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ooo

Polooo

52 位追蹤者
都在分享棒球運科,尤其是投球機制。 歡迎追蹤我,因為我的內容很棒,能讓你少走很多彎路。有問題也歡迎問我!然後這裡專門發布深度長文,我平常則會在IG及FB發布較好懂的短文,threads則是我的反思筆記,所以歡迎也來追蹤我的社群喔!
1.7K會員
25內容數
棒球、氣象、閱讀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警語:這篇一點也不嚴謹,可能充滿著一坨拉庫的認知偏誤,滿滿的滑坡,再次重申,獨立思考並判斷。 我們已經知道,人類對於應力的適應有很多種,在我看來,應力的峰值以及應力施加的時間,很大程度影響人體適應的方式與適應後的結果。 又,顯而易見,科班出身,僅經過大量專項訓練的投手,看起來與傳統重訓後的適應
我認為延遲性手臂「可以」提高受傷風險,但不必然。 以下是我的解釋。 連著兩個物體的東西的受力,跟兩個問題間的速度差/角速度差有關嘛(也就是加速度跟角加速度)。 然後因為慣性,前臂會在軀幹加速時往後躺(常說的肩外旋,但不是只有肩外旋,還會有肩胛骨下壓後收肩膀水平外展跟胸椎伸展,綜合起來直接講後躺
這篇文章包含了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課程介紹與評價,第二部分是不想上課的替代資源。 有關「介紹與評價」章節,介紹環節在說明課程內容跟方向;評價的話,我會從三個面向分析,分別是: 1.對我的幫助 2.是否推薦這門課?我認為適合報名的族群? 3.缺點 然後有關「不上課的替代方案」。
Thumbnail
週期化訓練 (Periodization) 的本質與目的 週期化訓練的「週期化」並非目的本身。 運動表現是由多項能力所構成,由於人體的負荷量有極限,所以無法同時兼顧所有面向。因此必須把不同面向的訓練分期、分階段安排。 然後因為能力會用盡廢退,因此必須依序輪流刺激各項能力,所以不同訓練會反覆出現
目錄 解剖和生物力學(第1-3章):詳細介紹UCL的解剖結構和生物力學特性 1. 肘部尺側副韌帶的解剖和生物力學 2. 臨床相關的肘部解剖和手術方法 3. 尺側副韌帶的投擲生物力學 監測和預防(第4-5章):討論投擲動作的監測技術和UCL損傷的預防策略 4. 監控投擲動作:當前的可穿戴設
肆、我編菜單的考慮重點與目的 讓投球涉及的部位能平衡發展,是最關鍵的點。 因為投球對於不同部位的刺激不同,而不同部位的強度與發展速度也不同,因此如果額外訓練,可能能降低弱勢部位的受傷風險,並給予強勢部位更充足的刺激,盡可能提升體能與表現並降低風險。 然後這個菜單我盡可能精簡,所以你們有喜歡的動作或。
Thumbnail
我有個朋友的身體,之前有個很有趣的小問題。 就是無名指伸直時,中指屈曲的力量會大幅下滑。 然後我就試著改善看看,以下是我的實驗過程跟結果,幸運的是成功了☆ 當時我是這樣假設的: 我推測有屈肌同時控制無名指跟中指,或是有神經同時支配無名指跟中指的屈肌,或是兩者都有,以上圖解是畫前者,以下推
Thumbnail
先講本篇結論。 1.軀幹手跟球棒或許同步旋轉會更好 2.手要靠近身體 3.球棒要盡可能指向圓心、遠離身體、重疊旋轉半徑(三個都是同樣意思) 底下是我思考的心路歷程,跟簡單提到的推論,我暫時不會試圖寫的讓所有人都看得懂,因為很麻煩,所以看不懂正常,也別來問我或跟我討論這篇的內容,如果你不認
Thumbnail
行進中的球,因表面形狀相對速度方向不對稱,產生了不對稱的邊界層分離,以及使球不同位置受到的空氣作用力大小不同,最終導致空氣作用力的合力,出現「垂直速度方向的分力(f)」。 這個分力 f,源於表面形狀 s 的不對稱,而球若有旋轉,則每個時刻的 f 都可能會變化。 既然如此,那不如擴充表面形狀(s)
Thumbnail
無論「SSW跟位移都是力作用的結果」抑或是「SSW導致的物理量變化是造成位移的原因」,在描述時應該確保當時要用的詞,那個詞背後的意涵,到底是力還是SSW。 而現在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所有人在應該使用「力」描述時,全都用SSW,導致討論情況變得不精準甚至錯誤,並誤導人對內容的理解。
Thumbnail