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性

含有「普遍性」共 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探討黑格爾對東方思想,特別是儒家思想的誤解,並藉由孔子的「恕」道觀點說明儒家思想中存在的自由和正義觀念。此外,文章也呈現黑格爾在其《美學》著作中展現出的多元文化欣賞態度,指出他如何從不同民族的藝術中突破西方中心主義的「美」的定義。 (本摘要由方格子AI生成)
Thumbnail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5/08/11
佩服您閱讀此磚頭書,非常值得!若黑格爾知道中國人的轉念式自由〔天高皇帝遠,心遠地自偏〕,或許不會執著政治上的自由吧?!
傅元罄-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1
向日葵大叔 黑格爾想必還是想讓「自由」客觀的實現在社會之中吧!我反倒是覺得中國的「轉念式自由」,也可以往「一個讓人可以更容易轉念、逍遙的社會」的客觀方向去發展、思考,就像是老子所說「小國寡民」。
透過比較易懂的文字,介紹康德美學中的關鍵部分之一——鑑賞判斷,以及透過說明鑑賞判斷的四大機竅,以窺其全貌。
Thumbnail
亞里斯多德思想很能夠吸引當時的人、也許還有今天的我們的一點:是他對「可感世界」的重視,並且從可感世界出發來探究所有的問題。「可感世界」就是這個我們用感官去看到、聽到、摸到的這個世界。
Thumbnail
John Hui-avatar-img
2023/01/17
你寫亞里士多德,讓我想起大學時代,初次接觸到david hume, berkeley等人。那時候我就覺得他們好無聊囉唆,探討的事情那麼無聊,說的事情那麼荒謬。後來才發現他們值得被欣賞的地方就是他們思考知識的方式,包括對感觸世界的肯定與質疑。人大了反而對他們感興趣, 可能是找到與他們連結的方式:他們講甚麼是次要,最重要是他們為什麼這樣講
傅元罄-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1/17
或許懷疑論總是有助於我們進一步思考,讓人回過頭來摸索自己的能力和限制。哈哈不過我確實也比較喜歡亞里斯多德,對英美的經驗論傳統比較不契和。
在友誼的範圍內,外在的和內在的分別已變得毫不重要,或者更正確一些,被吸入於一個和諧且更為豐富的實在之中。我覺得這些豐富我們生命之組織的遭遇,可以透過音樂創作中一主旋律喚起另一主旋律的現象之類比而了解。
Thumbnail
我著迷在自己的付出之中;我們竟然只是愛上了在對方的愛中,我自己的愛的影子。
Thumbnail
小房間-avatar-img
2022/10/31
好精湛的寫出愛情的盲點!改天找這本書來看看,謝謝分享👍
傅元罄-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0/31
哈哈這本書《愛在流行》有點深奧,但細細品嘗會很有收穫的。
你們主張不應該安樂死,只因為他們可愛?那為什麼蜥蜴走私時,就看不到你們出面主張蜥蜴的權利?我們主張這些動物需要保護其生存的權利,是否只因為他『具備可愛的性質』?
Thumbnail
選了這張綠蜥蜴的照片的確好可愛(咦?!) 題外話是有陣子很常看到臺灣南部民眾自發性捕抓已氾濫生長的綠鬣蜥的影片,竟會看得入迷還莫名地覺得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