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週末看展隨筆】穿孔城市、兩個福爾摩沙、盲點、青花、爛石與枯海

更新於 2020/08/01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週末看展隨筆,就是將看過的東西記錄下來,然後整理看展時候想到的、坐捷運的時候想到的、回到家後才想到的、上網看評論想到的、看著因為疫情而有的直播座談會所想到的等,串在一起。不是藝術評論,只是類似於日記的心得寫作。

#穿孔城市

穿孔城市 (圖片來源:台北當代藝術館)
覺得最有趣的作品是有關騎樓的〈無以為家〉以及有關印尼的〈印尼雜貨店在台灣〉,兩個作品都同時在述說著硬體設施下因為政策、歷史推移的影響後,所產生出超越原本硬體所被賦予的功能性,這些超越的功能性也夾雜著各種文化與精神,開展出一種「複合式」或稱作跨領域的存在。
臺灣的騎樓空間為因應臺灣炎熱多雨的天氣而發展出來,經由清代政策的推廣與日治時代的法令規定後,成為了臺灣特有的建築景觀,不僅提供行人遮風蔽雨的行走空間,也是店舖空間的延伸,形成的公領域與私領域交雜共處的特殊樣態。
洪譽豪,〈無以為家〉,三頻道錄像,2020年(圖片來源:台北當代藝術館)
對於騎樓的名稱由來,有個有趣的說法是:建築物一樓臨近街道的部分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方則為二樓的樓層,猶如二樓「騎」在一樓之上,故稱為「騎樓」(另有亭仔腳、五腳砌的說法)。
騎樓是種伴隨殖民移入的混種建築,隨著地區發展而形成空間雜交的場域。18世紀下半葉,英國人在印度深感氣候炎熱,於是在住宅前增加外廊遮擋陽光,形成較涼爽的環境,英國人稱此為廊房(langfang),而這樣的做法很快的就被效仿。其後隨著英軍殖民勢力的擴大,流傳到了亞洲各個國家,其中包括了中國。而騎樓在建築的部位中,因為開放性及其所在位置的緣故,故產生了空間權力上的混沌,私人的建築空間供行人走動、攤販設攤,進而造就了另具特色的景觀。
因應越來越多散居臺灣各地印尼移工和新住民的需求,城市及鄉間興起許多印尼雜貨店,這些總位於不起眼角落的商店不僅提供了印尼獨有和清真認證的食材、香料等商品,也是當地印尼朋友聚會甚至進行宗教儀式的地方,這些雜貨店超越了商業交易行為的場所功能,成為了離鄉背井者維繫情感及延續文化傳統的聚集地。
唐唐發 + FIDATI (PINDY WINDY),〈印尼雜貨店在台灣〉,空間裝置,尺寸依空間而定,2020年(圖片來源:台北當代藝術館)
超越商業行為的印尼雜貨店我沒經歷過,但是台灣在地的雜貨店或許也有這樣的狀況。以我外婆家曾經的雜貨店為例,雜貨店不像連鎖便利商店一樣,沒有辦法靠品牌來支撐,他靠的比較多是鄉親鄰里的關照;而雜貨店也不會有大數據統計作依據來調整進貨的狀況,它的數據很小,小到一個鄰里就是一切上貨的依據。比如想喝「保力達套莎莎亞」的人多,那就進這個,我外婆家就是這樣。
而且大家要喝,就一定要休息的時候在這邊喝,然後一邊閒聊著最近生活、工作的事情,大概類似「星巴克」的標語之一:「我不在辦公室,就在星巴克;我不在星巴克,就在去星巴克的路上。」
我不在工地,就在雜貨店;我不在雜貨店,就在去雜貨店的路上。
回到〈印尼雜貨店在台灣〉這件作品,它就類似像雜貨店一樣的存在,販售的不僅是商品,而是夾雜著在臺印尼人所帶來與家鄉、家人連結的物品,這些物品超越了消費商品的價值,成為乘載情感與生活文化習慣的物件。
〈無以為家〉與〈印尼雜貨店在台灣〉這兩件作品分別因為時代的推移、全球化的高速移動而產生的建築變異,提供了另一種對城市的想像;而這種想像有時候會被拿來當作辨識在地文化特色的方法,又或者成為重新影響其文化自身的存在。

