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與教育之間的界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身為第一線教師,怎麼可以不參一腳呢?(轉肩膀手腕腳踝)

-

那則貼文很明顯是補習班為了招生而寫,至於內容的語氣是否妥切、符號運用是否適宜,不在這篇的討論範疇中。

-

昨天(2024/2/20)一看到文章的時候,腦中立刻跳出來的想法不是這一定是有兩派論戰的啊,而是藍佩嘉《拚教養》以及podcast上的專訪。

首先要敘明的事情是:教養跟教育的內涵並不完全一樣。一般認為教育的專業度比較高,通常發生在學校場域;教養意同家庭教育,來自於家庭中長輩的身教與言教。

-

在看到這樣密集的行程表時,我們會發現很多人的第一直覺是「孩子的身心靈受損了!」誠然,按照《兒少法》與《兒童權利公約》的條文,我們必須在相關研究日益專業的前提下,儘可能地保守著孩童的一切。

為此,檯面上的聲音多半是自己曾經的負面經驗,並以此為基礎,有時結合學理研究,直指對方教育上的壓迫以及缺失。教育跟教養之間的界線因此模糊,我覺得這很大一部分源自於每個人都受過學校教育,有著共同的教育經驗,可以對教育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好像是很多人極力避免的資格論,但實際上就是如此。

教育跟教養向度當然一樣,面對的都是孩子,可內容著實不一樣。教育需要專業,教養只需自己的經驗。

-

我們或許都有一個印象:小時候父母工作忙碌,根本沒時間管小孩,我們都是在「野放」的狀態下長大的。可哪個時代的父母不忙碌呢?藍佩嘉指出,現代父母的親職焦慮越來越明顯,其中的成因自然複雜,但因著資訊便利、最為顯而易見的一個成因是「大家都可以對我的教養方式指手畫腳」,而這些指手畫腳來自於「我們希望成為與上一代大不相同的父母」。

不管是上一代野放孩子的父母,還是上一代控制欲強烈的父母。

-

每當有類似的教養文出現的時候,我想我們都會認同,底下的留言討論,多半集中在陳述自己的創傷經驗,再對當事人提出不應該這樣做的理由。

可我想問的是,這樣做的用意是什麼?是希望家長用好的對的方式養育孩子,還是希望自己的創傷經驗被撫平?一定是前者吧,可沒有人喜歡被指責,尤其是被陌生人指責。所以當家長被網路上的言論千夫所指時,還會接受這些意見嗎?

我想答案呼之欲出了:當我們想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同時也希望有人能懂自己的創傷經驗。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我認為只有一件事:我們應該要再三確認,自己留言的目的究竟是為了那孩子,還是自己?

