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書丹】從《被討厭的勇氣》看日記中的經驗賦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賦予經驗意義,就像為過去時空套上濾鏡,今天用冷色系、明天用暖色系;掛上濾鏡是對當下時空的加法,卻是對過去時空的減法。」

raw-image

《被討厭的勇氣》書中不斷地提到人際關係,但我被吸引的卻是關於目的論(teleology)與決定論(determinism),以及那一段對於過去經驗的討論。

決定自我的不是「經驗本身」,而是「賦予經驗的意義」。⋯⋯重點在於,並不是因為發生了這些事就一定有什麼樣的結果。我們是藉著「賦予過去的經驗什麼意義」來決定自己的一生。人生不是別人給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決定要怎麼生活的,是我們自己。

一直以來我都有寫日記的習慣,不過卻越來越懶;細究原因,似乎可以甩鍋給智慧型手機的日趨方便與社群媒體的日益發達;只要拿起手機拍張照片、發個限時動態,就可以終結日前所經驗的事物,並且將它封存為一則幾秒鐘的貼文或動態,之後回看,覺得不錯的還可以揀選為「精選動態」。

#我想從「賦予經驗一個意義」這裡來說明

紀錄與回看影像的方式越來越方便,但似乎也越來越不再賦予它任何經驗。僅剩下影像的留存,而沒有經驗的賦予;那些依存在影像裡的,只剩下當下的感覺經驗,而經驗並沒有再被提煉或思考為某種意義。

#重要的或許不是方式

如果把日記以自畫像的概念來思考,文字、影像其實在某種層度上的功能與意義是跟繪畫異曲同工。那麼堆疊文字、拍攝照片與繪畫,都成為了自身在某種時空的切片。

當把日記視為自畫像的延伸,究竟會想再自畫像裡面看到什麼?再現那個時空的溫、濕度,還是再現當時的情緒,又或者是以當下時空再現過去時空而創造出的「第三時空」。

#作為濾鏡的第三時空是種加減法並存的狀態

第三時空是介於當下時空與過去時空的連結點,具有過去時空的所有感受,也有當下時空的經驗賦予,像是一個濾鏡(Filter),隨時可以往左滑、往右滑的切換,但不變的是那個影像與感受。

用具象一點的思考來比喻三個時空的身份與關係,大概可以比喻成:

  • 當下時空:相機
  • 過去時空:影像
  • 第三時空:濾鏡

這樣來說明,或許會更容易一點。加上濾鏡,對於相機本身是一個加法,實質上的確增加了一個具體的鏡頭配件,但對於影像來說就是減法,它將透過來的光過濾成自己需要的顏色。據此概念思考,當下時空藉由不一樣的經驗思考模式套加上無法改變的過去時空,使過去時空成為新的第三時空。

我是對的,就代表對方是錯的。當你這樣想的同時,已經從「意見的正確性」轉變成「對待別人的方式」。總之,確信「自己是對的」會和「這個人錯了」的想法連結起來,進而變成「所以我必須贏過他才行」這種勝負爭奪戰。完全就是權力鬥爭。
意見的正確性和勝負是完全沒有關係的。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對的,那麼不管其他人的意見是什麼,都應該在這裡畫下句點。但大多數人會進入權力鬥爭中,想讓對方屈服,才會把「承認自己的錯誤」當成是「承認自己的失敗」。

回到書內哲學家與年輕人的談論,如果說目的論是上面所談的,用濾鏡創造出第三時空,那麼決定論或許就像是拿著相機直拍。這沒有對錯好壞高下的區別,就像有人喜歡吃原味,有人喜歡沾醬油吃的道理一般。

