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音樂人可能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尋找合適的樂團成員來一起實現他們的音樂夢想,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環境使然,80 年代初,鮮為人知的後龐克邪典樂團 Saâda Bonaire 便是從德國不來梅當地的移民中心招募樂團成員,希望能在音樂上取得輝煌成就。
Saâda Bonaire 的核心成員為 DJ Ralf Behrendt,在當年,柏林被視為東西德文化輸出的中心,龐克、新浪潮、後龐克和合成器流行音樂等風格開始激勵鼓舞全國的年輕人投入其中,Behrendt 也希望組建一支樂團,以發揮他對各音樂風格的廣泛興趣。
也許是不萊梅當地音樂氛圍的緣故,Behrendt 難以尋獲團員,因此,他的未婚妻 Stephanie Lange 和好友 Claudia Hossfield 便被慫恿加入樂團 ,Saâda Bonaire 也因此誕生,音樂上皆以女主唱為中心,將撩人的性感聲線與歌詞進行對比,詳述性別歧視、厭女症以及當時女性所面臨的問題。
儘管如此,Saâda Bonaire 作為一個阿卡貝拉組合還是無法走得長遠,在急需樂手的情況下,Behrendt 只好開始從自己上班的地方,也就是移民中心挖掘伴奏樂手,雖然這一決定是出於無奈,但它也使樂團的聲音受到了更廣泛的影響,包括東方樂器和傳統非洲音樂的美學,成為一支兼收並蓄、變幻莫測音樂風格的樂團。
由於Behrendt 對雷鬼和 Dub 的濃厚興趣,樂團邀請了吉他手兼製作人 Dennis Bovell 製作他們的專輯,Bovell 在後龐克領域的經歷可說是相當傲人,曾與 The Slits、The Pop Group 和 Orange Juice 等傳奇樂團合作,而他也在創造 Saâda Bonaire 獨特而不拘一格的音樂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 80 年代許多後龐克樂團因其創新性而備受讚譽時,Saâda Bonaire 卻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當樂團在 1984 年發行第一首,也是唯一一首單曲〈 You Could Be More As You Are 〉之前,由於與百代唱片公司(EMI)的藝術總監發生爭執,便將樂團後續專輯的發行全部取消,也意味著 Saâda Bonaire 註定默無聞的命運。
隨著 Claudia Hossfeld 退團,樂團進入了無限期停擺,之後受到英國和美國新興舞曲的啓發,Behrendt 決定在 1990 年再次重啟,許多先前合作過的土耳其音樂人也同意回歸協助錄音,1991 年到 1994 年間,全新陣容錄製了十餘首歌曲,將當時新興的 House、hip-hop 融入到他們不拘一格的音樂世界中。
這些元素形成了一種煉金術,看似不同的質地和主題融合在一起,達成了前所未見的和諧,Behrendt 說道:
「這一直是 Saâda Bonaire 的理念,透過流行音樂的體裁變化,潛移默化地促進社會包容,最終,陌生的東西被昇華為熟悉的東西,我們希望引導聽眾進入一種更有愛、更能感同身受的存在方式。」
不幸的是,這種存在方式似乎再次與90年代的唱片公司標準不符,他們的錄音被認為過於怪異,因此從未出版,隨著樂團成員轉戰其他項目,這些磁帶被束之高閣,沈睡了近二十年,直到 2013 年,總部位於布魯克林的獨立廠牌 Captured Tracks 找到了團員們,希望能瞭解樂團當年錄音的下落。
最終這11首先前未發行的曲目被匯編在一起成專輯,如今再聽他們的音樂,更能證明 Saâda Bonaire 超前驚艷的音樂天賦,無論是在西德還是在更廣闊的世界範圍內,都沒有任何一支樂團的音樂能與他們相比較,那無窮無盡的獨特結構和影響範圍使他們成為真正的原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