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哥一直都在說,股市就是一門比較的科學,而且準確度會隨著時間的拉長而越來越高。
其實在很多方面,長榮和聯發科都很像。股本和股東權益長榮大一點,每股淨值幾乎一樣,營收、ROE、ROA、近四季EPS、負債比都差不多,全球市佔發哥獨霸一方,但長榮也是全球第七。但是在淨利和淨利率上,長榮明顯優於發哥。至於股價、本益比和本淨比,發哥幾乎都是長榮的7倍以上。
這是不是很神奇?秋哥說過很多次,跟長榮一比,所有上市公司都會很像詐騙集團。秋哥不是要黑聯發科,跟99%以上的台股上市公司相比,聯發科絕對是一家非常好的公司。但這麼好的發哥和長榮一比,都像詐騙集團了,再拿其他的來比,真的會慘不忍睹。

我們把時間拉長到三年,也就是22年股災時的9/1,用還原權息圖來看,聯發科的最低點是442元,現在1435元,漲了3.25倍。

而長榮的最低點出現在同年的8/1,還原權息價只有40元,現價186.5,漲了4.66倍。結果賺得比發哥還要多。

或許你會說,怎麼可能,長榮根本沒漲到好嗎?拜託,前提是你有沒有買在最低點的40元,以及你有沒有抱著不動領三年息的耐心。人家敢在最低點時勇敢介入,同時付出三年的時間成本和耐心,你什麼都沒做,今天買明天就要漲,還追高殺低,憑什麼也要跟人家賺這個錢?
從表裡面你也可以看到,聯發科五年的配息295元,吊打長榮的133元,但你有沒有想過,就算你用聯發科的最低點400去算,配了五年後成本還剩105,但五年前買長榮的人,不知道幾年前早就已經零成本了,這說到底還是殖利率的問題:要不你就配息高,要不你就股價低,兩個都沒有,那就只剩本夢比短線炒作的空間了。而這些本夢股的下場會怎樣,時間久了就會知道。秋哥在此也提醒還在追漲了三倍的雷虎的投資人,真的要小心一點。
很多人都愛說,股票不要看過去,要看未來。但你真的有辦法預測未來嗎?而如果你所知道的未來,不是基於本業的基本面和獲利能力,而是人家畫好的大餅和做好的陷阱,而且你還拼命追高,你知道你要冒的風險有多大嗎?
從表中你也可以看到,發哥的股價是長榮的7.7倍,五年配息卻只有2.22倍,五年平均殖利率卻只有長榮的1/3。也就是說,投入同樣的資金買長榮,五年來領的股利是發哥的三倍。假設明年發哥一樣配55元,殖利率也只有3.83%,長榮明年差一點,只配15元,殖利率還是超過8%以上。
用另一個角度來思考,長榮如果殖利率要跌到只剩3.83%,只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配息掉到7.14元,以配五成計相當於EPS只剩14.28元,但這明顯不可能,因為長榮前兩季就賺17.7元了,而23年運價大崩盤,長榮都能賺16.7了。另一個可能是長榮股價漲到389.5,本益比6倍,但這更不可能,因為這裡是台股。這裡不是德股,可以給赫伯8.96倍的本益比,也不是韓國,可以給HMM 2.68%的殖利率。
但為什麼台股可以給萬海5.87倍本益比,卻只給長榮3.2倍,這秋哥也沒辦法解釋,我唯一可以解釋的,就是長期持有長榮的投資人早就股利回本了,但萬海還要再努力。
請你一定要記住,好的公司並不等於好的投資標的,又好又便宜的公司才是,再加上長期持有,這就是價值投資的真諦。而企業的好壞,決定於你對企業的真正了解,而不是靠未經查證的馬路消息去做判斷。如果不是為了這個,秋哥幹嘛每星期做長榮週報,講運價、法人及股權分散,又每月做運力分析和航商比較呢?人會騙你,但數字不會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