有人的日記是流水帳,有人的日記是散文,有人的日記是小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iang的沙龍
7會員
6內容數
Shi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05
我們現在所感受到的,是此時此刻所感受到的過去與未來,是現在的過去與現在的未來,並非過去的過去與未來的未來。意即,20歲的軍校體驗,並非30歲回憶的20歲軍校體驗,其中可能還有一些缺漏、腦補諸如此類的事情發生,事件的團塊逕自的生長了起來。
Thumbnail
2021/10/05
我們現在所感受到的,是此時此刻所感受到的過去與未來,是現在的過去與現在的未來,並非過去的過去與未來的未來。意即,20歲的軍校體驗,並非30歲回憶的20歲軍校體驗,其中可能還有一些缺漏、腦補諸如此類的事情發生,事件的團塊逕自的生長了起來。
Thumbnail
2021/07/03
厭倦工作的那天起,是因為你知道自己接下來的劇本與角色是什麼;某種意義上,是值得慶祝的,但卻開心不起來。 小說像是生活日常般的展演主角們的日常。
Thumbnail
2021/07/03
厭倦工作的那天起,是因為你知道自己接下來的劇本與角色是什麼;某種意義上,是值得慶祝的,但卻開心不起來。 小說像是生活日常般的展演主角們的日常。
Thumbnail
2021/06/03
「少女」不單就是針對年齡上的界線劃分認定,在作者的筆下它是某種心理狀態或是行為表徵的代名詞。 在我看完書後發現,我反而較少注意到,或是留意那些少女情節的內心變化;更多的時候是在注意她藉由筆下的角色觀察社會的眼光,與控訴。
Thumbnail
2021/06/03
「少女」不單就是針對年齡上的界線劃分認定,在作者的筆下它是某種心理狀態或是行為表徵的代名詞。 在我看完書後發現,我反而較少注意到,或是留意那些少女情節的內心變化;更多的時候是在注意她藉由筆下的角色觀察社會的眼光,與控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疑似看太多電影跟影集的關係,以前的我常常會覺得要是我回到過去,一定可以修正一些人生中錯誤的決定,甚至是用自己的能力改變一些歷史之類,讓先進的自己在落後的過去成為一個受大家崇拜的人!
Thumbnail
疑似看太多電影跟影集的關係,以前的我常常會覺得要是我回到過去,一定可以修正一些人生中錯誤的決定,甚至是用自己的能力改變一些歷史之類,讓先進的自己在落後的過去成為一個受大家崇拜的人!
Thumbnail
記憶或許是最不可靠的東西。 「我們都是戴著現在的濾鏡回望過去。」在小說裡讀到這個句子時,覺得這真是值得劃線的金句。 回顧過往,不可免的,總是用此時此刻的目光,此時此刻的心情,去重溫遙遠歲月裡的某一件事,或某一段時光。 但此時的我們,已經不是當時的我們。而那被歲月淘洗過的故人舊事,面目或已模糊,
Thumbnail
記憶或許是最不可靠的東西。 「我們都是戴著現在的濾鏡回望過去。」在小說裡讀到這個句子時,覺得這真是值得劃線的金句。 回顧過往,不可免的,總是用此時此刻的目光,此時此刻的心情,去重溫遙遠歲月裡的某一件事,或某一段時光。 但此時的我們,已經不是當時的我們。而那被歲月淘洗過的故人舊事,面目或已模糊,
Thumbnail
今天想利用這篇文章,與你分享我在寫下兩千多份筆記以後,所提煉出來的,對筆記功能的三個思考。 這個時候,重新思考「筆記」本身的功能,我覺得是讓思維升級的必經之路。 在深度思考筆記的功能以後,我發現筆記其實是讓我們與過去的自己,現在的自己,未來的自己相遇的唯一有效手段。
Thumbnail
今天想利用這篇文章,與你分享我在寫下兩千多份筆記以後,所提煉出來的,對筆記功能的三個思考。 這個時候,重新思考「筆記」本身的功能,我覺得是讓思維升級的必經之路。 在深度思考筆記的功能以後,我發現筆記其實是讓我們與過去的自己,現在的自己,未來的自己相遇的唯一有效手段。
Thumbnail
隱含在故事中的對話:「你在那些時空裡做的選擇也是同樣有意義,而你在這當下的決定,也是只有這個時空的你才能承擔。」似乎已經替這個問題輪迴提出暗示。因為從認知、過程到結果,都是一致的,每個微小的習慣或選擇,都是你對自己的身分認同。不論有多少個平行時空,你所做的決定也一定符合你的天性。
Thumbnail
