農耕
3
留言
靖在不言中
2025/01/07
耕地如何增加土壤碳匯-養分管理
無論你在不在乎土壤碳匯,只要是農民,沒有人會輕易忽視養分管理。 只不過這裡我們著重在「腐植質」,小靖以前的文章就有提過,腐植質不易分解,是土壤當中最主要的有機成份,對整個土壤生態來說非常重要,也是土壤有機碳的來源,而「微生物」的參與在這當中也佔了很重要的位置。 當然,不只是固碳來增加
#
農業
#
土壤
#
肥料
1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