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夫hwafuchen
思想家─理解世界。20篇「深度政經分析」、6篇「現代開悟之洞識」、15篇「學習的本質」、13篇「美中關係」、4篇「驀然回首」、23篇「文學與藝術」、31篇「科技與智慧」、9篇「圍棋的本質」、40篇「美中經濟」、28篇「美股的本質」、12篇「美聯儲的本質」、12篇「貨幣及美元的本質」,共215篇。
陳華夫hwafuchen
思想家─理解世界。20篇「深度政經分析」、6篇「現代開悟之洞識」、15篇「學習的本質」、13篇「美中關係」、4篇「驀然回首」、23篇「文學與藝術」、31篇「科技與智慧」、9篇「圍棋的本質」、40篇「美中經濟」、28篇「美股的本質」、12篇「美聯儲的本質」、12篇「貨幣及美元的本質」,共215篇。
215
篇文章
0
專題
0
NFT
0
勳章
415
追蹤者
2
追蹤中
追蹤
贊助作者
文章
出版專題
NFT
勳章
熱門
・
全部
排序
中國山水畫與西方近代畫的比較與賞析─文學與藝術(23)
作者:陳華夫 郭熙本人《早春圖》及其他包括近代張大千的《潑彩山水圖》畫作二》基本上都逃脫不了郭熙的「三遠」構圖典範。喬治·修拉《大傑特島的星期天下午》中,他採用自己所創始的「點彩畫」法,把互補色並列出鮮豔和飽滿的色彩效果。中國畫作典型的「留白」,可能激起司空圖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詩意之審美情感
發佈於
陳華夫專欄
2023-01-16
10
理性的狡猾、黑格爾、辯證法、「看不見的手」、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之真相─深度政經分析(20)
作者:陳華夫 黑格爾的理性的狡猾是上帝放任人們縱其特殊情欲,謀其個人利益的目的,而非上帝的目的。黑格爾之辯證法體系的發展是前一階段內在否定的誕生,隨之而來的是對這種否定的否定。但將共產主義運動描述為“否定的否定”雖有助於我們概念化結構及其轉變。但馬克思這種推翻資本主義的方式是大有問題的。 邏
發佈於
陳華夫專欄
2022-12-26
6
思想與嚴復「思想救國」的歷史評價─深度政經分析(19)
作者:陳華夫 史華慈教授如此評價嚴復:「周振甫(筆者按:《嚴復思想述評》的作者)聲稱嚴復是從I895年的“全盤西化” 逐漸穩定的倒退為年老的“反動傳統主義者”。但我認為嚴復卻一直關注思想的實質內在之連貫性。他在《法意》的評論、《老子》的邊旁注釋、及 1895 年的論文中都明顯與中國傳統價值觀決裂。」
發佈於
陳華夫專欄
2022-12-22
8
思想與歷史人物的評價之真相─深度政經分析(18)
作者:陳華夫 思考是人的本能,其一是辨識─即從無序的象現中模式識別,找到規則(規律)。其二是概括─即從多個具體例子或概念,抽取共同屬性,再表述為一般概念,聲明,或共同特徵,從而創建心靈中的概念模型,以作為演繹推理的基礎。其三是洞識,能過穿透表象,洞徹事件的真相,以找到難題之解答。
發佈於
陳華夫專欄
2022-12-08
7
愛拼才會贏的隱藏真相─深度政經分析(17)
作者:陳華夫 愛拼才會贏外有名利的獎賞,內有多巴胺的加持,成為眾生追求的目標。當人們緊盯著輸贏,讓人目光短淺,往往利令智昏,作弊打假,飽嚐「目標的詛咒」的苦果。美國為了贏過中國,全面開打科技戰及間諜戰,迫害華裔科學家,拱手將大批成熟的科學家驅趕回中國,十足鼠目寸光,搬石頭自砸腳。
發佈於
陳華夫專欄
2022-11-30
5
美中理工人才爭奪戰大逆轉的真相─深度政經分析(16)
作者:陳華夫 從陰謀論的來看,美國打科技戰、間諜戰的官員迫害華裔科學家之惡行,十足是襄助中國的搬石頭自砸腳。世界的霸主美國竟昏庸至此,也只能說,自作孽不可活了。
發佈於
陳華夫專欄
2022-11-27
9
提高文章「可讀性」及「點閱率」之秘訣─文學與藝術(22)
作者:陳華夫 讀者不願付費閱讀,是當今資訊氾濫的大勢所趨。文字內容平台的作者群應認清讀者追求知識及見識的需求,並善用超連結,減輕讀者的認知負擔,寫出大量的賞心悅目之高可讀性及點閱率文章,而促進「平台─作者」持續經營的商業模式。
發佈於
陳華夫專欄
2022-11-22
11
光子晶片真能彎道超車中美晶片戰?─深度政經分析(15)
作者:陳華夫 光子晶片早在美國1980年代即已發展,光子晶片處理的是光子,而傳統晶片處理的是電子,兩者集成晶片的製造技術類似,結構外觀也類似,只是電子通道換成光波導通道。中美晶片戰激起中國晶片產業的民氣,可能提早讓中國成為半導體行業的頂級玩家。
發佈於
陳華夫專欄
2022-11-17
8
何謂「策略」?剖析「策略的迷思」─深度政經分析(14)
作者:陳華夫 策略的功能與角色往往被誇大,而陷入「策略的迷思」,經濟學的古德哈特定律的一個版本說,每一個成為目標的策略都會變成一個糟糕的策略,往往導致「目標的詛咒」。
發佈於
陳華夫專欄
2022-11-15
7
中國崛起之威權體制因素的「新政治經濟學」視角?─深度政經分析(13)
作者:陳華夫 從「新政治經濟學」視角,中國崛起之威權體制因素是政府「看的見的手」及市場看不見的手的雙手共用,但要避免「目標的詛咒」就得在選擇(決策)時,權衡長期的與短期的目標,把所擁有的資源之價值(效率)最大化。中國已開始調整GDP成長掛帥為社會價值(脫貧、均富)掛帥。
發佈於
陳華夫專欄
2022-11-13
7
此作者尚未建立專題
看看更多精彩內容
VAF - vocus and friends
此會員尚無此系列 NFTs
看看更多 NFTs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
想閱讀更多
陳華夫hwafuchen
的內容?
立即追蹤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
先不用,謝謝
前往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