#兩個福爾摩沙

兩個福爾摩沙(圖片來源:伊日藝術計畫)
展場真的是在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看起來是個民宅、華廈,裡頭竟然有個藝術空間,花了一些時間在找。在展場的動線設計上,從進門藉由一張地震的照片,帶出視覺與記憶的經驗,接著進到再現的地裂場景中,最後來到了擺著一幅看起來像星叢圖、地圖或是植物圖鑑的小空間。
一連貫、清楚的可以感覺到藝術家試圖從點的切入到再現場景的重新體驗與最後綜整回應出某種感受到的感覺。有趣的地方是,在裂縫之處一直傳來一股風與外國人的對話,好像有人住在下面,呼應著論述中,作者的生命經驗與感知。
王煜松,〈兩個福爾摩沙〉,2020年
之後讀評論發現,藉由聲音及再現場景中的裂縫,以這兩個方法試圖並置了兩個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地方。讓我想到曾看過的某個科普是,在一張紙上分別畫上兩點,而兩點的最近距離其實是零。原因是我們可以用三度空間的思考去處理二度空間的距離時,才會產生這類的答案。
事情發生在2018年,地震結束後的一個禮拜,藝術家王煜松走在倒塌的大樓旁邊,當時傾斜的大樓並未拆除,他慢慢地走離建築體,逐漸意識到柏油路上有許多大小不一的裂痕,很理性地且從科學的角度在想這個裂縫的時候,明白柏油下是土壤,而土讓下是地殼,通過地心後就是地球的另一端,花蓮發生嚴重的地震的同時,另一端的風景又是如何?
回到展覽,當我們要將兩個三度空間的地理位置相碰或並置時,或許就是四度空間的對折。而這個展覽用一種極其感性的力量出發在處理這個問題。

#盲點

李明學,〈隱形詩篇〉,複合媒材,尺寸依場地而定, 2019年
面對事物,人們重視著眼前,一個當下可以看到的「呈現」(present)的迷戀,及必然伴隨沒被點出的缺席(absent)。換言之,發聲者在意圖提出觀點的時刻,似乎展現了別人的盲點,卻也造就了自己的盲點。
有點像星座圖的MM巧克力色點,卻又同時在牆上欲像文字一樣的排列;看起來像是煙蒂,其實卻是電池,藉由偽裝的事物拆解原本對於物品的視覺經驗,而這樣看作品時突然恍然大悟的過程,我猜想即是藝術家故意挑起的「認知衝突」。
在李明學的展覽中總能感受到他從日常事物出發的創作,重新組裝成某種刺點,帶出藝術性。而那種刺點,我認為即是「認知衝突」。
「認知衝突」,意即人類在智能發展過程中原有認知結構與現實情境不符時,在心理上產生的衝突現象。當個體遇到新的情境,原有認知結構不能適合環境要求,學習者察覺到其思考方式與環境中的事件相抵觸時,會將先前的思考方式予以更高思考層次重組,改變已有的認知結構以符合環境的要求。
因為認知衝突的緣故,致使我開始思考,我們是如何辨別事物的?是外觀、功能性、重量還是什麼。當屬於視覺的外觀被藝術家置換後,原本的認知經驗被瓦解,而必須重新的思考如何去認識、接近這個原本認知的事物時,處在被創造出來的未知感受氛圍中,令觀看時突然地小心翼翼起來。
就如同其展覽論述中有趣的一段:
發聲者在意圖提出觀點的時刻,似乎展現了別人的盲點,卻也造就了自己的盲點。
當以為這是煙蒂的時候,卻發現不是煙蒂時,而開始感覺不對勁。如同王聖閎以「阿佩萊斯的切割」(The Cut of Apelles)形容這次的展覽:「藝術家戲耍著各種符號的斷裂與再配置,將觀眾拋入一個意指作用(signification)處處存疑的曖昧領地,令圖像與再現的不穩定狀態成為課題,若即若離。」
藝術家擾動著原本的系統,透過展覽,指出了視覺盲點,也指出了認知上的盲點。

#青花

李吉祥,〈日式浪潮〉,油彩,112×162cm, 2020年
去之前看過線上直播,誤以為是放在玻璃後的畫作,到了現場才知道連玻璃都是畫的,真的是很棒的畫。
窗花玻璃,常被運用於台灣民宅之中,其圖案是為了讓人無法直接窺見窗後的光景,兼具美化與透光的效果,是一種干擾卻不完全遮蔽觀看的材質。
不過在看展時,我在思考展陳與裱框上,是不是讓畫更接近窗戶,會達到另一種模糊的意象,或者更貼近於原本論述中的概念;再者是對擺拍景物的再描繪這件事情,使得繪畫仿佛變成了模仿攝影的工具。
但同時也有可能繪畫的重點不是這些被再現的物品,而是再現那個模糊的感受,如同窗花被拿來作為「美化」、「半遮蔽」卻又「透光」的材質特性,藉由繪畫再次地將這樣的特性提煉、展演出來。而到了那個時候,模糊就是重點。
想到這裡,突然覺得窗花也滿政治性的。

