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潮

含有「新浪潮」共 2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Takes a minute to wash that love away 得花一點時間 沖淡那份愛戀 Take a clean break 劃清界線
But I'm not in love 但我沒有 墜入愛河 What does it take to fall in love? 要怎麼做才能 墜入愛河?
Which is my face 愛是我的臉 Which is a building 臉是一棟建築 Which is on fire 建築失火了
Believe, believe in mystery 相信,相信存在 不可思議 Love, love is simple as one, two, three 愛情,愛很簡單,就像數一、二、三
新浪潮象徵顛覆性的龐克搖滾革命正式轉向主流,高呼反抗的龐克們在一瞬之間成為色彩繽紛、光鮮亮麗的流行歌曲製造機,獲得了不曾想像過的商業成功,也讓許多音樂人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相反來看,也有許多一鳴驚人的傑出作品被埋沒在這洪流之中。
Thumbnail
有時,音樂人可能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尋找合適的樂團成員來一起實現他們的音樂夢想,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環境使然,80 年代初,鮮為人知的後龐克邪典樂團 Saâda Bonaire 便是從德國不來梅當地的移民中心招募樂團成員,希望能在音樂上取得輝煌成就。
Thumbnail
「我的理想是浪漫。這是一個浪漫的理想。」 「好長時間以來你一個人生活,跟男人不再有任何關係。這可能令人萎靡不振,但同時呢,你自己就會保持一種純淨狀態。因為你不會喪失你所擁有的能量,你總在夢想著,始終在等待著,等待現實中的某件事情。 」 ——Éric Rohmer《綠光》,1986
Thumbnail
5/5Éric Rohmer《綠光》,1986
(原文於2015年在《映畫手民》刊登) 早前《筆記電影會》舉行了電影《小畢的故事》的放映會,《小畢的故事》(以下簡稱為《小》片)乃為「台灣新電影」早期名作之一,講述一名男孩成長的歷程。 這樣的簡介,看似普通,不過,放諸於當時台灣社會變遷,卻會對《小》片有更多的聯想。1979年,台灣發生「美麗島事
Thumbnail
「『想要聽到每一張唱片』,這種波赫士巴別塔圖書館式的幻想,使得這趟旅程,使得這本書成為可能。在全球化把每個人的耳朵變成差不多的樣子的時候,在全球化的另一條路上,靠著網路資訊、廉價航空、青年旅館,去尋找不同的歌不同的人們,把那些原本散落在各個城市的唱片,各式各樣的記憶與故事,終於地,全部聚集起來。」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