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教師的教育雜記
國文教師。 喜好閱讀、重訓、慢跑、手沖咖啡,最近正在練習從口轉移到手的表達。常常在做其他事情時寫作的靈光乍現,但就像你常聽到的那樣,靈感總是咻~一聲地消失,只好暗罵自己蠢笨。
一個教師的教育雜記
國文教師。 喜好閱讀、重訓、慢跑、手沖咖啡,最近正在練習從口轉移到手的表達。常常在做其他事情時寫作的靈光乍現,但就像你常聽到的那樣,靈感總是咻~一聲地消失,只好暗罵自己蠢笨。
36
篇文章
0
專題
21
追蹤者
0
勳章
0
NFT
追蹤
贊助作者
文章
出版專題
NFT
勳章
熱門
・
全部
排序
影|很努力長大的人並沒有辦法——《富都青年》
最後, 「所有我想得到的都做了、我也和善待人了、我也兢兢業業了、我也壓抑情緒了,為什麼都還是沒有辦法。」 在看完金馬男主角入圍片段的那場戲,我私自為阿邦想了這段獨白。
2023-12-04
5
影|我不是你——《老狐狸》
一、喝冰開水 二、閉上眼睛 三、干我屁事 三步驟是謝老闆阻斷自己同理的方式,也是他的浮木,為了不讓自己的過往繼續痛苦下去。
2023-12-03
1
影|真誠到底——《蒼鷺與少年》
如同他的名字「真人」所隱含的意義:真誠的人,面對這一切不尋常的現象,不論是現實生活或是虛幻的奇異世界,他都用真誠的力量面對,讓周遭的人回報以更多的關心與善意。
2023-10-14
8
思|在台大經濟系歧視政見成為引爆點之後
2023年5月不太平靜,一連串從原住民到經濟系學生會選舉的歧視政見,點燃了許多人發表言論的熱度與想法。 當中,最為大家「攻訐」的莫過於身處風暴中心的台大經濟系教授的發言(題外話:如果今天他不是台大的老師,大家會依然這樣檢視他嗎?) 我有不同的看法。
2023-05-24
7
思|「不學詩,無以言」脈絡下的引詩思考
前些日子,我的臉書牆上重現了朱學恆對於蔡英文「學問」的嘲諷: 把這則故事重述一遍的是杜承哲醫師。他就這首詩的創作背景,說明馬英九所引「一片冰心在玉壺」不倫不類,扭曲了王昌齡的原意。 身為國文老師,看到「局外人」對於古典文學願意進行討論,自然感到開心(雖他的目的只是要嘲諷一番),但其中有一點我並不認同
2023-04-19
10
影|公的是情份,休的是人與人的猜疑——《本日公休》
此刻的她是針、老客人是線,將他們的情份織就成一張網;觀眾眼淚是這張網上的珍珠,除了點綴,也被好好的接住了。 臺灣女性的形象微縮在阿蕊身上,之後被投影到了電影院中的每個人身上。
2023-03-04
6
教|虎年回顧
關照他人的感受,是件基礎但極為重要的事。
2023-01-23
7
教|工作最難的,不是工作本身
在踏入職場之前,周遭的前輩們都如此諄諄教誨著: 工作最難的,不是工作內容本身,而是跟同事、上司、下屬、不同部門間的人際關係。 一直以來,我是個耳根子偏硬的人,頗有自己的想法;但我同時又是個注重禮節的人,對於長輩的教誨,不會當面質疑或否定,而是左耳進右耳出。
2023-01-11
8
教學現場|高中教育的意義/目的是⋯⋯
一個疑惑的開端 如果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對社會有用、能解決問題、具有跨領域綜整能力人才為第一要務,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創造高教價值,讓學生有所感受『被社會需要』並樂於學習。」(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那麼她前一階段的高級中等教育呢?
2022-12-28
6
思|關於十八歲公民權的逆風思考
一邊惡補相關知識的同時,一邊看著周遭的高中生,腦袋跑出的是多數高中生對此事漠然的態度,再加上108課綱總一直讓我有「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感受,而最近也一直聽到「某某國家也是十八歲就有完整公民權」等。 這些種種交雜在一起,讓我現階段不支持十八歲公民權。
2022-11-21
6
此作者尚未建立專題
看看更多精彩內容
VAF - vocus and friends
此會員尚無此系列 NFTs
看看更多 NFTs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