#爛石與枯海

陳俊宇,〈_USED TO〉, 行為、身體、維納斯象牙紙,尺寸依場地而定, 2020年(圖片來源:就在藝術空間)
「爛石與枯海」取其文學敘事中「海枯石爛」一詞之於永恆、觸不可及的雙關喻意,透過字詞的反置倒述,作為外部現象與實質精神在直觀(intuition)意義上岐見的闡釋與思考進行題引。
開幕茶會好多人,大家都很熟絡。
好期待陳俊宇在上面沿路割下來,感覺像在做雕塑。
因為人有點多,沒有駐足太久,未來有機會再找時間過來細看一次。
avatar-img
7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義烏批發市場 這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創意的地方。這裡的社區內一排又一排的設計,讓人看起來既新奇又獨特。這些建築風格各異,有些是三層高的油漆建築,有些是五層的磚瓦房,還有一些是一層的簡單小廚房,違規搭建的小房子錯落有致地排列著,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市井風貌。 繽紛多彩的建築風格 這裡的建築風格可謂多
Thumbnail
看完壁畫當然回到二奶巷,於是逛逛,看到有小店面,上面也許多好吃的東西,真的很想吃吃看,只是時間不多,只能作罷。說真的這一代很有文創的氣息。 看這綠葉,位房子提共了遮陰也為建築張氏了色彩,提供了無限的活力。真的很有創意。 這是倉庫裡的創意市集,賣一些受坐的洞悉,或是手做的工藝品,對面嗜酒吧,白天沒
Thumbnail
如果回到二十世紀初,想幫文青規劃一日小旅行 可能是這樣: 第一日:喫茶店的咖啡早餐、到知名書店逛逛買書、到酒樓吃台灣料理、到大稻埕逛街買藥、晚上再到戲館看戲、北投泡溫泉、新旅館呼呼大睡。 根據多位學者觀察,台灣史研究近年來有明顯的文化轉向,新文化史關注的議題,包含帝國與展示、空間與大眾文化、城
Thumbnail
又是一間能用上"隱身於"的咖啡館,新萬華富町市場內別有洞天的日式木造屋宅,是從台北東邊的民生社區搬遷至西側萬華區的「tokyobike Taiwan」以單車為主題的輕食咖啡館。日治時期木造建築保留原有的木質淺色調,而室內添加新世代設計感的家俱,也毫無違和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北的兩座九龍城寨建築,描述了它們與九龍城寨的相似之處和變遷。透過敘述,帶領讀者體驗這兩座建築的歷史和註定被改建的命運,讓人感到回憶逐漸消去的感慨。
Thumbnail
非虛構寫作有的時候讀起來特別沉重,同鄉的這本著作描述的是多數東南亞移工在臺灣的處境,熟悉的一廣,或說東協廣場發生的故事,雖然就在生活周遭,但實話說來並不熟悉,但因為讀了這本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臺中移工聚集的地點非一廣莫屬,想年輕時候還曾經到那裏瞎買一些流行商品,如今成了移工的集散地。作者為了打入
Thumbnail
這是我第二次來到青鳥書店中山店。上次是開車上來的,這次則是從火車站,慢慢地走上山來當作散步。一方面可以運動,一方面也可以欣賞沿途的風景。 從火車站走到青鳥書店,從登山的小巷子走上山,沿途會經過許多小巷弄。這些巷弄裡,有著各式各樣的住家。雖然沒有經過特別的整理,但也別有一番風味。其實山並不高,走個1
01/20/2010 傳統市集 這是個旅途中的小插曲 在尋找鄭家大屋的途中,我們走到了澳門當地人生活的市集中. 我們兩個看起來就完全格格不入的樣子 我想應該沒有觀光客會跑到這個地方吧.  這只是個再普通也沒有的一條街. 揹了個單眼相機在市場中逛吧. 說到這台相機. 直到這次旅遊,媽
Thumbnail
書接上回,今天要繼續分享的是台南一些比較新、在社群上比較熱門的景點,繼續看下去吧!