只要問清楚自己了這件事,那麼接下來的做法便相當明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個教師的教育雜記的沙龍
22會員
44內容數
2025/03/10
我最喜歡這部片的時刻,是當喵急急忙忙從神壇衝下來,想要回到那艘帆船時,洪水退去陸地復生。一直以來在關鍵時刻給予幫助的鯨魚卻在此時擱淺了。喵過去用貓特有的姿態給予撫慰,同伴們陪在身邊。 雖然片尾似乎隱喻了洪水再來,失去帆船的陸生動物們生死未卜,但在能夠給予溫柔的時候就好好付出,那就夠了。
Thumbnail
2025/03/10
我最喜歡這部片的時刻,是當喵急急忙忙從神壇衝下來,想要回到那艘帆船時,洪水退去陸地復生。一直以來在關鍵時刻給予幫助的鯨魚卻在此時擱淺了。喵過去用貓特有的姿態給予撫慰,同伴們陪在身邊。 雖然片尾似乎隱喻了洪水再來,失去帆船的陸生動物們生死未卜,但在能夠給予溫柔的時候就好好付出,那就夠了。
Thumbnail
2024/07/31
電影的開頭,一名女性粉刷著自家外牆,親力親為。讓我聯想到的是「煥新」(renew)的象徵。我帶著這樣的預測進入到這80/20的片子裡。
Thumbnail
2024/07/31
電影的開頭,一名女性粉刷著自家外牆,親力親為。讓我聯想到的是「煥新」(renew)的象徵。我帶著這樣的預測進入到這80/20的片子裡。
Thumbnail
2024/06/18
樂樂在無計可施的時候,說出「成長的代價,就是快樂變得越來越少」。 那種很純粹、很直覺的情緒,因著長大而越來越不能「被選擇」,如同樂樂所說的,要隨時保持正向思考是一件多麽困難的事情啊。 然而這也意味著,快樂可以是一種選擇,並不是只能被動地等待他的到來。
Thumbnail
2024/06/18
樂樂在無計可施的時候,說出「成長的代價,就是快樂變得越來越少」。 那種很純粹、很直覺的情緒,因著長大而越來越不能「被選擇」,如同樂樂所說的,要隨時保持正向思考是一件多麽困難的事情啊。 然而這也意味著,快樂可以是一種選擇,並不是只能被動地等待他的到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圖一:這學期開學前,孩子傳訊息給我 圖二:孩子問我為什麼同學被叫去學務處訓話
Thumbnail
圖一:這學期開學前,孩子傳訊息給我 圖二:孩子問我為什麼同學被叫去學務處訓話
Thumbnail
導師是孩子們在校的父母, 至少敝校的校長常常這樣說! 所以難免要和孩子的親生父母,談到一些孩子的事、班級的事、學校的事……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與家長們交談的過程及內容, 有時候會令我有不同的"結論感受", 例如, ❦ 這是一場正常的親師溝通 ❦ 這是家長在想
Thumbnail
導師是孩子們在校的父母, 至少敝校的校長常常這樣說! 所以難免要和孩子的親生父母,談到一些孩子的事、班級的事、學校的事……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與家長們交談的過程及內容, 有時候會令我有不同的"結論感受", 例如, ❦ 這是一場正常的親師溝通 ❦ 這是家長在想
Thumbnail
創造學生的價值,就是創造自己生命的意義~ 選擇已教育為職業的朋友,是否能分辨自己準備的教育素材,能不能增加學生的價值,極其重要;而在安排的時間內,能否能提昇學生對於痛點的改善,或是讓學生對於自身的問題豁然開朗、找到變好的方向,是不能疏忽的最要點~ 許多教育工作者,習慣在講述的過程中,運用了許多名
Thumbnail
創造學生的價值,就是創造自己生命的意義~ 選擇已教育為職業的朋友,是否能分辨自己準備的教育素材,能不能增加學生的價值,極其重要;而在安排的時間內,能否能提昇學生對於痛點的改善,或是讓學生對於自身的問題豁然開朗、找到變好的方向,是不能疏忽的最要點~ 許多教育工作者,習慣在講述的過程中,運用了許多名
Thumbnail
不寫作業,我不知道從哪裡可以看出我是個壞學生。
Thumbnail
不寫作業,我不知道從哪裡可以看出我是個壞學生。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像風像海水的我,上課前,知道心裡在湧動。做著晨間運動、洗澡,讓自己回穩,但深知對於上課,面對學生,我仍然是浮躁不確定的,仍然會突然發出:我真的有東西可以帶給學生嗎?常常這樣懷疑自己,但也真的沒有太多技術性的方法,像螺絲起子那樣拴緊我那咨意的擾動和想到什麼就丟什麼的言語。 我給自己這學期一個操練,就
Thumbnail
像風像海水的我,上課前,知道心裡在湧動。做著晨間運動、洗澡,讓自己回穩,但深知對於上課,面對學生,我仍然是浮躁不確定的,仍然會突然發出:我真的有東西可以帶給學生嗎?常常這樣懷疑自己,但也真的沒有太多技術性的方法,像螺絲起子那樣拴緊我那咨意的擾動和想到什麼就丟什麼的言語。 我給自己這學期一個操練,就
Thumbnail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我認為只有一件事:我們應該要再三確認,自己留言的目的究竟是為了那孩子,還是自己?
Thumbnail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我認為只有一件事:我們應該要再三確認,自己留言的目的究竟是為了那孩子,還是自己?
Thumbnail
孩子上了高中, 進入嶄新的學業階段, 『學習』的專業內容驟增,這是孩子和學科老師之間的事,家長通常已難介入。 『自我蛻變』 是孩子自己內在與外在的事,家長也無力介入。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那麼,與家長聯絡時, 到底最大的意義為何? 大概就是透過一起聊聊這個寶貝主
Thumbnail
孩子上了高中, 進入嶄新的學業階段, 『學習』的專業內容驟增,這是孩子和學科老師之間的事,家長通常已難介入。 『自我蛻變』 是孩子自己內在與外在的事,家長也無力介入。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那麼,與家長聯絡時, 到底最大的意義為何? 大概就是透過一起聊聊這個寶貝主
Thumbnail
想清楚之後,這種像是「乖」的表現並不代表我服膺於體制。
Thumbnail
想清楚之後,這種像是「乖」的表現並不代表我服膺於體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