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海

含有「萬海」共 14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秋哥一直都在說,股市就是一門比較的科學,而且準確度會隨著時間的拉長而越來越高。  其實在很多方面,長榮和聯發科都很像。股本和股東權益長榮大一點,每股淨值幾乎一樣,營收、ROE、ROA、近四季EPS、負債比都差不多,全球市佔發哥獨霸一方,但長榮也是全球第七。但是在淨利和淨利率上,長榮明顯優於發哥。
Thumbnail
根據秋哥每週開出的長榮週報,預測值是323.96億,實際值是329.57億,誤差值是-1.7%,這又回到了秋哥過去自我要求的誤差3%水準。最近幾個月因為美元匯率的問題,以及美線獨崩,使得CCFI的參考價值變弱,因此預測營收的難度加大很多,但在調整變數值後,誤差值變小了不少。而且秋哥在調參數.....
Thumbnail
卓珊-avatar-img
6 天前
啥!裸奔?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哈哈~
秦暢秋-avatar-img
發文者
6 天前
卓珊 姐想看也很難啦,23年運價崩成那樣,長榮都沒虧半季了
付費限定
這是秋哥新推出的一個專欄服務,用一張表把全球前11大航商的EBIT、本益比、本淨比、自有船比、殖利率、市值、現價和目標價,一口氣做比較,這樣看倌們就能知道每家船商的大致情形。在做研究時,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標準一定要一致,不能搞雙標,不然做出來的研究結果一定錯誤百出。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本期運力仍然呈現平穩增加的狀態,主要還是來自於地中海大量增加自有船並退租船。秋哥就講過無數次,船商造了新船不是拆舊船就是退租船,只有SB才會以為船商會造一堆新船,搞到運力大爆炸害自己賠錢。現在大哥是不是示範給你看了?
Thumbnail
付費限定
雖然今天止跌了,但秋哥還是要提醒,這些千金股,大部份還是位於本益比及本淨比被極度高估的位置,所以價格的漲跌波動會很大,你千萬不要以為千金就會一直是千金,當市場不追捧時,獲利能力下滑時,市場當年多捧你,現在市場就會多踩你,紅茶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所以你一定要先去了解公司,同時制定好你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很多媒體喜歡引用外媒報導,說2025年全球航運供給成長達6.3%與6.2%,需求成長約2%與2.7%,仍為供過於求情況,也常常有人用新建船比例幾趴來佐證運力大爆炸。但秋哥每月全球十大航商運力報表,做了三年了,除了23年為了消化新冠疫情的過度庫存,而導致供過於求外,運力怎麼從來沒爆炸過......
Thumbnail
呃,真的活見鬼,萬海第二季EPS被匯損搞到只剩零頭,股價不漲反跌,而且還沒帶塞其他兩熊,合著台股投資人是開竅了,知道萬海第二季其實很賺錢嗎?秋哥昨天就有說過,今天的匯兌損失,等到美元一升值,就會立馬變成匯兌收益,只是算法不同而已,過去秋哥也說過很多次,但因為幅度小,在獲利上不明顯(因為賺太多)...
Thumbnail
付費限定
老實說,秋哥是讀管理的,不是財金,所以財務金融這塊,秋哥是門外漢,程度沒有比各位好多少,可是基本概念還是有一點的。接下來秋哥試著用舉例的方式,讓大家了解一下關稅和美元,到底會對台灣的產業造成什麼影響。如果有錯誤的地方,再請各位大師指點一下。假設某產業出口的成品,每一個貨櫃價值是1萬美元......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來,各位一定可以從各媒體看到貨櫃三熊1-7月營收出曾如下:  長榮:24年2492.84億,25年2300.91億,年減 7.70%。  陽明:24年 963.91億,25年 841.73億,年減12.68%。  萬海:24年 860.17億,25年 843.79億,年減 1.91%。  
Thumbnail
付費限定
  65大對航運的觀察比較全面,秋哥就只有專注在長榮而已,我連陽明萬海都不太懂了,更別說散裝和貨代。秋哥偶而會拿別家的出來比,今天就拿台灣海運同業來開鞭,來看一下長榮到底能不能一個打十個。  貨櫃:陽明、萬海  散裝:慧洋、裕民、台航、中航、新興、正德  貸代:台驊、中菲行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