隱含在故事中的對話:「你在那些時空裡做的選擇也是同樣有意義,而你在這當下的決定,也是只有這個時空的你才能承擔。」似乎已經替這個問題輪迴提出暗示。因為從認知、過程到結果,都是一致的,每個微小的習慣或選擇,都是你對自己的身分認同。不論有多少個平行時空,你所做的決定也一定符合你的天性。
Thumbnail
我們生活在在這樣時間軸裡面,很難去感受過去、現在、與未來是一樣的,也就是說現在的我不是過去的我所累積的,而未來的我也不是現在的我成長而來的,更沒有前世跟輪迴轉世,所有的我都同時存在,連結到一個全我(Whole SELF)。概念是說過去的我是一個記憶而未來的我是我的投射(projection),這些
Thumbnail
我們生活在在這樣時間軸裡面,很難去感受過去、現在、與未來是一樣的,也就是說現在的我不是過去的我所累積的,而未來的我也不是現在的我成長而來的,更沒有前世跟輪迴轉世,所有的我都同時存在,連結到一個全我(Whole SELF)。概念是說過去的我是一個記憶而未來的我是我的投射(projection),這些
Thumbnail
這兩天開始接觸繪畫理論,試圖理解透視法了解空間概念的本質之後(空間是減法視角的世界,以前我空間概念、準確度很差,就是因為不知道可以用減法、幾何的方式來看待世界)突然學生時代無法理解的數學問題突然懂了,數學的魅力與迷人之處也漸漸得以被自己看見。 然後頭腦就開始星爆。發現原來世界是長這樣的,我竟然以前
Thumbnail
這兩天開始接觸繪畫理論,試圖理解透視法了解空間概念的本質之後(空間是減法視角的世界,以前我空間概念、準確度很差,就是因為不知道可以用減法、幾何的方式來看待世界)突然學生時代無法理解的數學問題突然懂了,數學的魅力與迷人之處也漸漸得以被自己看見。 然後頭腦就開始星爆。發現原來世界是長這樣的,我竟然以前
Thumbnail
「賦予經驗意義,就像為過去時空套上濾鏡,今天用冷色系、明天用暖色系;掛上濾鏡是對當下時空的加法,卻是對過去時空的減法。」 《被討厭的勇氣》書中不斷地提到人際關係,但我被吸引的卻是關於目的論(teleology)與決定論(determinism),以及那一段對於過去經驗的討論。
Thumbnail
「賦予經驗意義,就像為過去時空套上濾鏡,今天用冷色系、明天用暖色系;掛上濾鏡是對當下時空的加法,卻是對過去時空的減法。」 《被討厭的勇氣》書中不斷地提到人際關係,但我被吸引的卻是關於目的論(teleology)與決定論(determinism),以及那一段對於過去經驗的討論。
Thumbnail
當今的議題與困境如加速細胞分裂般地複雜化,以至於對現在感到困惑、不安、焦慮,回首過去似乎成為暫時逃離這令人不適的狀態,未來則變相成為一種奢望,然而藉由某些方法學、深度思辨與實驗,或許能稍微勾勒出模糊的樣貌,目的在於反思並質疑現在的處境,向大眾提問多樣的可能性以引發討論,而非精準預測。
Thumbnail
當今的議題與困境如加速細胞分裂般地複雜化,以至於對現在感到困惑、不安、焦慮,回首過去似乎成為暫時逃離這令人不適的狀態,未來則變相成為一種奢望,然而藉由某些方法學、深度思辨與實驗,或許能稍微勾勒出模糊的樣貌,目的在於反思並質疑現在的處境,向大眾提問多樣的可能性以引發討論,而非精準預測。
Thumbnail
他說他會用鏡頭,感覺有一種在「控制」別人的感覺。我問了他一個問題:「會用鏡頭」跟「會用文字」,差別在哪裡? 他說會用鏡頭像是控制別人看到的畫面,我就想,那麼會用文字呢?會用文字是不是也控制了別人讀到的畫面?想到的東西?
Thumbnail
他說他會用鏡頭,感覺有一種在「控制」別人的感覺。我問了他一個問題:「會用鏡頭」跟「會用文字」,差別在哪裡? 他說會用鏡頭像是控制別人看到的畫面,我就想,那麼會用文字呢?會用文字是不是也控制了別人讀到的畫面?想到的東西?
Thumbnail
紀金慶老師「雲端哲人」課程第二週,討論到被視為攝影聖經的《論攝影》,以及蘇珊宋塔格(Susan Sontag)。我過去已經發佈過一系列關於《論攝影》的筆記,但是課堂上,紀老則是以個人、哲學的角度探討。
Thumbnail
紀金慶老師「雲端哲人」課程第二週,討論到被視為攝影聖經的《論攝影》,以及蘇珊宋塔格(Susan Sontag)。我過去已經發佈過一系列關於《論攝影》的筆記,但是課堂上,紀老則是以個人、哲學的角度探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