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學家的觀察與日常實踐
長期深蹲博物館學研究Museum Studies,經常想像自己是一座橋,橋的存在與不在,亦或是如何存在,有著各種掙扎與嘆息。2014年創立《博物館學家的觀察與日常實踐》粉絲專頁以來,種種詮釋與書寫,只為了連結博物館、物件與觀眾。著力於博物館學的散文書寫,增添感性而學術少許,因為,是橋。
博物館學家的觀察與日常實踐
長期深蹲博物館學研究Museum Studies,經常想像自己是一座橋,橋的存在與不在,亦或是如何存在,有著各種掙扎與嘆息。2014年創立《博物館學家的觀察與日常實踐》粉絲專頁以來,種種詮釋與書寫,只為了連結博物館、物件與觀眾。著力於博物館學的散文書寫,增添感性而學術少許,因為,是橋。
6
篇文章
0
專題
8
追蹤者
0
勳章
0
NFT
追蹤
贊助作者
文章
出版專題
NFT
勳章
熱門
・
全部
排序
Rethinking Museums:我們對兒童與家庭觀眾是否足夠友善呢?
平衡報導.....英國慈善組織「Kids in Museums」針對英國國民信託管理的女神雕像,發現被塗上藍色蠟筆一事所做的發言,值得深思。 「許多家庭觀眾不參觀博物館,就是憂慮自己行為舉止應該如何表現,以及他人對自己行為的評判。而這些故事與周遭的責備文化,不論是責備家長、兒童或博物館工作人員,都
發佈於
Museums and Issue
2023-05-04
8
記「問世間,情不為何物—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
台雙展總是能讓人思考“何謂藝術?” 今年有些作品對我來說,只能算是口述歷史影像集結播出吧,還有些更說不上來的。 進了美術館展出就是藝術嗎? 漸漸覺得,不一定。 想起阮慶岳老師也曾於臉書提過,台灣藝術界……真藝術假藝術混淆難辨的問題。雖然與我所言的情況未必是同一種,但‘’什麼是藝術‘’,亦
2022-12-21
5
引領新觀點、變身中的博物館:新南威爾斯州歷史博物館
Museums in transition 最近看到雪梨生活博物館(Sydney living museums)正在轉變為新南威爾斯州歷史博物館(Museums of History NSW),心裡無限驚喜。 雪梨生活博物館是由12間Houses & museums組成,多為19世紀殖民者或移民所建
2022-12-06
6
我的博物館故事:在澳洲國家海事博物館實習,想像力大開
海事館的教育活動超乎想像地豐富,當時從2歲左右開始就有可參加的活動,鼓勵父母親及照顧者帶著嬰兒車前來參加活動。青少年各年級皆有適合的導覽課程,涵蓋的學科甚廣,包含語言課、理化、美術、歷史地理課程都應有盡有。
2022-11-09
8
在台北美術叢林中行走
久違地北上,去了一趟臺北市立美術館。 《在夾縫中行走》 策展論述的思考漫遊已接近迷走,置身其中常摸不著頭緒,對參觀者來說,無疑也是在夾縫中行走,思路運行舉步維艱。
2022-10-06
8
重溫《記憶・阿里山》特展
展場很小,從入口就可看見底。但是前進的過程很緩慢、很緩慢,因為捨不得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來來回回前進又折返、前進又折返....
2022-09-08
9
此作者尚未建立專題
看看更多精彩內容
VAF - vocus and friends
此會員尚無此系列 NFTs
看看更多 NFTs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