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ang
生活在台北。看書、看展覽、看影片後的隨想,透由落實文字整頓想法,練習完整個人敘事邏輯的寫作。
Shiang
生活在台北。看書、看展覽、看影片後的隨想,透由落實文字整頓想法,練習完整個人敘事邏輯的寫作。
6
篇文章
0
專題
5
追蹤者
0
勳章
0
NFT
追蹤
贊助作者
文章
出版專題
NFT
勳章
熱門
・
全部
排序
【週末看展隨筆】花園—不斷變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我們現在所感受到的,是此時此刻所感受到的過去與未來,是現在的過去與現在的未來,並非過去的過去與未來的未來。意即,20歲的軍校體驗,並非30歲回憶的20歲軍校體驗,其中可能還有一些缺漏、腦補諸如此類的事情發生,事件的團塊逕自的生長了起來。
2021-10-05
4
【一顆書丹】《湖面上的鴨子都到哪裡去了》劇本與角色,雜談生活裡的某些荒唐
厭倦工作的那天起,是因為你知道自己接下來的劇本與角色是什麼;某種意義上,是值得慶祝的,但卻開心不起來。 小說像是生活日常般的展演主角們的日常。
2021-07-03
1
【一顆書丹】從《被討厭的勇氣》看日記中的經驗賦予
「賦予經驗意義,就像為過去時空套上濾鏡,今天用冷色系、明天用暖色系;掛上濾鏡是對當下時空的加法,卻是對過去時空的減法。」 《被討厭的勇氣》書中不斷地提到人際關係,但我被吸引的卻是關於目的論(teleology)與決定論(determinism),以及那一段對於過去經驗的討論。
2021-06-12
4
【一顆書丹】《我是許涼涼》中,不只是少女—那些少女對社會與人際關係的眼光與控訴是如此戚戚
「少女」不單就是針對年齡上的界線劃分認定,在作者的筆下它是某種心理狀態或是行為表徵的代名詞。 在我看完書後發現,我反而較少注意到,或是留意那些少女情節的內心變化;更多的時候是在注意她藉由筆下的角色觀察社會的眼光,與控訴。
2021-06-03
5
【座談速想記】楊俊:藝術家、合作者他們的展覽與三個場域—什麼是展覽?
「這是一場aka里民大會的座談。」 座談開始直接開門見山談論,關於一個人對應三個碩大的、著名的、資源豐沛的等等場域,甚至一個人就代表一個雙年展?這樣的提問直接正面對決。
2021-05-27
3
【週末看展隨筆】穿孔城市、兩個福爾摩沙、盲點、青花、爛石與枯海
週末看展隨筆,就是將看過的東西記錄下來,然後整理看展時候想到的、坐捷運的時候想到的、回到家後才想到的、上網看評論想到的、看著因為疫情而有的直播座談會所想到的等,串在一起。不是藝術評論,只是類似於日記的心得寫作。
2020-08-01
3
此作者尚未建立專題
看看更多精彩內容
VAF - vocus and friends
此會員尚無此系列 NFTs
看看更多 NFTs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