放假不想出遠門的朋友,可以考慮搭乘大眾運輸找個近一個的地點來趟一日遊,這時候基隆就是你不錯的選擇,只要搭乘台灣好行T99濱海奇基線,就可以跟著公車站牌玩一天,一起跟著海編去玩吧! 仙洞巖佛手洞站 仙洞巖及佛手洞,長年受海水侵蝕的海蝕洞形成特殊洞穴景觀,當地居民在洞中供奉神像,數百年歷史堆疊下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義烏批發市場 這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創意的地方。這裡的社區內一排又一排的設計,讓人看起來既新奇又獨特。這些建築風格各異,有些是三層高的油漆建築,有些是五層的磚瓦房,還有一些是一層的簡單小廚房,違規搭建的小房子錯落有致地排列著,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市井風貌。 繽紛多彩的建築風格 這裡的建築風格可謂多
Thumbnail
看完壁畫當然回到二奶巷,於是逛逛,看到有小店面,上面也許多好吃的東西,真的很想吃吃看,只是時間不多,只能作罷。說真的這一代很有文創的氣息。 看這綠葉,位房子提共了遮陰也為建築張氏了色彩,提供了無限的活力。真的很有創意。 這是倉庫裡的創意市集,賣一些受坐的洞悉,或是手做的工藝品,對面嗜酒吧,白天沒
Thumbnail
如果回到二十世紀初,想幫文青規劃一日小旅行 可能是這樣: 第一日:喫茶店的咖啡早餐、到知名書店逛逛買書、到酒樓吃台灣料理、到大稻埕逛街買藥、晚上再到戲館看戲、北投泡溫泉、新旅館呼呼大睡。 根據多位學者觀察,台灣史研究近年來有明顯的文化轉向,新文化史關注的議題,包含帝國與展示、空間與大眾文化、城
Thumbnail
又是一間能用上"隱身於"的咖啡館,新萬華富町市場內別有洞天的日式木造屋宅,是從台北東邊的民生社區搬遷至西側萬華區的「tokyobike Taiwan」以單車為主題的輕食咖啡館。日治時期木造建築保留原有的木質淺色調,而室內添加新世代設計感的家俱,也毫無違和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北的兩座九龍城寨建築,描述了它們與九龍城寨的相似之處和變遷。透過敘述,帶領讀者體驗這兩座建築的歷史和註定被改建的命運,讓人感到回憶逐漸消去的感慨。
Thumbnail
非虛構寫作有的時候讀起來特別沉重,同鄉的這本著作描述的是多數東南亞移工在臺灣的處境,熟悉的一廣,或說東協廣場發生的故事,雖然就在生活周遭,但實話說來並不熟悉,但因為讀了這本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臺中移工聚集的地點非一廣莫屬,想年輕時候還曾經到那裏瞎買一些流行商品,如今成了移工的集散地。作者為了打入
Thumbnail
這是我第二次來到青鳥書店中山店。上次是開車上來的,這次則是從火車站,慢慢地走上山來當作散步。一方面可以運動,一方面也可以欣賞沿途的風景。 從火車站走到青鳥書店,從登山的小巷子走上山,沿途會經過許多小巷弄。這些巷弄裡,有著各式各樣的住家。雖然沒有經過特別的整理,但也別有一番風味。其實山並不高,走個1
01/20/2010 傳統市集 這是個旅途中的小插曲 在尋找鄭家大屋的途中,我們走到了澳門當地人生活的市集中. 我們兩個看起來就完全格格不入的樣子 我想應該沒有觀光客會跑到這個地方吧.  這只是個再普通也沒有的一條街. 揹了個單眼相機在市場中逛吧. 說到這台相機. 直到這次旅遊,媽
Thumbnail
書接上回,今天要繼續分享的是台南一些比較新、在社群上比較熱門的景點,繼續看下去吧!
放假不想出遠門的朋友,可以考慮搭乘大眾運輸找個近一個的地點來趟一日遊,這時候基隆就是你不錯的選擇,只要搭乘台灣好行T99濱海奇基線,就可以跟著公車站牌玩一天,一起跟著海編去玩吧! 仙洞巖佛手洞站 仙洞巖及佛手洞,長年受海水侵蝕的海蝕洞形成特殊洞穴景觀,當地居民在洞中供奉神像,數百年歷史堆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